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之际,专家研讨我国首部展现新时代航天事业的电视剧《问天》——
破解创作难题,弘扬航天精神
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的直播画面令许多人激动不已。就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的前一天,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我国首部新时代航天题材电视剧《问天》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电视剧《问天》主创团队、专家学者围绕该剧的题材选择、人物塑造、精神内涵、时代价值等角度展开讨论,以这一特别的方式“欢迎英雄回家”。
破解航天题材电视剧难题
2021年年底至2022年年初,电视剧《问天》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内容从20世纪90年代延续至2020年,前后近30年,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从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到开拓奋进的真实画卷。主演凌潇肃、何雨晴、耿乐、吴健、李光复、侯长荣、王建新、史可、徐百慧、彭博、林源、刘恩尚、吴佳尼、银雪等青年演员和老戏骨悉数出镜,真情演绎了新老航天科学家冲破重重壁垒、持续攻艰克难的奋斗历程,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从弱到强,到如今能与世界先进国家同台竞技的辉煌成就。
“航天事业发展历程非常辉煌,也非常艰辛,如何把这一历程清楚明白地展现出来很难;航天题材作品创作门槛较高,也许懂航天的人不懂得文艺创作,懂文艺创作的人不懂得航天,能够将二者结合起来,既讲清楚航天历史,又带有文化感染力是非常难的;这类作品协调难度特别大,航天涉及很多系统、很多人,要把各个系统、各个门类、各个行业的精气神都写一遍、让各个系统协调起来也很难……”研讨会一开始,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宣传办公室主管杨欣就陈述了航天题材电视剧的诸多创作难点。
“我们选择大量实景拍摄,比如北京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这些地方相隔数千里,摄制组几百号人,数次转场,特别是航天发射涉及到的各级指挥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卫星发射场、飞船着陆场等大型场景,全部采取了实景拍摄;航天事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本剧大型制景,包括大型的卫星厂房、探月工程、办公与生活区域都是在摄影棚内搭建的,还有火箭、飞船、核心舱、空间站等大型道具的制作都按照一比一比例制作,最大限度展现了航天研制、测试发射的真实性和恢弘性;由于拍摄环境艰难,剧组人员充分发扬航天人精神,顶风雪、冒严寒、抗风沙,无怨无悔;台词包含大量航天专业术语,所有演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加强记忆,从而有效配合和促进了拍摄。 ”电视剧《问天》总制片人梁水宝介绍了诸多细节,为克服航天题材电视剧创作难点提供了许多经验。
弘扬航天精神、彰显文化自信
在作品立意方面,电视剧《问天》大胆挑战题材高度,首次以载人航天、北斗导航、嫦娥工程、空间站研制等为背景,描写一代代航天人奋斗群像,通过对人物的以小见大、细致精密的刻画,向观众传达家国情怀。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这是第一部全景式表现我国航天题材的有深度、有厚度、有力度的电视剧。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填补空白的。该剧彰显了中国精神,讲述了中国航天人的独特故事,让人们了解了民族的这批精英是怎样为家国奋斗的,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航天人的精神世界。”
人民日报社《国家治理》周刊副总编辑陶建群认为:“《问天》充分展现了北斗卫星成功进入工作轨道、建设中国空间站和深空探索的全过程,反映了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坚、特别能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塑造了百折不挠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形象,具有鲜明的导向价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主任申积军认为:“《问天》作为展示中国航天人和航天精神的重要窗口,用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人物故事和高质量的制作水准,展现和弘扬了中国航天精神。”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部作品会涉及地方民营企业,包括和国际卫星组织的各种较量、交流,这是让人很开眼界的。开放性给全剧增加了巨大的容量,特别提醒我们,今天的中国人面向世界应有的姿态。”原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文艺评论家汪守德说。《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刘玉琴表示:“许多专业题材艺术作品时常在艺术的外围作战,而这部作品中涉及很多专业术语,在展现硬核内容的同时,渗入烟火气息,这种真实和艺术相融,体现了自信记录时代精神的探索意识。作品对航天知识和科技也做了科普,称得上是现实题材创作的新收获”。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部主任李跃森认为:“这部作品始终保持了一种开放的胸襟,航天是一项高度国际化的事业。以往我们写这类作品,常常有一个套路——开始外国人瞧不起我们,认为我们做不成这个事,到最后对中国人竖大拇指。《问天》这部剧也写到与国外同行的关系,但始终采取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态度,尊重同行、尊重对手、尊重规则,不是靠立场来赢得自尊,而是靠合作精神来赢得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