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第一次正面地完整地真实地形象再现从1905年到1916年以辛亥革命为核心的历史风云的剧作。”著名评论家李准在看完电视剧《辛亥革命》的剧本后如是评价。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作的电视剧《辛亥革命》,是著名编剧王朝柱继《延安颂》《长征》《解放》之后创作的又一力作。该剧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拍摄当中,预计将于今年10月与广大观众见面。
在王朝柱创作的一系列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剧本中,《辛亥革命》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发生集中,历史人物众多,其中有些在史学界还存在褒贬不一的历史评价。这使得编剧处理起来相当棘手,实难下笔。在接下创作任务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王朝柱都在思考写什么、如何写。他先后到南京、广州、香港、澳门等辛亥革命期间一些重要事件的发生地采风、体验、思考,寻找作品的“魂”。其间,他大量阅读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书籍,孙中山的人物主线日渐明晰。直到《辛亥革命》剧本中心人物孙中山的确立,整部作品便有了主线有了“魂”——写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批知识精英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抛头颅洒热血。当然,作为一部纪念性的主旋律艺术作品,作者要表达对孙中山和同时代革命先行者们的敬意。
纵观中国近代史,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无疑是伟大的,具有开创意义的。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中华民族民主共和的道路。而时下一些人的“告别革命论”,否定了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意义,所谓“革命不如改良,改良不如渐进”的论调一度十分流行。对此,曾早就熟知这段历史,并创作有长篇小说的王朝柱十分痛心。他说,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一段可歌可泣的篇章,但辛亥革命中很多仁人志士的名字现代人几乎都不知道,而正是这些人推翻了帝制,把国家引向共和。真正的史学家是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来探究人物内心的心路历程,对历史人物的判定,不单单要看他是怎么说的,更重要的是看他怎么做的。“我写《辛亥革命》就是要廓清这些事情。简言之,我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歌颂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儿女,为历史、为推翻帝制的烈士们说句公道话。我要赞美20世纪第一个伟人孙中山。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写《辛亥革命》。”在创作中,王朝柱感动于革命志士的牺牲精神,曾数次落泪。
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要想在艺术细节上有想象的空间,同时又不失历史真实,是非常考验作者功力的,过于实会变成说教和概念化,过于虚又会有悖史实、有负先辈。为此,王朝柱几乎调动他几十年对于近现代历史研究的积累,在《辛亥革命》剧本中,所有重大故事情节、对话,都有原始文献依据。即便是艺术家根据剧情的需要,对当时历史时期次要事件的时间、空间进行的改动,作者在每集相对应的地方,都进行了标注。王朝柱认为,写历史要尊重历史,还要以艺术的手段来诠释历史,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写那些壮美的史实,以历史作为载体打通过去和未来,这样才能拥有广泛的观众。真实是艺术的灵魂和生命力,作为一部史诗性的作品,必须要有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为依托,让众多的人物活跃在广大的历史舞台上。人物是历史的精灵,写出这些活灵活现的人,重要的是从历史真实出发,即使人物在历史上的失误和缺失,也应不为尊者贤者讳。当然,面对一些在学界有定论和观众中影响较大的史实和细节,他努力小心翼翼地处理。比如写该剧的主人公孙中山,以他为代表的兴中会成员,大部分在美国长大,少数在欧洲生活,主张采取美国独立战争或法国大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推翻帝制无疑是对的,但提的很多口号现在看来是值得商榷的,像“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我就通过当时岳王会会长陈独秀,绝不加入同盟会,来阐明观点和立场。”王朝柱说剧中还通过写孙中山修铁路,表现了他理想主义的性格特点。“这些内容在剧本上写一笔就行了,但是一定要提到”。
这部作品是一部庞大的史诗性建构,人物丰富,史实繁杂,在主要人物的塑造中,也有群体形象的刻画。对此,作者通过丰富细节,刻画人生百态和社会世相。宋教仁、黄兴、廖仲恺、汪精卫、谭人凤、章太炎、鲁迅等等,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点,或学者的丰厚,或斗士的执著,或长者的深沉,或忤逆者的轻浮,重要的是要写得顺理成章。剧本还给浪漫和尚文人苏曼殊写了一笔,虽不多笔墨,却也写出了他游戏人生的态度。
“中国有深邃的历史和文化,但又有很沉重的历史包袱,压在中华民族的身上。因此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要比欧洲、美国沉重得多也漫长得多,革命的历程也漫长得多。”王朝柱说。他指出,辛亥革命时期,各派势力对推翻清朝的意见是一致的,但是革命之后如何走,大家意见不一致,最终这些人分道扬镳。之后革命洪流推出李大钊、鲁迅等志士,这是一种必然。作为一个对这段历史有研究的作家,王朝柱通过一批革命家、志士仁人,对影响中国近代革命历史进程的英雄的功绩得失进行梳理,写出历史的选择,表现历史的趋势,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
王朝柱说,他想通过这个电视剧证明:辛亥革命是伟大而了不起的,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是任何人不能抹杀的。他说:“塑造历史人物必然要有艺术家自己的爱和恨,而真诚地再现这样的历史人物,才更具说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