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解决中国设计问题的“金钥匙”
手持地图,进行一次全城设计探险成了今年“十一”期间很多北京游客新的选择。你可以在历经600多年历史的京城商业区大栅栏里寻找来自世界各地的20多个艺术展览、工作坊、创意空间,他们隐藏在街区内的临街店铺、茶室、四合院及工厂旧址空间;你可以到751工厂厂房里体验一次“设计世博会”,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们为你展示当下的生活艺术;你还可以免费进入国家博物馆欣赏全球顶级设计大师的最新作品;你甚至可以深入设计师工作室、设计院所、产业园区等地了解创意流程。这个“十一”设计界仿佛没有秘密,100多家设计场所免费向公众开放,让民众可以走近设计、享受设计。
随着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于10月17日落下帷幕,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所有主体活动全部结束。由教育部、文化部、中国文联和北京市政府主办的设计周活动计划每年在北京举办一次。北京举办设计周旨在汇集国际设计资源、促进中国设计产业发展、扩大中国设计品牌影响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组委会邀请了来自伦敦、米兰、哥本哈根、赫尔辛基、首尔五大知名设计周/节主席共议设计如何助力城市发展;邀请了20余位世界顶级设计师、近400位国际一流设计师齐聚北京,展示设计作品、共商设计发展。
本次设计周活动像是中国向世界的一次喊话。《纽约时报》记者9月28日撰文称,“北京国际设计周除了展示来自30个国家的2000多件作品外,更重要的是凸显中国立志成为一个文化强国的决心。”北京的气质是包容、大气,它所主办的设计活动亦如城市气质。此次设计周各项活动完全没有商业叫卖的意味、没有政府形象工程的痕迹,有的是开放的态度、包容的精神、探讨的愿望。设计周期间举办各类综合性设计活动130余个,活动遍布北京百个设计地标场所,涉及重要品牌60余个,来京的国际设计师逾800位。如此庞杂的活动闪耀着无数关键词,免费开放、国际水准、设计之都、产业转化、城市生活……这些关键词给人们描绘了一个活色生香的设计周。其中“公众”应该是关键词中的关键词,无论是对公众开放的设计活动还是专业设计论坛,无一例外都在讨论着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议题,这一关键词正是设计周为我们找到的解开中国设计问题的“金钥匙”。
发起全民“设计启蒙运动”
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呼唤着不断创新的生活方式。设计师有责任为生活不断创造新的产品,工厂有必要能够制造出更高品质的生活用品,公众也需要有能力提出更高设计诉求,这一切都需要全民设计素养的大幅度提升
“妈妈,妈妈,这不是开联欢会用的拉花吗,做成灯在空中旋转可真好看。快来看啊,这个用易拉罐拉环做的手提包真漂亮,这个我也要自己做一个。”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拉着妈妈兴奋地看着国家博物馆里展示的设计作品,每一件都令她兴奋不已。设计周所有展品和活动总能让观众有一个情感切入口,让设计师与受众间顺利产生共鸣。本次设计周活动告别了精英群体和设计圈内人士的自娱自乐,展品选择上少了抽象的装置艺术,多了椅子、盘子等生活气息浓重的创意产品。这些易于理解的展品拉近了设计与公众的距离,让设计走近公众变得现实可行,加上设计周期间所有活动几乎都是免费对公众开放,整个设计周更像是一场全民“设计启蒙运动”。本次设计周几乎所有展览项目都在探讨和展示设计与公众生活的关系,向公众传达生活智慧,引导公众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说,这场“设计启蒙运动”来得很及时,也很必要。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呼唤着不断创新的生活方式。设计师有责任为生活不断创造新的产品,工厂有必要能够制造出更高品质的生活用品,公众也需要有能力提出更高设计诉求,这一切都需要全民设计素养的大幅度提升,公众、设计师、设计产业三方面需求凸显了这场“启蒙运动”的珍贵。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急需全民设计素养提升
中国当下大力倡导产业升级,尽快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过渡。但在转化过程中我们不能只看到“创造”的美好而忽视了“制造”的价值
伴随着成为世界工厂,不知何时“中国制造”变成了仿制品、劣质品的代名词。国外旅行买回带有“made in China”字样的纪念品,总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中国当下大力倡导产业升级,尽快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过渡。但在转化过程中我们不能只看到“创造”的美好而忽视了“制造”的价值。好的“创造”需要配套的“制造”支撑,我们既要在“中国创造”的路上大踏步向前,同时也要努力扭转“中国制造”的一些负面形象,让“中国制造”也能尽早像“德国制造”一样成为代表高品质、高附加值的“金字招牌”。
