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考察采录形成七千小时珍贵资料,首批入选《世界记忆名录》项目线上发布——
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数字平台上线运行
中国音乐,世界记忆。4月23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建设的“世界的记忆——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数字平台(https: //www.ctmsa-cnaa.com)正式上线试运行。
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俗称7000小时,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前辈学者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察,采录回来的音响资料。自1950年起,以杨荫浏、曹安和等为代表的一批音乐学家,开始系统地对中国传统音乐展开实地考察和资料采集。此后半个多世纪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学者足迹遍及全国,采集了包括阿炳《二泉映月》在内的大量濒危传统音乐的珍贵资料,许多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绝响”,具有无可替代的艺术和学术价值。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没有在亚太设立地区委员会,在中国也还没有设立国家委员会,但是就在这一年,7000小时的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率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全世界首批《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入选这一世界级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世界的记忆”项目国际咨询委员会给出的入选理由是:“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是数年来在中国几乎所有省份和地区系统地进行田野录音的成果,涵盖了超过50个民族或文化群体的传统音乐。中国古代的音乐遗产通常是口耳相传的,这些录音使得中国古代音乐历经数代传承至今。”
“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数字平台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主持设计建设。项目入选后,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专门团队,采用国际标准,对唱片(粗纹和密纹)、钢丝录音带、开盘录音带、盒式录音带等不同类型的模拟载体进行数字化抢救与保护。经过20多年的努力,最终形成目前国内收录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数量最庞大、历史最悠久、珍贵度最高的专业数据库。
登录平台,动态欢迎页“繁花似锦”的设计理念,取自中国艺术研究院院训“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平台特别设计致敬页,献给这批宝贵的音乐档案的采集者、提供者和保护者。平台通过“资源”“专题”和“专栏”进行全方位展示和发布。其中,“资源”是平台的核心,设计有多种检索方式,提供多个检索筛选条件,且相关条件交替使用,努力实现资源的精确定位;“专题”是资源信息的系统化和主题化,根据重要的音乐学术事项进行整理提取;“专栏”提供了与资源相关的学术著述,从理论角度深化资源,帮助访问者更好地理解资源的意义和价值。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数字平台上线试运行之日,将先期发布其中约一万条音频数据,此后将陆续推出这批珍贵音响档案的全部曲目。
与一般音乐数字平台不同,“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数字平台具有突出的学术性,所提供的资源多为学者采录、收集的学术资料,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于实地考察。平台以提供第一手学术资料为基本原则,努力保留资源的原始样态,无论音响还是著录信息,均以原貌呈现。平台具有明确的学术档案性质,为确保资源原始信息的完整,平台在呈现元数据著录信息的同时,尽可能附以数字化原始记录单,以备查考。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共同财富。中国艺术研究院致力于将这一数字平台建成开放性数据平台,为学界提供更为丰富的传统音乐音响资源。
此次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音乐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发布活动采取线上形式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韩子勇以及相关专家学者通过视频致辞。十多位当年进行实地考察采访的音乐学家受邀分享了自己的考察经历、讲述了音乐资料建设的学术传统,其中有4位专家已年近百岁。
韩子勇表示,“世界的记忆——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数字平台的发布,实现了项目保护所要求的三大目标:一是利用最合适的数字技术手段对音响档案进行了数字化保护;二是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提高了记忆遗产的可见度,使全社会乃至全世界都能够平等利用这批音响资料;三是数字平台通过互联网进行发布,在全世界范围内提高了对这批音响遗产价值的认识。作为中国第一家“世界的记忆”项目保护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开创性地借用数字技术将这一文化遗产向社会发布,为世界共享,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彰显文化自信,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人民中心理念和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