“大鹏喜剧”的“电影感”升级
——评电影《保你平安》
栏目:新作快议
作者:李金秋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影《保你平安》剧照

  历经三次改档的喜剧电影《保你平安》日前以“黑马”表现,在春节档之后、五一档之前,形成一股少见的喜剧片观影热潮,基本实现了导演期待的“走长线靠口碑吸引观众”的愿望。在众多评价中,大鹏导演的“喜剧进阶”获得业界与学界的双重认可。综合考察,《保你平安》既是大鹏近年深耕电影创作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也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中国喜剧电影尤其是“网生代”跨界“互联网+”喜剧电影在叙事手法与类型创新层面的又一次有益探索。

  熟悉的物料,升级的配方

  从电影《煎饼侠》《缝纫机乐队》再到《保你平安》,大鹏导演的喜剧电影一直延续着他成长于网络2.0时代“网络搞笑短视频”创作时的喜剧配伍:草根“小人物”,紧密贴合互联网的热梗、段子,错位的场景,荒诞的人设,喜剧明星的频繁串场,话剧、小品式的剧情,无厘头的夸张表演……以至于很多熟悉大鹏的观众在刚开始看到《保你平安》的海报、预告片等宣传物料时,竟仅凭先期印象将其划归为“又一部烂片”。但在电影上映之后,也是这批观众在第一时间给予影片好评,认为这次的“大鹏喜剧”充满惊喜,超出期待。这种“反转”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影片中那些看似熟悉的“大鹏喜剧”物料并没有延续他早期创作中或简单悬浮或生硬牵强的“段子拼贴”和“套层”式“小人物情怀”配方,而是呈现出成熟商业喜剧片的“电影质感”,用“经典叙事”统合相对散乱的喜剧元素。

  相对《煎饼侠》《缝纫机乐队》,《保你平安》仍旧紧密贴合互联网发展,将直播带货、网络谣言、女性歧视、墓地销售、校园霸凌等社会热点和游戏厅、宠物店、密室逃脱等潮流娱乐景观作为喜剧呈现的重要内容。但是,这次导演整合喜剧物料的手法有了明显升级,上述充满“网感”的段子、热梗、话题、景观等被“丝滑”地编排于极具悬念感的故事情节推进和“人物弧光”的有效设计中。导演和编剧用一个相对规整的、充满“侠义”的中年墓地直播带货销售员,秉持“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信念,为死后被网络“造黄谣”的顾客韩露洗清名誉的故事设计,统合了相对散乱的“大鹏喜剧”物料。从电影叙事艺术考察,影片采用电影编剧中最经典、最传统的“三幕剧”式叙事结构和主、副双线索平行交叉叙事。主角“魏平安”的人物命运恰好契合好莱坞商业电影惯用的“小人物英雄梦”式叙事逻辑。从第一幕的“遭遇危机”到第二幕的“突破阻碍”再到第三幕的“最后一分钟追捕”,同时伴以故事推进过程中魏平安、魏磨砺父女二人A、B线同时推进、互相映照的平行交叉叙事,这种设计正是商业故事片最常见、最经典的叙事技巧。而从类型角度考察,影片也在“大鹏喜剧”原有类型特征的基础上融合了“公路片”和“推理片”等类型叙事,呈现出类型杂糅拓展的新特点。通过上述创作手法的升级,大鹏的导演能力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大鹏喜剧”的品牌口碑也得以再次提升。但从电影艺术本体审视,这种“升级”却恰恰是导演向“商业类型叙事”回归或靠拢的结果。

