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热播综艺秀:从引进到创新

时间:2013年08月10日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徐松涛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熙晨看到了英国BBCW公司的明星跳舞竞技节目《Strictly Come Dancing》。

  10年之前,他辞职创业,从BBCW引进明星跳舞竞技节目《Strictly Come Dancing》(认真来跳舞)的版权,却遭遇无处播出的无奈。

  10年之后,他已成为模式化节目的幕后操盘高手。对于北京世熙创意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熙传媒”)总裁刘熙晨来说,引进国外节目模式,还并不是他的“全盘棋局”,一个中国自己的节目模式全产业链运营格局,正在他与团队的努力下,逐渐浮出水面。

  近3年来,活跃在国内电视荧屏上的综艺节目中,能在国外找到原版模式的节目占节目总数的百分比是多少?这肯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其实,细心观察下,《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等近年来热播的综艺节目,在其Logo里中文名称的旁边,你都会发现一行英文字母,显示着它们的“外国血统”。

  由于在诞生地十分火爆,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制作、营销模式,从国外引进中国的模式化节目走红大江南北,更加刺激了国内电视台在2013年加大了对国外热播节目模式的引进力度。在中国的节目模式引进史中,有一个人为国外节目模式成功引进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就是世熙传媒总裁刘熙晨。

  《认真来跳舞》让他看到突破口

  刘熙晨算是电视圈的老人了。大学毕业后,他先是去了中国教育电视台,1994年,又被调到北京电视台《18分钟经济·社会》栏目。在那里,刘熙晨整出了不小的动静。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很轰动的节目,叫《悬赏打假》,这是一个首次通过媒体让观众了解刚颁布没多久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假一罚二条款的节目。”刘熙晨说。

  他从台里借来了刚进的墨镜式偷拍摄像机,到一家商场购买了一套假的鳄鱼牌礼盒,经鉴定确实为假货后要求店家双倍赔偿……片尾还打出调侃字幕:“全民打假,恭喜发财。”这个节目当年获得了“全国好新闻一等奖”,这也是当年获奖节目中唯一的地方台节目。

  2003年,刘熙晨在北京台已经工作了快10年,节目也做得顺风顺水,他却在此时决定辞职!“当人们觉得仅仅做节目不能够满足自己向往时,就会想停下来,了解自己心里到底要什么。从我自己来讲,可能我还是想能够深入市场,换一种工作方式,做更受市场欢迎的节目。”刘熙晨说。

  从电视台辞职后,刘熙晨就开始琢磨,现在的市场和观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节目。经过多番论证和研究,刘熙晨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2005年下半年的一天,刘熙晨偶然间看到了一个明星跳舞节目,让他如获至宝。通过调查,刘熙晨得知,这是英国BBCW公司出品的一档明星跳舞竞技节目《Strictly Come Dancing》。于是,刘熙晨就开始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制作方BBCW在亚洲的分公司,想与其合作。

  2005年10月,刘熙晨与BBCW大中华区总经理张国礼在北京首次见面。张国礼告诉刘熙晨,《Strictly Come Dancing》是一个模式化的节目,已经发行到全球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由美国ABC电视台引进并改造后的《Dancing With the Stars》(与星共舞)第一季播出时,平均每期吸引了1700万人次收看,其收视率远远超过了当年NBA总决赛,稳坐美国收视率冠军。

  “在此之前,我压根都没听说过还有‘节目模式’这个概念,但隐约觉得这肯定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项目。”刘熙晨说,在此后与BBCW大半年的谈判中,他们从零学习节目模式,最后摸清了到底该如何运作模式节目。

  “我们需要向BBCW支付一定的费用,得到这档节目模式的版权。BBCW会为我们提供一本《制作宝典》,还有原版节目的录像带和一个飞行制片人。制作宝典里有详细的节目制作流程、注意事项等,只要严格按照这个宝典上写的去做,就可以做出跟原版一样精良的节目。”2006年5月,世熙传媒与BBCW正式签约。

  落户新东家《舞动奇迹》打响头炮

  2006年,大部分电视台都还在本分地做节目,要让他们拿钱买国外的节目,效果好坏也无法预料,确实并非易事。于是,“货”进了店里,接下来,刘熙晨开始寻找买家。

  不过,刘熙晨很快就跟浙江卫视达成了协议,由浙江卫视出资将《Strictly Come Dancing》的中国大陆制作权买下,并将中文名定为《与星共舞》,节目将按照国际通行标准,由世熙传媒进行制作,浙江卫视派2名项目经理进行相关方面的对接和跟进。

