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星运动是怎样“造”成的
http://www.cflac.org.cn     2011-09-14     作者:许波     来源:中国艺术报

    虽然张艺谋的新片《金陵十三钗》还在紧锣密鼓地制作中,但有关该片的新闻和八卦,却自影片筹拍起便始终没有断过,迄今更是喧嚣尘上,好像不知《金陵十三钗》的“故事”便“OUT”了一般。这其中既有制片方刻意的营造,又有众媒体出于职业的关注,更有大批闲散的人群以此作为对于空虚寂寥的生活与心灵的填补。影片质量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只能拭目以待。而作为影片出品方老总张伟平关于该片的一些有关造星的言论,却颇耐人寻味,值得商榷。

    张伟平认为,以前张艺谋一部电影捧红一两个新人的“单个”造星,如今将变成《金陵十三钗》“群体化”的造星运动,十三个如花的女孩子,或许全是未来影坛上的明星。在张伟平看来,张艺谋的电影承载着造星的作用。这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明星和影片的关系;二是明星是如何产生的。一部影片成败的关键在于影片的故事是否流畅是否能够打动观众、影片的内涵是否深刻是否有意义。相信张艺谋在拍摄电影时所考虑的绝不是造星,而是如何“讲好”故事,如何通过摄影机将故事的内涵挖掘出来。假设张艺谋在创作《金陵十三钗》的过程中也如张伟平般念念不忘造星、而且是造群星,还作为一个“运动”来做的话,那么这部影片就真的没有任何可期待的了。从张伟平的话中不难看出,他毕竟是一个商人。他所在意的也并非是明星,而是明星身上所依附着的价值和利益。这就容易理解在张伟平的整个谈话中为什么真正涉及电影本身的内容非常有限,也容易理解他的“中国电影需要新鲜面孔,现在不管是男演员还是女演员,都严重断档”、“中国明星队伍老龄化,是中国电影的最大制约”、“希望为中国电影的明星队伍输送新鲜血液,也让目前的明星队伍来次重新洗牌”之类耸人听闻“别有用心”了。至于明星是如何产生的,笔者以为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是自身的先天条件,以及后天的刻苦、努力、学习与修养;外因则是外部的条件、环境和机遇。这其中又以内因为根本、为本质,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而从张伟平的一系列言论中,颇有些本末倒置的意味。

    张伟平的话对于关注张艺谋的影迷来说,大可不必太当真,权且当做影片营销的噱头。我们更期待的是张艺谋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角与拍摄手法呈现给广大观众一部摄制精良、内容精湛的优秀作品,而不是一群花枝招展的所谓明星。当然,如果真能涌现出一批明星来,未尝不是件好事。但比之于明星,表演艺术家对中国电影的贡献与意义要大得多。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