  “跨界”导演的“电影感”回归

  大鹏在《保你平安》中表现出的导演功力进阶,离不开他近几年在电影领域的持续深耕。作为网络节目主持人、音乐人、演员、网络短视频创作者出身的“网生代”导演,他在初涉电影圈时和那些“IP衍生”类电影导演新人一样,都是网络时代数字媒介融合语境下“顺势而为”的“跨界”导演。他们或借助热门综艺节目,或依托热门网络短视频,或从小众但优质的舞台剧、话剧等IP原作出发,近期更开始直接利用个人IP的流量效应,以跨电影媒介的方式拓展或建构着各种IP“故事宇宙”,同时亦建构着导演自身的电影品牌。自2015年延续至今的IP开发热潮中,《煎饼侠》《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缝纫机乐队》《驴得水》甚至是《你好,李焕英》等影片,都属于这类由跨界导演新人创作的“互联网+”式IP衍生电影。这些跨界创作在延展或建构IP “故事宇宙”的同时,也极大冲击了电影行业以及电影艺术原有的形式、类型、审美。“互联网+电影”是学术界对这类电影的定义,游戏、碎片、拼贴、小品化、虚无主义等是批评家对这类影片的艺术美学总结。高票房、低口碑,导演功力高低及其可持续性等争议也从一开始就伴随着这些跨界导演。

  就大鹏而言,他2015年第一部由网络微短剧衍生出的“互联网+电影”《煎饼侠》的11.6亿高票房和豆瓣5.8的低分争议,2017年《缝纫机乐队》6.6分的口碑提升和4.6亿票房的差强人意,似乎在一段时间里困扰着他对自己导演身份的追求。因此,大鹏连续参演《摆渡人》《无名》等文艺片,也拍摄了被称为“伪纪录片”的探索实验性艺术短片《吉祥》。这些看似“不再深耕喜剧”的行为,却帮助他完成了有意识的自我探索和电影创作积累,也帮助这位跨界导演回归了真正的电影艺术创作。执导电影《吉祥如意》之后,大鹏开始获得观众和学界的部分认可,“董成鹏导演”这一称呼代表了电影爱好者对他的初步肯定。

  而在当下热映的《保你平安》中,大鹏不仅展示出了其熟练驾驭商业类型喜剧的能力,如剧本设计的圆熟,公路追车、密室寻人、车站追逐等场面调度的专业等;更为惊喜的是,他还在影片中表现出了对喜剧电影类型创新的努力和用喜剧碰触“残酷现实”的野心。因此,当这位“网生代”跨界导演真正回归电影之后,原本备受争议的“互联网”特质就从“弱点”变成了“优势”。《保你平安》除了一以贯之的“网感”,其情节设计、主题表达、人物塑造、喜剧编排、场面调度与现实深度触达等都表现得可圈可点。大鹏也凭借这部作品成熟的“电影感”,获得观众、业界、学界的同时认可,基本夯实了其在中国商业喜剧电影界的导演地位。

  类型创新还是“叙事讨巧”

  当作为导演的功力获得认可,观众对大鹏电影的期待与审视自然也开始向优秀导演应有的深度靠拢。伴随着《保你平安》的热映,与影片有关的争议也值得注意。“小人物”魏平安为逝者“辟谣”的“侠义”故事,虽然聚焦了当下极具共鸣的“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社会现实,也揭开了女性偏见、职业歧视、校园暴力、网络暴力等互联网时代的残酷,但现实叙事的浅尝辄止和喜剧物料的密集编排也被认为是一种“大鹏式”的“讨巧”。呈现针对女性网络黄谣的故事是不是“蹭热点”?韩露的完美“人设”是不是对残酷现实深刻性的刻意规避?用亲情承载残酷社会议题是不是刻意“讨巧”?密集的“网络笑料”编排是否仍是为了笑而笑的“段子拼接”?当大鹏试图用“底层叙事的黑色幽默”去解构现实之残酷时,残酷现实的深刻与沉痛也难免被消解。再加上喜剧明星、网络红人的轮番出场,故事高潮部分的煽情和结尾的刻意圆满,“大鹏喜剧”的类型杂糅与“现实深度”自然成了本片最大的争议。

  喜剧碰触的是观众的“笑点”,悲剧则需直击观众“痛点”,但这两种原本相悖的电影类型却在近年被频繁“混搭”。多位喜剧导演在“把无意义的东西撕毁给人看”的同时,也试图“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但“喜剧”与“现实”这两种类型如何真正拼接?侦探、推理、公路、恐怖、青春、爱情、伦理等类型又如何与喜剧片真正融合,都是摆在众多喜剧导演面前的难题。尽管大鹏导演电影的能力有了新的进阶,但喜剧电影“笑”与“泪”如何平衡的叙事难题,还将会在喜剧片中继续存在。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