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电视台《论道》栏目演播现场
嘉宾资源、编导队伍、经费运作都处于劣势的贵州电视台,3年来,却有150名国际政要、各界精英走进该台的对话栏目《论道》。一个栏目带动全台名动海内外,这是为什么?请与记者一起探究贵州电视台《论道》栏目的创作“秘笈”——
近几年,从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到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全国各大电视媒体纷纷推出娱乐化节目吸引观众眼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贵州电视台却“反其道而行之”,将自身的品牌建设着眼于高端节目的打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他们推出的高端思想对话栏目——《论道》开播3年,不仅栏目的自身影响力和收视率得到了双提升,而且也有力地助推了电视节目的改革。近期,贵州电视台《论道》栏目推出《谁能打开“蜗居”的心结》《民以食为天》《户口是个“冤大头”》等节目,其对民生问题、社会热点的关注与侧重又一次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名家主持:栏目的亮点
“‘道’,就是通往真理的路径。‘论道’,就是聚集来自政界、商界、学界的领军人物,在节目中传递最前端的思想。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美国前总统卡特、美国前财长鲍尔森、美国前总统顾问拉特里奇、世贸总干事拉米、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等,文化名人李连杰、余秋雨、于丹、杨澜、易中天等,经济学家林毅夫、樊纲、张维迎等,商界名家柳传志、马云、魏家福、傅成玉……他们,因为龙永图,因为《论道》,而与贵州电视台、与贵州联系到一起。这些有分量的名字串起了《论道》3年的播出时光。”贵州电视台卫视中心副总监、《论道》总制片人包晓竹如是说。作为一档产生了影响的新栏目,《论道》的出现可以说令电视人眼前一亮,通过“意见领袖”的观点表达引领舆论,也为在泛娱乐化浪潮中的大众带来理性思考。
《论道》坚信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内容的高度决定着电视节目的影响力,该栏目在内容的设计上正是围绕“高度、深度、关注度”展开,关注热点事件、焦点人物和国际风云,邀请政界名流、商界明星、学界精英共同论道,用主流的价值观对公众进行思想启蒙和价值引导。同时,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内容上,作为嘉宾主持,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前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现任二十国集团研究中心秘书长龙永图,无疑是该栏目的核心和亮点。正是龙永图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为《论道》聚集了不少重量级的嘉宾。
《论道》场上,由主持人、嘉宾主持龙永图、嘉宾3个元素构成。包晓竹说,这样的节目形态没有先例。龙永图是每期节目的固定元素,但又不像凤凰卫视的《李敖有话说》《秋雨时分》那样是节目的唯一;龙永图每期将与另一位嘉宾展开对话,但又不是《鲁豫有约》。他的角色是双重的,发表观点的时候他是嘉宾,提出问题的时候他是主持。龙永图希望能将他40余年在国际国内的工作中所经历的一些人和事,特别是对外交方面的一些感受、观点融入《论道》之中。龙永图说:“我的阅历和知识毕竟有限,需要方方面面的专家一起讨论。常常是他们的观点引发了我对过去人生经历的回忆和我对一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在节目的录制中,思想和智慧的碰撞正是由此展开的。
高端与大众的交融
在电视界,提高收视率和抗拒泛娱乐化,对有些主流节目来说,有时是一个悖论。将基点定为高端的《论道》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但是,《论道》所追求的高端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力图把深奥的道理,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说清楚,通过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故事,把其中的规律解读明白。包晓竹说,高端的节目与受众的贴近性并不矛盾。《论道》的话题事实上都是当下最焦点的事件和现象,它注重在这些热点下面揭示其中的规律。比如说,房价、物价、医疗、教育、户口等等。当然,它的经济类话题相对偏多,但是,经济热点恰好是当下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论道》所推出的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货币政策、投资理财、贸易摩擦、产业升级等,与一个地区的经济走势密切相关,也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论道》所做的,是向老百姓把这些看起来宏观的经济趋势,与大家之间有什么关联、该怎样应对说清楚。就像龙永图多次表达的:“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国际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策层出不穷,我希望把自己知道的向老百姓说清楚,让大家能够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让老百姓拥有健康的生活、幸福的人生。”
