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欢乐大如年——中国文联、中国杂协、中国民协“送欢乐、下基层”西柏坡慰问演出纪实
http://www.cflac.org.cn     2010-12-24     作者:云菲 李亮     来源:中国艺术报

    隆冬时节,一缕阳光的出现往往让人倍感温暖。12月22日,当中国文联、中国杂协、中国民协“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团一行赶赴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时,正值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这一天,昼最短,夜最长。然而,众多艺术家的到来,恰如冬日里的暖阳,为革命圣地的父老乡亲们在最寒冷的时节带去了最温情的问候。

    家住平山县阳光小区的王海书大妈,和家里人吃过冬至饺子,就和儿媳领着6岁的孙子来到平山会堂。与王海书一家一样不顾寒冷天气涌向这里欣赏演出的,还有平山县几百位热情的观众。他们在平山会堂前的广场上敲锣打鼓、扭着秧歌,热烈欢迎慰问演出团的到来。因为在很多观众看来,“冬至大如年”,这是个合家团圆的日子,但艺术家们却没有过节而来到这里为他们演出。其实,观众们并不知道,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演员们不仅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而且他们大都是在演出当天凌晨或中午才抵达这里的,又经过走台、排练,只进行了短暂的休息。但演员们却说:“在演出中一定尽全力把最好的状态拿出来,我们要对得起老区的群众。”

    19点30分,演出开始。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牧,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协名誉主席夏菊花,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田向利,中国杂协主席、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边发吉,中国杂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邵学敏,中国民协副秘书长吕军,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赵景之等和全体演职人员一道,与老区群众团圆在这冬至之夜的西柏坡。

    李牧在演出前致辞。他说,“送欢乐、下基层”是中国文联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两节”期间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和受灾地区开展的一项惠民文化活动。到革命圣地西柏坡慰问演出是中国文联2011年“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的重要一站。艺术家与西柏坡人民欢聚一堂,共度佳节,既是广大艺术家对革命老区人民群众的一次艺术服务,也是艺术工作者来到革命圣地学习前辈精神、汲取艺术营养的一次实践教育活动。

    来自国内一线杂技院团的演员们为老区人民奉献了一台以在国内外获得过金奖的杂技为主要演出节目的综艺晚会。中国杂技团的《腾·韵——十三人顶碗》、河北省杂技团的《雏凤凌空——集体车技》、济南杂技团的《高椅》、中国杂技团的《俏花旦——空竹》、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的《望星空——单手顶》、大连杂技团的《对手技巧》、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的《耀——高车踢碗》等精彩杂技节目让观众大呼过瘾。小香玉的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刘全和、刘全利的滑稽小品《快乐童年》,李伟建、武宾的相声《彩铃声声》,李军岭的魔术《楼兰花雨》都让观众掌声不断。加上相声演员牛群和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周宇妙语连珠的串场,为演出增添了更多欢快气氛。

    演出中,中国民协和民间艺术家还将年画、剪纸、工艺品赠送给平山县人民,平山县则向中国文联、中国杂协、中国民协回赠了锦旗。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西柏坡精神”的重要内涵。秉承这份信念,也带着老区人民的鼓舞,第二天一早,慰问演出团小分队的艺术家们不顾旅途奔波和演出劳累,又匆匆赶往西柏坡纪念馆广场进行慰问演出。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瑞雪,则为此次“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增添了更多亮色。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众多杂技演员与刘全和、刘全利、李军岭、徐秋等艺术家争相拿出绝活,没有了舞台的拘谨和约束,这边邀请观众同台演绎,那边教授一个小魔术,近距离的交流、情深意切的互动,让大家的心顿时连在了一起。

    演出结束后,慰问演出团全体成员来到西柏坡纪念馆,参观了正在那里举办的“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大型革命历史展览。站在这座始建于1955年的纪念馆前,邵学敏说:“西柏坡是新中国的摇篮,如今又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看到这里人民建设‘大西柏坡’的宏伟蓝图令人十分振奋,英雄的西柏坡人民一定会在‘十二五’时期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迎来更加美好的新生活。”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艺术家们。“这是我们第二次来平山演出了,看到热情的平山群众,就好像回家一样。能为革命圣地的群众带来欢乐我们感到特别高兴,这是作为演员最幸福的时刻,从平山的群众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朴实无华、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要以这种精神追求积极向上的艺术品质。”刘全和、刘全利如此表示。通过这次演出,李伟建和武宾除了充分地感受到了老区人民的质朴热情外,更体会到了老区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们说,作为文艺工作者,不能只待在城市中,更应该深入到西柏坡这样的老区体验群众生活和老区精神,进而反映到我们的作品中。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