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潮流杂志“闯荡”电商江湖

时间:2013年11月23日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徐松涛

新力传媒潮流范儿的办公环境和商品展台

  从一位爱生活、爱潮牌的年轻人,转变成一位影响潮流的时尚教主,南京新力传媒掌门人梁超用了近10年。他掌管的这家企业,从一本资源寥寥的潮流杂志《YOHO!潮流志》起步,如今已演变成一个“媒体+网络社区+电商”的YOHO系列复合型创意文化标杆企业。

  这是一家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公司。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新潮、休闲打扮的“80后”“90后”员工边听音乐边干活,这里的装修几乎简洁到“简陋”,墙上都是员工们信马由缰的涂鸦和各种自拍搞怪表情的照片。

  这里是南京新与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力传媒”)。就是这样一家“玩儿似的”年轻企业,自2005年成立以来,已经从最初的一家3人小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媒体+网络社区+电商”的复合型创意文化企业,其旗下的《YOHO!潮流志》杂志已成为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潮流刊物之一,YOHO.CN网络社区成功吸引了1600万注册用户,YOHO!有货网成为专卖潮流文化产品的网络购物平台。这个如今已经拥有400多员工的年轻团队,创造了年销售额3亿元的业绩。

  而它的创始人——“80后”企业家梁超也是一位爱潮牌、爱引领潮流的年轻人。他是如何带领团队做出国内市场上主要针对年轻男性受众的潮流杂志?又是如何在没有任何品牌资源的情况下,实现从零品牌到现在与200多个国际潮流品牌的合作?而从媒体到电商,他又如何实现了成功转型?

  为年轻男性创办的杂志

  2002年,梁超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市场营销专业出身的他,却一直对电视娱乐节目很有兴趣。因此,毕业后他即进入南京电视台做了一名电视节目编导。

  两年后,梁超感到了梦想和现实的背离:“电视台运营机制、节目定位的现实和梦想的落差越来越大。从成本和效益考虑,电视台更倾向于制作本土民生新闻类节目,其娱乐节目多是引进。我理解这种运营模式,但这不是我喜欢的工作。”

  2004年,梁超辞去工作,卖掉家中的一套房子,用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创办了新力传媒。最初他想尝试电视节目制作,但由于缺乏播放平台资源只能放弃,转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杂志。

  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梁超发现,国内时尚杂志多是针对女性受众,专门针对年轻人,特别是男性的这类杂志并不多,但在香港以及欧美国家已经出现许多针对年轻男性的运动风格杂志,并且广受欢迎。就这样,梁超萌生了潮流杂志的创意,并把目标用户定位为16岁到28岁的男性。

  根据梁超从市场调查中得到的第一手反馈,新力传媒开始筹备杂志的面市。于是,一帮有梦想、有冲劲的应届毕业生在梁超的带领下,开始摸索一本潮流杂志到底该如何制作。

  潮流杂志一般以介绍潮流产品为主,最好和一些引领潮流的国内外知名厂牌合作。彼时,梁超和团队尚未拥有这样的资源。“一开始,我们既没有杂志上需要的拍摄服装,也接触不到品牌商,只能硬着头皮去商场借,实在借不到的就先买下来,拍好照片之后再根据商场的退换货政策退掉。”就这样见招拆招,梁超和他的团队在“一穷二白”的资源基础上,完成了第一本杂志。

  梁超将这个“新生儿”命名为“YOHO!”。“YOHO可以看成是young(年轻人)和home(家)两个英文单词的合成词,YOHO就是年轻人的社区。在YOHO之后加上感叹号,就是要表达出‘年轻就是一种态度’的激情。”梁超说。

  插上风险投资的“救命”翅膀

  2005年10月,这本梁超自己只打了60分的杂志《YOHO!潮流志》终于面市。令人意外的是,杂志面市后,只用了10天就全部卖完。市场的认可,给了梁超极大的信心。

  可是,办杂志是一件烧钱的事情,何况梁超还办的是“烧钱不见灰”的潮流杂志。仅靠最初的50万元启动资金和杂志销售的回款,很难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梁超开始发愁。“我的模式没有问题,杂志也很受读者欢迎,为什么会缺现金流?”梁超自问却没有答案。

  对于很多的创业者来说,在公司运行前期,现金流往往是最大的问题。杂志创办半年后,梁超才拥有了第一笔广告订单,但还是没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最惨的时候,员工工资拖了近一个月也发不出来。虽然当时已有广告收入,但广告客户付广告款都会延迟,所以在账面上,虽然我们每个月都是持平或略有盈利,但是现金流仍然紧张。”

  一次偶然的机会,被现金流困扰已久的梁超接触到风险投资领域,这让他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

  在纵横合力打造的创业投资平台“TMT&创新模式项目秀”上,之前从未接触过风险投资的梁超,开始了他的项目在资本领域的“首秀”,却遭遇了投资人的不理解——一帮没做过杂志的人,能把杂志做好吗?会有人花10块钱买一本广告杂志吗?尽管如此,精准的市场定位,还是让梁超的项目获得了项目第一和人气第一两项大奖。