打造“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全民设计素养提升是关键。国家先后出台多个创意产业扶持计划,试图打造“中国创造”形象,转变产业发展模式;企业开始重视设计开发,大量资金设备投入;院校开设设计学科,培养众多设计人才。多年下来种种努力效果并不显著。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提出吸引公众参与设计、了解设计、消费设计也许是一个好的突破口,从公众入手将会是盘活中国设计的关键。
亲民的设计周活动,让很多北京市民都开始谈论设计。用这样一个契机拉近设计与公众的距离有利于对公众实施设计普及教育,从而让消费者的眼睛变得更加挑剔。公众挑剔的目光会自动淘汰粗制滥造的产品,用市场机制促使企业迎合消费者审美要求,这也许比政府大量的资金支持来得更直接、有效。流水线上无数工人是“中国制造”的关键环节,他们的设计素养决定着产品的最终呈现。每一个环节如果都秉持着“差不多就行”的态度,整个产品就会与设计初衷相去甚远。中国产业工人并非不想把产品制作得精美,但是无奈于眼睛不够灵敏,完全不会注意到一条直线是否够直,一个圆孔是否圆滑。最糟糕的是设计人才培养,全社会对设计专业认识不足,导致设计专业报考变成了想上好大学的无奈之选。设计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它是混合文、理、哲、艺、史等诸多学问于一身的综合学科。设计重点不在于“涂脂抹粉”而在于创造,这样的设计难度之大非高考少考的那几百分所能比拟。正因如此,盲目进入和低水平毕业几乎成了设计专业大多数毕业生的生活写照。这样的中国设计后备力量很难让“中国创造”获得强劲动力。只有加强公众设计普及教育,同时建立健全创新保护机制才能营造出好的创意产业环境。
敞开大门,不等于热情待客
“走近公众”让中国设计界找到了解决诸多问题的“金钥匙”,但如何更好地走近公众是一个需要耐心来解决的课题
与“公众互动”这一理念是本次设计周系列活动最大的贡献。印发设计地图、组织设计之旅活动、大量媒体宣传、免费开放、活动遍及北京……一系列举措调动起了公众热情。据国家博物馆统计,仅“十一”期间,参观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的游客规模就达到了每天3万余名,观众对设计的热情和期待已经超出主办方的预期。主办方的卖力宣传加上设计与生俱来的“亲民性”让人们理解设计比起其他艺术门类更加容易。同时,设计作品的探索性和新奇性,会带给观众美的享受、智慧的获得和奇异的体验。正因如此,如潮的人群涌向了北京城各个设计活动场馆。
把公众引入“设计课堂”,但设计周很多展览和活动并没有做到“热情待客”。以设计周主体活动中最重要的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为例。展览全程对公众免费开放,但参观者很难在展厅内感受到进一步“款待”。设计的目的是让人获得身心自由,但展厅内玻璃窗、围栏和工作人员一双双监视的目光随处可见,以“仁:设计的善意”为主题的展览似乎诠释着相反概念。设计展览需要人与作品之间有所互动,但此次展览很多作品距离观众竟达十几米,展品之间相互遮挡,让无数作品成为“鸡肋”。
完善的导览说明对一个想贴近公众的设计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不同背景的受众完成艺术接受,从而让公众有所得,而非走马观花。展览现场文字说明与展品无法一一对应的情况时有出现,整个展厅更像是一个卖场,让观众很难区分展品和展览道具。而且,现场讲解员常常不见人影;相关解读书的价格令人望而却步,一本98元,另外一本价格更是高达380元。这样的价格很难走近公众。要想真正提升全民设计素养,中国设计活动还需细细“设计”。
“走近公众”让中国设计界找到了解决诸多问题的“金钥匙”,但如何更好地走近公众是一个需要耐心来解决的课题。设计周活动帮我们找到了中国创意产业走向成熟的通道,但是路途依然漫长,中国设计依然需要沿着正确方向努力奔跑。
记者手记
“凸显中国立志成为一个文化强国的决心”,《纽约时报》记者如此评论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
但这样的判断并不表明这个记者有多么敏锐。事实上,很多年来,伴随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世界工厂”的面孔之外,中国正在塑造自己“世界文化大舞台”的面孔。当前中国许多文化活动中,一种基于大国情怀的国际视野得到了充分的追求和体现。广聚五洲俊贤,集思“中国问题”,共建中国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在相当多人的心里,“中国的”已经是“世界的”。中国当下文化建设呈现出来的活跃力、广阔度、包容量、复杂性,以及对文化建设的急迫,已有独标于世界之势。
即便这其中因为经验不足、基础薄弱难免饥不择食,而有些纷乱,有些急功近利,但很多国外文化艺术人士已经感受到在中国大有用武之地。上世纪出国的艺术家们纷纷回流,异国的艺术家们也纷至沓来寻梦。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很多人实现财富梦想之地,现在也正在成为世界上很多人追逐艺术梦想之地。