  这档由浙江卫视、世熙传媒联合BBCW共同打造的明星舞蹈真人秀节目,计划由专业舞蹈家搭配一位明星、名人等,通过规定时间的培训后,进行现场对决,表演国际标准舞中各个类型的舞蹈,观众投票选出冠军。

  就在一切顺利进行时,另一家卫视表示,也要推出一档相似的明星舞蹈竞技类节目,并且该节目比《与星共舞》的播出时间还要早几天。由于当时浙江卫视的影响力还不像现在这么大,《与星共舞》的冠名商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开始动摇,并最终取消了广告投放。

  赞助商走了,光靠电视台和制作商,撑不起来一台节目。最后,刘熙晨只能当机立断,又重新出发。在经历了半年多的节目版权维权后,刘熙晨觉得,是时候为这个节目找个新东家了。

  刘熙晨心里的那个东家,正是当时如日中天的湖南卫视。当时湖南卫视的台长欧阳常林终于被说动了。2007年5月,湖南卫视与世熙传媒正式签约,并且联合了香港TVB,共同打造明星跳舞竞技节目《舞动奇迹》。

  随后,2009年,世熙传媒和湖南卫视再度联手,共同完成了全民卡拉OK节目《挑战麦克风》的模式化,并成功将该节目模式销往泰国正大集团下属TRUE VISIONS电视,直接推动了中国首个出口国外的节目模式的诞生,这也是中国电视机构第一次在国际上通过销售节目模式取得收入。

   《中国梦想秀》中找到梦想

    在与湖南卫视数次成功合作后,2011年初,浙江卫视主动找到刘熙晨,让他推荐几个适合浙江卫视的节目模式。

    通过几轮沟通,他们把目标锁定在一个叫《就在今夜》的节目模式上。这一节目围绕着如何实现普通人的梦想,草根是其中的主角。敲定了节目模式,刘熙晨立马就向原版模式方发出了邀请,《中国梦想秀》因此诞生。节目前两季严格按照原版模式进行操作,第三季中,在圆梦大使周立波的加入下,节目模式有了全新的升级。看到这一点的刘熙晨忽然灵机一动,升级版的《中国梦想秀》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节目形态,为什么不将其模式化,反过来进行再输出呢?

    不过话说回来,许多在国外收视率非常高,而且甚至做到第九季、第十季的节目,引进到中国之后,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这是为什么?

    “我们往往还没有拿到制作宝典时就开始改,拿到后也不认真学习,还美其名曰‘本土化’,这样做出来的节目根本就是另外一个节目。‘本土化’的前提,是要抓住这个节目的核心。”正是看到了这些问题,刘熙晨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做节目模式的引进,而开始在引进节目的制作方面发力。

    3年前,世熙传媒开始进入节目模式的制作领域。“不能指望‘天上能掉下个林妹妹’,好的制作团队就几个,因此,要想引进的节目模式达到预期效果,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团队。”刘熙晨说。

    2012年4月,世熙传媒与广西卫视联合制作的民歌选秀节目《一声所爱·大地飞歌》。节目播出后,广西卫视的收视率闯进全国前十,该节目也成为拉动广西卫视收视率的品牌节目。

    在国外节目模式引进过程中,世熙传媒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刘熙晨看来,国内的节目模式引进过程分为启蒙阶段、自觉阶段与创新阶段。他表示:“2013年以前都属于启蒙阶段,其中2006年至2009年,是湖南卫视一枝独秀的时代,这3年时间里,湖南卫视引进了不下十档节目模式,标志着中国人开始接触并逐步接受节目模式的存在。2010年至2011年,随着《中国达人秀》、《非诚勿扰》等节目的出现,我国在引进节目模式主题范围上有了拓展。到了2012年,《中国好声音》的出现,在商业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

    “从2013年开始,节目模式引进进入了一个自觉阶段。湖南卫视的《中国最强音》引进的是《X—Factor》模式,东方卫视的《中国梦之声》引进的是《美国偶像》模式,这两个模式都是选秀类节目的老模式,在此时引进这类节目,说明国内已经开始对节目模式进行深度的理解、消化与学习。”刘熙晨说,自觉阶段最少持续3年至5年,才能迎来创新阶段。那时,国人能够创造出许多自己的节目模式,并输出到国际市场。

    多年来,刘熙晨不遗余力地将节目模式引入中国,并致力于推动其在中国的价值最大化。如今,世熙传媒已经在行业内率先建立了“模式引进+模式节目制作+广告营销+品牌授权”的全链条运营机制。刘熙晨说,模式就是先进的创意和制作方法,当我们掌握它们时,就能产生自己的模式了。

 


(编辑:竹子)
共1页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