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影像的跨媒介与再连接
——中国舞蹈影像十年纵览
栏目:奋力书写新史诗
作者:刘春  来源:中国艺术报

  十年来,舞蹈行业从“破圈”到“破冰”,从线上引流到线下创演,从转换舞蹈观念到迎接数字时代挑战,舞蹈影像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舞蹈影像通过数字技术、网络媒介,促使舞蹈艺术与观众之间建立起了新的连接,以新的观看和传播方式、新的创作和交流路径,形成了共同抒写、共建生态的交互模型和文化场景。

  尤其是2019年之后,舞蹈影像呈现爆发性的增长,以特定空间、身体、历史、数字科技的交融带来创新性的舞蹈视觉形象。《唐宫夜宴》可谓转折点。这部在经典舞蹈中重获灵感的作品,以影像的方式带来了一次广泛的大众舞蹈传播。可以看到,许多“国风”舞蹈影像不仅仅停留在动作编排与跨域合作之上,而是将观众浸入文化场景之中,唤醒大众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身份认同。在国际舞蹈影像赛事上,原创舞蹈影像《姜公》《关于我们星球的命运》《大山》《X.Y》《良渚符号》《Cornersation》等作品获得奖项、关注和肯定,代表着中国舞蹈影像创作冉冉上升的新生力量和开放的交流姿态。

水下舞蹈影像《水图》 郭吉勇 摄

  新时代舞者的影像表达

  十年间,从形式探索到人文关注,从个体发声到时代回响,以数字影像为表达路径的新创作群体逐渐形成。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一批新兴的互联网舞蹈影像创作者涌现出来,陈茂源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其舞蹈影像作品《小王子》《两生草》《再见梵高》充分展现了编创者从排练厅到异国他乡、探索舞者职业和精神世界的艺术之旅,创下当时优酷、土豆等网络平台舞蹈主题观看的纪录。

  从社会层面去重新理解舞蹈,既是技术手段的进路,也是当代舞蹈创作观念的重要源起。文慧的《和三奶奶跳舞》参加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回归家族历史与个体的记忆,用镜头记录下身体本性的微光。二高(何其沃)的《露西》入围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角”,影片展现了城镇生活一隅即菜市场的日常,并在丽江束河、拉市海的船渡之上,展开了一场时间之河的身体对话和旅程。二高的《恭喜发财N+》邀请了社会学者、影视人类学者、舞者等共同参与创作,破解乡愁的归途。汤成龙的《颂》《姜公》从先锋激越的视觉实验,走向用东方的哲学和感知抚平当代都市奔跑的欲望、奔腾的梦想。余锦鹰的《问神》,则是重返故乡完成一场时间的仪式。

  新生代舞蹈影像编创者是多元并进、技能复合的“斜杠青年”,以视觉化的方式来凝望变化中的城市和田园,从当代视角传达新一代创作者对时代、社会、人生的关注。汪圆清的《非线性》《Cornersation》《无声之海》运用了精致的随机和拼贴手法,无论影像风格还是电子编曲,都弥漫着克制、数字冥想般的美学追求。周立恒的《蛾》《大山》在凌厉的画风下,是对城市游牧精神、探索精神的呐喊与呼唤。张曦丹、李竟榕的《X.Y》《爱的时刻》强调从动作主体出发的镜头编排思维,充满内在汹涌的能量。江雄的《苹果》《穷纳克曼》《Enter》等作品游弋于城市与乡村的梦境之中,何少伟的《大地》《我是矿工》以诗意的方式介入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李晨的《关于我们星球的命运》在无尽的旷野中追寻希望,李翠颖的《国营大饭店》《映雪红珊》给平凡的生活场景特写,深入空间的记忆之中,李晓勐的《AI 觉醒》《遇见飞天》等作品则涉及游戏、科技、商业广告等多重领域。杨冬才的《IF LOVE》《境》闪烁着诗意的幻想,程之昱的《界》巧妙编织镜框空间叙事,张文海、胡晓娇的《垣》以身体穿越历史的迷墙,陈玉洁的《光年》《未》强调与舞者的观念对话。影像表达成为这一代创作者的自然语言,即时反馈他们的视觉书写。

  刘岩的《“手”望大理》,巩中辉、朱凤伟的《野生动物》,田湉的《复活》,唐诗逸的《舞者》,张娅姝的《红》,黎星的《到那时》,李晨赛的《最天真的人》等作品显示了极强的媒介意识和职业拓展,王亚彬参与编舞的舞蹈影像《合》更是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特地为视听障人士推出口述影像版本,王亚彬用诵读的形式描述了自然中的舞蹈。

  更有创作者从当代舞蹈历史的影像志和公益推广的角度入手,作出积极的贡献。胡晓娇的《傩·缘》深入创作的田野,李青的《影像中的舞,舞中的人》关注舞蹈从业者的真实生活与思想,刘梦宸的《3个和13亿个》讲述北京舞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生的故事,纪录片《悠悠视界》则聚焦舞蹈创作的交流过程,《无声的舞蹈梦》记录了残疾人艺术团的舞蹈梦想,杜龙腾的《柔软的热气球》关注舞蹈艺考生的青春岁月。舞者金晓霖在B站开设频道“马骝金”,至今发布78部作品,以信息量密集的视频剪辑、讲解、梳理现当代舞蹈史和舞蹈影像。

