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逝,艺魂永存——忆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
http://www.cflac.org.cn     2011-02-23     作者:荣广润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1年2月19日下午2时,袁雪芬先生走了。但是,这位“认认真真唱戏,清清白白做人”的戏剧艺术大师,为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可待追忆的瞬间,在我的记忆里也留着太多太多关于她的深刻印象……

    此心只为越剧有

    记忆回到1992年6月的一天,袁先生带着上海越剧院艺术研究室的几位研究人员来到上海戏剧学院,向余秋雨和我征询对于越剧艺术现状和今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当时,我被这位戏剧前辈的执著精神和诚恳态度深深感动。袁先生比我和秋雨年长20多岁,早已功成名就,居然亲自登门与我们这些学院派的晚辈切磋艺术学问;一个本可安享晚年的退休老人,居然还如此牵挂着越剧事业……我脑中突然闪出一句:“此心只为越剧有!”在袁先生身上,我着实感受到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大家的风范,一份厚重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105年的越剧史中,袁先生走过了整整78年。越剧之所以能从1906年浙江东部农村的“小哥班”,发展到现如今中国的第二大剧种,无疑经过了无数前辈艺人的前赴后继。而袁先生是一面旗帜,一位厥功至伟的重要革新家。从“说戏先生”到导演制,从“四工调”到“尺调”,从“路头戏”到剧本,再到吸收京昆、话剧和电影的表演方法,袁先生从未停息自己和越剧事业前进的步伐。她创立的“袁派”,对越剧旦角唱腔的发展、提高和其他许多流派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舞台上,她更是成功地塑造了祝英台、香妃、崔莺莺、白素贞、祥林嫂等一大批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艺术形象,是中国戏剧史上当之无愧的经典。

    1978年底,曾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严重迫害的袁先生重新受命担任上海越剧院院长,主持和组织了一系列新剧目的创作演出,并大力培养青年演员。同年,她主演的《祥林嫂》拍摄成宽银幕彩色影片。1985年,袁先生退居二线,担任剧院名誉院长。她不但没有停歇自己的脚步,更将目光放在了越剧艺术的理论探索和宏观发展上。她组织了对越剧百年历史的理性梳理和评析工作,多方征询意见,包括听取我们这些晚辈的意见,耗时10余年,主持出版了《越剧舞台美术》《越剧艺术论》等多部学术专著,为越剧艺术留下了一份厚重的理论成果。

    吃饭勿到,送礼勿要

    记忆之二是袁先生主持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审委员会的岁月。“吃饭勿到,送礼勿要。”袁先生的这8字箴言已成为所有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委的座右铭,也在戏剧界广为流传。

    1995年,袁先生接替已经去世的戏剧大师黄佐临先生出任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委会主任。我作为副主任,15年来亲眼见证了她对这8字原则的身体力行。几乎每个评委都会有朋友、有人情、有偏爱,这些因素弄不好就会影响评奖的公正。然而在这一点上,袁先生却为大家做出了榜样。对于那些送礼的演员、打招呼的领导,她一律拒之门外,并加以严肃批评。记得有一年评奖前夕,袁先生所在上海越剧院的一位同事带了几位她家乡剧团的客人前来探望,提到他们的戏和演员,希望袁先生能给予关照。临走,她递上一条金项链。袁先生立刻正色拒绝:“这是对我的污辱!要评奖,把艺术水平拿出来!”

    袁先生多次在评审会议上不厌其烦地向评委们阐述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评奖原则的必要性,并把它作为一种传统保持下来。当听到演员在获奖后说:“我们不认识任何一位评委,更没有送礼、递条子、打招呼,但‘白玉兰’的评委们依然凭借我们的舞台表现认可了我们。”此时,袁先生深感欣慰。她觉得,这是获奖演员对“白玉兰”奖最好、最高的评价,是“白玉兰”真正起到繁荣舞台、褒奖优秀、发展戏剧作用的标志。正是在她的带领下,全体评委和参评演员一起,共同维护了“白玉兰”奖高雅、纯洁的良好形象,营造了戏剧艺术繁荣发展的良好氛围。

    袁先生对于小剧团、小剧种的关心,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她从没有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轻视那些地市级、县级剧团,也从不忽视那些来上海参评的小剧种戏曲。只要身体许可,她都会努力去现场看戏,并对创作演出加以指点。她还经常对那些边远地区的剧团领导和演员们说:“你们要常来上海,让上海的舞台丰富多彩,更让上海观众熟悉和喜爱你们的精彩演出。”在袁先生的眼里,“白玉兰”的大门对于任何戏剧演员都是敞开的。不同地域、不同剧种、不同资质和知名度、各种风格、各种流派门户都可以在这个宽广的平台上尽情表现——这是文化繁荣的标志,是上海海纳百川的胸襟。至于评奖,“艺术水准”是袁先生唯一和最高的评判标准。

    让年轻人认识到他们的价值

    由于身处要职、办事严谨、原则性强,袁先生给人的印象常常是比较严肃的。其实,就我与她的接触所知,袁先生一点也不刻板,她的思想很敏锐,思路很活跃,日常生活中不失幽默。特别是对戏曲新人、新戏,她有着一颗热情而开放的心。

    袁先生的学生不多。她对她的学生方亚芬的教育十分严格,但在方亚芬的艺术发展上,不但不固执己见,而且十分开放豁达。1995年,上海越剧院准备推出新戏《玉卿嫂》。不料离开演还有一个月时,原定主演病倒,并退出了剧组。制作方为了救急,找到方亚芬。方亚芬问老师袁雪芬的意见,这是因为老师对于这个剧本有些不同看法。出乎方亚芬意料的是,袁先生听了,当即鼓励学生接下这个戏的角色,马上投入排练,去大胆尝试,并说,“救场如救火,你一定要演好,一定要对艺术和观众负责!”正是凭着《玉卿嫂》中的精彩演出,方亚芬一举获得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第16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两个榜首,她的艺术生涯从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方亚芬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可以说,从上世纪50年代的吕瑞英、金采风,到80年代的方亚芬等等,这两代越剧人,无不受到袁先生的悉心培育和大力支持,袁先生为整个上海越剧事业营造了一种自由开放、创作繁荣、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

    除了越剧,袁先生对于其他戏曲的年轻演员也十分关爱、关心。2002年,泰州市淮剧团准备创排《祥林嫂》,为此特来征询袁先生的意见。她当即表示支持,并热情给予指点。淮剧《祥林嫂》首演时,袁先生特地前往泰州观看演出。演出结束后,她热情鼓励年轻演员陈澄,肯定了淮剧对原著和越剧的一些改变(比如取消了祥林嫂最后怀疑神鬼之说去劈门槛的情节),认为改得很合理。从这点上,人们看到了袁先生当年致力改革、探索发展的精神风范以及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的魄力。

    袁先生有着一般戏剧艺术家少有的危机意识,她曾感叹:“这些年来我们很多青年演员希望躺在沙发上不想变了、不想动了。他们不读书、不看报,不知道国家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国际上发生了什么事,很多事都不知道,那么怎么能够吸收新知识、怎么能够争取新的进步呢?”这种危机意识,来自于对越剧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清晰把握,来自于对艺术事业不进则退规律的清醒认识,来自于对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紧密联系,来自于袁先生一颗永远不老的艺术之心——她的一生,留给世人的远远不止是那几出名剧、几句唱腔,那几个流派、几个角色……她希望用自己的实践和追求,告诉所有的人,戏剧真正的价值在哪里、人生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袁先生做到了。我们作为后人,要好好努力啊!

    (本文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委会副主任)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