在节目的播出中,观众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纷纷致电栏目组,表达自己的心情。“《论道》这个节目在当前繁杂的新闻环境中,体现了高尚真实的本质。从中能够得到真才实学,有一种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论道。感谢贵州卫视及全体参与者的努力工作,给了民众宝贵的精神财富。”“于丹教授在与龙永图部长的对话中,阐述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正确、通达的教育观点与方法,给我们很多启示。希望能将他们的对话整理成文字,予以刊发!”为了实现与公众更好的互动和沟通,目前《论道》建立了多条渠道——网络、电视论坛、杂志。对博客、微博、网络论坛等最贴近受众的传播手段,《论道》的综合运用都走在前端。关注《论道》的网民,也有机会来到录制现场。开播3年来,《论道》参与、组织、策划了大量的电视论坛,参加论坛的人员往往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他们不仅可以在现场与高端嘉宾互动,在节目之后往往还能保持良好的交往,甚至达成一些合作。此外,《论道》一直有一本面向嘉宾及观众的杂志,定期寄送给嘉宾、观众,也在现场发放。它是节目组与嘉宾、观众联系的纽带,嘉宾的观点、观众的思想、专家的点评、学者的建议,都能够定期地在杂志当中得到呈现,是一个交流与沟通的有效平台。
不要“话托”,只要真实的生命力
“我在节目中表达的观点不一定是最正确的,但一定是真实的,我希望通过我的思考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这是龙永图接受采访时常说的一句话。本着“说真话”的原则,《论道》从来不有意去设计“话托”,真实的交流是电视谈话节目的第一要素。包晓竹说,所谓“话托”,是国内谈话节目普遍采用的方法,为了节目效果,他们负责根据需要提出不同观点,或引发现场争锋,而这个观点未必是他本人真正的观点。现在有一个词语经常被大家提起——“伪沟通”,现场让谁发言,是编导预先安排好的,真正想发言的,却得不到应有的机会。观众甚至嘉宾,就如同节目的道具,被编导搬来搬去,或者被安排成“正方”、“反方”,或被设计为“啦啦队员”,不时地奉献一阵掌声,表演大于真诚,无法实现真正的沟通。
但这并不是说《论道》不追求多元的声音,而是真实地去寻找那些真正有不同观点的人。现场如果有争锋,那是真实的碰撞,而不是激将。并且,在后期制作上,也不刻意去追求那些耸人听闻的效果,尽量保留嘉宾的原意,避免为了吸引眼球而断章取义。
《论道》的嘉宾不用担心自己的观点会被歪曲,也不必担心到了现场会被愚弄,普遍对这个可以“好好说话”的平台留下良好的印象。因此,当节目组再次发出邀请的时候,他们往往欣然应约,这是一种对真实表达和诚挚交流的期待。当跨越了温饱的中国人面对电视屏幕上众多的谈话类节目时,却发现真正能够让他们畅所欲言的节目并不多,甚至对媒体的公信力产生怀疑。他们中有一些就是因为希望与龙永图在某些问题上进行沟通与探讨,才走进演播厅成为《论道》的嘉宾。有时候,他们会忽略掉这是一个节目录制现场,而把它当做了一个说话的空间。
包晓竹认为,谈话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它表现为一种生活发现的敏锐和探寻真相、真理的执著。在谈话类节目依然红火的今天,他们希望节目能多一些真诚,少一些虚假;多一些纯朴,少一些圆滑;多一些真正的“实话实说”,少一些“话托”的“挥斥方遒”。本着这样的诚意,《论道》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到今天,已走过3年,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认为,《论道》强调了主流价值观的坚守和高扬主流价值思想的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丁亚平认为,真实性的思想表达,多元文化构建以及平等性的交流方式赋予节目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厚重感,使其散发着具有时代理念和现代性思考的清新气质,这对中国电视高端谈话节目创新性的思想维度和形态有重要启示,有力地挖掘了潜在的电视资源,并实现了资源整合和公共平台影响力的增大。
谈及将来的发展,包晓竹信心十足,开播3年以来,收视率是逐年递增的,并且从2010年以来,《论道》在话题设计、节目形式上不断突破,整体收视再创新高,栏目生命力依然饱满。另一方面,龙永图通过与栏目组3年的合作,对《论道》团队的信任和认可日渐增强,他对这个平台充满了感情,《论道》下一步延续、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在嘉宾资源、编导队伍、经费运作都不具优势的贵州电视台,如今,已有150多位嘉宾走进贵州电视台《论道》的演播厅,可以期待,这个栏目会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同行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