  此后半年,梁超开始了寻找风险投资之旅。梁超说:“一开始,我们和一家风险投资谈得很不错,在最后一轮谈话中,风投关注到公司现金流只能维持1个月,不足以支撑我们将所有的融资都做完,因此最终没有选择投资我们。”

  在一轮轮谈判之后,2006年10月,梁超终于被风投机构鼎辉投资看中,并获得第一笔投资。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YOHO!潮流志》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从最初在江苏、上海、四川、北京等地发行,开始向全国其他城市拓展,在没有任何宣传推广的情况下,这本杂志的发行量已超过了47万册,成为江苏省广告收入、发行量最高的期刊。同时,梁超还把采编团队搬到北京、上海等国内潮流资讯汇聚的城市,紧接着又收购了香港某潮流杂志的全部人马,并把触角伸到了香港。

  从平面媒体到互联网的扩张

  “鼎辉投资的进入,一是让新力传媒进入了资本市场,更重要的是,他们带动了新力传媒从一家平面媒体向互联网纵向扩张的跨界尝试。”梁超说,开拓互联网内容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延伸杂志的内容,实现与用户的互动。

  2007年5月,在鼎辉投资的帮助下,“YOHO.CN—首席年轻态网络城市”网站上线,这也是后来YOHO!有货网的前身。这是一个专门为喜爱潮流的年轻人开设的网络社区,通过个人、兴趣小组、论坛、城市的概念,为年轻人搭建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仅拥有权威、及时的潮流资讯报道,全面、实时的新鲜事发布,时尚、有趣的线上活动,还可以跟与自己拥有同样爱好的人结识、沟通、交流。

  “创业之初我们就想过,新力传媒想做的不止是一本杂志,未来一定要延伸到网络平台上。因为,杂志的传播模式是单向的,是将我认为的潮流的观点传播给他人,网站的传播模式则是双向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引领潮流、解读潮流的人。”梁超说。

  随后,梁超在浏览网络社区的用户留言时发现,不少网友提出,杂志和网络社区上介绍的潮流新品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根本没有,知道却买不到,潮人们“不过瘾”。梁超意识到,这不也是一个商机吗?如果能在网上售卖杂志上的单品,这样既能满足读者需求,又能使杂志和电子商务完美结合,使之成为新力传媒的核心竞争力。

  梁超和他的团队很快启动了电子商务项目。2007年底,他们开始在杂志内页夹带DM(直邮广告),读者通过电话可以订购直邮商品。2008年,梁超继而推出了名为“YOHO!有货网”的潮流品牌网上购物商城。

  他表示:“对于上游厂商,我们提供的价值是找到品牌的核心群体,推广、销售其最新一季的产品。对于下游客户,我们提供的价值是第一时间提供有品质的潮流资讯和潮流品牌商品,甚至在当季的专卖店也没有的特供商品。可以说,YOHO!有货网上94%的货品在其他B2C电子商务网站上根本找不到。”

  梁超说:“YOHO!有货网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我们按照自己的节奏不停往前推进,坚持走自己的路。”与国内电子商务公司纷纷加入价格战不同的是,YOHO!有货网坚持推出最新的商品,坚持其潮流性。据悉,YOHO!有货网所销售的品牌产品均与品牌直接签订代理协议,保持货品与实体店铺同步,并通过独家定制、货品限量等方式引领潮流消费。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媒体的传播潮流,到网络社区的分享潮流,再到电子商务的贩售潮流,归根结底,YOHO安身立命的法宝就是潮流。”

  2010年,新力传媒的坚持终于换来了回报。新加坡祥峰投资正是看中了其媒体与互联网、电子商务无缝对接的模式,投入了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在此基础上,国内外200多家品牌商直接与新力传媒签订了网上销售代理协议。

  梁超认为,越来越多的潮流品牌将会在电子商务领域有所规划和发展,不过,这些厂商进入电商领域已不仅是为了消化库存。以什么样的产品线、授权哪个网站,将会是各个品牌根据各自的品牌形象、特点、目标人群等各种因素综合思考后要面临的问题。

  下一个十年何去何从

  创业短短8年中,梁超先后涉足杂志、广告、电子商务、网站等领域,企业逐步做大,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这时的梁超,思考最多的就是公司产品线的规划,总结更清晰的商业模式。

  一方面,他们将拓展针对年轻人群不同定位的刊物,并同步进行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开发,在未来3年内形成5本左右潮流文化生活类刊群,进入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期刊出版公司前列。

  与此同时,YOHO也将继续创新,尝试电子商务与线下实体店的结合,并学习国外经验,举办全国性的潮流时尚发布会,引领中国潮流产业的发展。

  “未来,YOHO关注的更多是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希望用全球化的视野,向受众展示年轻人都在忙什么,比如,我们最新提出的一个概念是‘play and learn’,玩中学或者学中玩。”梁超解释,现在杂志每期都会让编辑到不同的城市和国家进行采编,看当地的年轻人在玩什么、学什么,当地有怎样的潮流文化、潮流平台或商品。我们关注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也能带来更多的商机,但是,我们更要专注于当下。


(编辑:竹子)
共1页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