舞蹈影像《映雪红珊》 富宁宇 摄

  媒介思维与深度体验

  自2022年初以来,《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等热门作品陆续开展线上直播。舞蹈现场转化为舞蹈影像的过程中,无论是国家机构、院团、艺术节的资源储备,还是用户生产的内容、播出平台都为“云剧场”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可能。在千兆网络、5G智慧剧院、云演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自由视角、8K高清等科技手段的助力下,“云剧场”的质量不断提升,观众的临场感、参与感、体验感全面升级。同时,打造数字影像舞台、将舞蹈现场进行重建,从业者也在不断追寻着新的创作方式,树立新的观演标准。

  2020年5月,中央芭蕾舞团第十届芭蕾创意工作坊进行原创作品直播,编导们开始考虑运用影像的思维编排作品、安排镜头的运动,如《雨叶》中的特写镜头、《守护天使》中俯拍地面房子的视角, 《拥抱春天》为了表现男演员内心幻境,单独在天桥剧场外取景,与舞台上的表演进行了电影式的剪辑……6月,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选择线上首演,提前录制了《旅人》的全场影像,而这场录像则是经过拍摄者和编导共同创作的影像现场,加入了许多影像的创作语言。8月,北京舞蹈学院推出了抗疫主题系列舞蹈影像作品《在一起》《妈妈我等你》《手护》等,均为剧场拍摄,以分镜设计、剪辑重新编排的影像作品。2021年,第二届当代舞蹈双年展专门策划了舞蹈纪录片、舞蹈影像作品展映,舞蹈影像板块既有基于舞台作品的影像化重构之作,也有从编创之初就与影像媒介深度融合的作品。

  越来越多舞蹈院团、综艺栏目和科技厂商合作,尝试以自由视角、手势控制、 VR直播等黑科技增强观众身体的参与。舞蹈综艺《这!就是街舞》第三季在优酷应用端开放交互功能,观众可用手指随意滑动屏幕转换观看视角,手势变化可以控制画面的速度和大小。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舞上春》线上展播更是以4K多视角、8K VR超高清拍摄制作来推进云观演的身体在场。广州大剧院与华为公司合作构建了制作自由视角、多视角、8K VR等视频节目及提供直播服务的线上剧院,广州芭蕾舞团舞剧《胡桃夹子》《堂吉诃德》《天鹅湖》,以及杂技剧《化·蝶》等作品都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在线观舞体验。

  行业联动的数字前瞻

  十年来,国家机构、艺术院校、现当代舞团体对舞蹈影像的普及、推广,共同推动了中国舞蹈影像新群体的发展。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编导专业设置曾有的电视舞蹈方向、新媒体舞蹈方向,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业目录里的电视舞蹈和新媒体舞蹈方向,都是具有前瞻性的专业设置,全国各地如山东、河南、南京、杭州等地高校的舞蹈影像创作也日益增多。2014年,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举办“如影随形”第二届舞蹈创意影像展,至2022年,该校教师孟梦已创作并指导了《源缘》《孤影》等近30部作品。2017年,北京舞蹈学院新媒体舞蹈专业毕业影展《九言》中,赵元灏的《两个人》获得了国内外的多个电影艺术节奖项。2020年,舞者段婧婷、翁耀升、茱莉邀请上海市中小学生共同推动创办“舞极限”学生舞蹈实践活动,舞进上海城市的地标,舞动城市的脉搏。2012年至2019年,舞蹈教师陈苏君在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高二年级持续开展影像舞蹈课程,助力培养青少年的影像媒介素养。2022年5月,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主任巩中辉将贵州师范大学舞蹈专业毕业晚会《蝉》转化成自然环境中的影像创作。2022年,在黑龙江舞界的积极参与下,李翠颖携手周立恒、钟镇威等多位影像导演创作了“城市舞绘——舞蹈影像网络展演”,提供了城市文明宣传的全新思路。

  2015年北京新舞蹈国际艺术节开设了“舞蹈影像”单元。2016年中国舞协在“培青计划”中开设了舞蹈影像项目“舞数可能”及“壹分钟舞蹈影像”征集活动,2016年至2021年“中国舞蹈影像展”提交的作品数量不断增多,2017年至2020年“中国舞者映像”系列的扶持更是孵化了跨界合作的新作品。2014年至2017年国家大剧院舞蹈影像巡礼,2018年“城市舞步”舞蹈短视频邀请展,2021年“云聚——中国舞蹈家协会环境舞蹈影像展”,2020年和2021年两届深圳“WU·止境”影像舞蹈作品展,2020年山西太原布衣舞社艺术工作室联手广州二高表演举办首届“布衣舞蹈影像艺术展”,2022年首届北京国际舞蹈影像艺术季等展映、艺术节、创作活动渐成规模,聚集了新生代创作者社群,极大促进了舞蹈影像的传播。

  新一代中国舞蹈影像创作者有着影像再造和即时分享的数字优势,在网络媒体、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他们时刻关注着社会变迁中的身体变化和精神感知,重新审视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社会生活中汲取和发现素材,在当代中国舞蹈影像创作路上不断前进,努力搭建屏幕空间的新舞台,用优秀的舞蹈影像作品为人民提供随时随处可观看、可参与的审美空间。舞蹈院团的影像宣传、舞蹈历史的影像档案、舞蹈影像的商业探索,以及观众自发创作的网络舞蹈等等,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发展前景。未来,期待更多舞蹈影像创作者以非凡的创意寻找更多全新的“打开方式”。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