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设计的“亲民性”更加凸显。在文化强国的征程中设计既要解决与生活有关的现实问题,又要让中国文化能伴随着设计产品走进公众生活,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透过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记者强烈感受到中国设计正在找到一条准确路径,正在“广积粮”,以自信和包容的姿态准备远航。
高端对话·设计与城市发展
以“设计与城市发展”为主题的北京设计论坛,是国际设计界首次召开的国际设计周/节主席论坛,中国代表及伦敦、赫尔辛基、首尔、哥本哈根、米兰等5个国际知名设计周/节主席于北京“华山论剑”,对话设计与当代文化建设。
约翰·索瑞尔爵士 伦敦设计节主席
创意产业占全球GDP的7%左右,创意产业是经济成功、加强社会活力的关键因素。创意产业带来了钱和工作的同时也带来了国家和城市的独特形象。伦敦被称为“文化发动机”。在这里博物馆数量超过巴黎,剧院也多于纽约,这都得益于英国对创意教育的重视。我们的设计节对观众起到很大教育作用。
宫永固 首尔设计节主席
首尔要转化为一个世界城市,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soft city。soft city是一个有魅力的、有空间的、无处不在的、以人为本的、历史和文化相结合的、有创意的、外人可以感到愉快的、可以沟通的、有很多商业活动的城市。设计首尔的未来,要体现出soft city的概念,这一切都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
卡利·考克曼 赫尔辛基设计周主席
芬兰的艺术节并不是一个展会,我们倡导公众的参与。我觉得未来很有发展的一个部分就是parties,城市中的party是居民自发组织的,他们希望用创新的方法度过快乐的时光,而且可以跟邻居有所接触,建立联系,在赫尔辛基各种各样的party过去两年当中随处可见。这些事情让人们更加热爱城市生活。
美兰特·布朗南德 哥本哈根设计周主席
哥本哈根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从原来带有人文色彩的小规模城市规划转变到大规模的由著名设计师主导的城市开发。人们在城市中生活、工作、娱乐,自然会受到这些设计师规划项目的吸引,这些地方对于人们有着磁石一般的吸引力,这并不涉及到美与丑的问题,我们关注的是人的感官和身体需求。
斯丹法诺·博挨里 米兰设计周主席
意大利设计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就闻名世界。意大利的企业非常重视设计,在这里设计和自主生产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有很多中小企业进行生产和设计工作,有很多年轻设计师和团队。意大利的设计更注重产品的舒适和实用性,这也是米兰在家居设计方面取得巨大成绩的秘密所在。在米兰,设计的痕迹遍布于城市各个角落,一些很有意思的空间可以让人们进行参与。
郑曙旸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务副院长
设计师的创意需要公众的充分理解和企业的产业转化。当前中国,设计成果还不能顺畅地通过企业转化成产品,同时,公众对设计的理解与设计师和企业还有一定差距,关键是教育还没到位。应该让设计师、企业和公众有一个交流平台。
设计特写·钟情于坐
椅子,一部微缩设计史
椅子,椅子,好多的椅子!这是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多数观众的共同感受,无论走到设计周活动的哪个场馆,最抢眼的作品永远是椅子。也许矗立在中华世纪坛的主宾城市赠礼“诗之椅”已经为这次设计周活动定下了一个基调,仿佛整个活动是一场“椅子盛会”。
陀螺椅 Thomas Heatherwick(英国)
为什么设计师对椅子如此钟爱,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也许椅子的诸多属性和设计本身以及设计师们的艺术理想有某种内在契合,才让设计师们不由自主地用椅子这样一个载体来实现他们的设计理想。
作为日常用品,设计师们可以藉由椅子来探讨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人在生活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行为对设计的影响,即:既要满足“坐”的行为要求,同时要将工作、学习、游戏、娱乐、移动、运动、睡觉、休息等行为构建在“坐”的基础上。这也正是从2002年起中央美院连续几年举办“为坐而设计”比赛的初衷。作为设计作品,设计师可以藉由椅子来深入探讨造型、弧线、结构、色彩、功能以及材质等诸多设计要素间的关系。作为艺术作品,设计师可以把椅子当做一件雕塑、一块画布,自由表达自己的艺术理想。作为收藏品,椅子远比海报、书籍易于保存,设计师们更愿意让自己的名字因为一把椅子写入设计史。
飘 张雷(中国)
人们对于椅子的熟悉,让设计师借助椅子所表达的所有理想变得更易传达和被人理解。有人曾说过,椅子自身就是一部设计简史,从它们的造型能够看出审美趣味、产品技术、原材料和社会潮流方面的种种变迁。难怪设计师们这么“钟情于坐”。
灰姑娘的座椅 Anna Ter Haar(荷兰)
让他们坐在蛋糕上 Dejana Kabiljo(奥地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