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都江堰、绵竹、什邡、北川……这些因5·12特大地震而为人所知的地名,已成为永难抹去的记忆。在距离地震700多个日夜之后,再次走进这些地方,眼前会是怎样的情景?10月26日,为了解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的重大进展,在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廖奔的率领下,中国文联组织部分局级单位领导干部和文联机关专职党务干部以及文联群团组织负责人前往四川地震灾区,开展了一次为期5天的学习考察活动,也正如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文联主席郭永祥所说,这同时也是一次终身难忘的“心灵之旅”。
10月27日上午,考察团一行来到汶川映秀震中遗址。中国文联网 张志勇 摄
“束水归槽保卫映秀!”“四川水利决战决胜保卫映秀!”27日上午,考察团抵达此行第一站:汶川县映秀镇。车辆刚一驶出隧道,迎面就出现了这些令人感奋的标语,施工队正在岸边紧张有序地进行道路作业。汶川县文联的同志介绍,今年8月,汶川等地又遭遇新一轮暴雨袭击,导致严重的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
映秀镇是5·12特大地震的震中,6000多人不幸遇难,到处山体滑坡,房屋倒塌,造成停水、停电,通讯、交通中断。地震发生后,中央迅速决定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机制,由广东13个市对口援建汶川13个乡镇。
“经过两年多艰苦奋战,居民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援建项目全面竣工。‘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已经实现,汶川实现了‘百年跨越’!”汶川县文联主席杨新松激动地说。
在地震中坍塌的映秀小学,如今已变成美丽的映秀湾公园,随处可见碧绿的草坪和潺潺的水池。公园的一侧,一排排具有藏羌风格和东莞元素的安居房已然拔地而起。
在都江堰,受地震严重影响的二王庙经过修缮将于近期对外开放,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道解都江堰”也已成功上演。“游客来到都江堰,总是站在宝瓶口或二王庙俯视它,直到离开,才意识到它是值得我们去仰视的。”都江堰市文联主席张武萌这样评价经受汶川特大地震考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没有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没有全国各地的无私援助,没有灾区人民的自强不息,出现这样的奇迹是不可能的。”德阳市文联主席范小平在中国文联赴地震灾区考察团德阳座谈会上这样说。
绵竹市汉旺镇的废墟让人悲痛,那倒塌的建筑夺去了多少宝贵的生命!而在绵竹市孝德镇射箭台村,但见粉墙黛瓦,竹影婆娑,墙面上的年画格外醒目,谁能想到这座“年画村”几乎在两年前的地震中被夷为平地?
绵竹市文联主席钟声谈起绵竹年画如数家珍:“经过苏州的对口援建,如今的绵竹年画村已建成包括年画广场、年画湖、民间年画艺术馆等自然和谐的乡村景观。”
这个以“年画上墙”为主要特色的乡村旅游村落充满了灾后重建的勃勃生机。
什邡市师古镇红豆村,因村里一棵1200余年的红豆树而得名,这个在5·12特大地震中95%以上农房被严重毁损的村庄,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农房布局错落有致,保留了白墙、灰瓦、穿斗、吊檐的川西民居风格。
今年9月,有99对参与过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新人在这棵千年红豆树下互许终身、共庆婚礼,成为一段佳话。师古镇党委书记赵科介绍说:“红豆村的建设理念就是要以千年红豆树为依托,打造川西婚庆第一村,同时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农家乐、乡村酒吧、茶园等经营项目也在逐步推进。”
10月29日,考察团在北川地震遗址悼念5·12特大地震遇难同胞。中国文联网 张志勇 摄
考察团四川之行的最后一站是北川。“只有走进北川,你才会深刻感受到什么是毁灭,什么是再生。”说起北川,绵阳市文联党组书记马培松感慨万千。这是5·12特大地震中受损最为惨重的地方,大地震导致北川20个乡镇、270多个村、16万多人受灾,近2万人因灾遇难、失踪,整个县城被夷为平地。
站在山坡上向下望,视野所及,位于峡谷中间的北川老县城到处都是废墟,废墟上已经开满了野花。在北川5·12纪念碑前,大家默默肃立,向遇难同胞献上金黄的菊花,刹那间,泪湿衣襟。
“一定要把北川建设好!”“再造一个新北川!”党中央、国务院向灾区人民做出了庄严的承诺,同时这也是对山东援建者们的重托。
提起对口援建北川的山东省,北川的同志竖起大拇指:“仁义!”2万余名山东援建者义无反顾,奔赴灾区,与北川人民共同建设新家园,短短两年时间,一座现代又具有羌族特色的“新北川”已在安昌河畔拔地而起。
距离北川老县城不远的擂鼓镇也是一派生机。在八一中学,教学楼前的橱窗里贴满了孩子们的创作,有书法,也有绘画。几个家长一边观看一边交流,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8年级12班的覃川正在为下午的家长会做准备,说起这座去年投入使用的新校园,小覃川充满自信:“这是济南军区的解放军叔叔援建的,能抵抗9级地震!”
擂鼓镇猫儿石羌寨是北川县最早建成的灾后新居,绵阳市文联主席左代富看到农民脸上渐次恢复的快乐与豁达,欣然写下这样一首《昼夜乐·重欢》:
寨中曲径重相遇,再裁成、花草绿。亲朋月下重欢,掌灯更爱夜幕。长笛石上留人聚,听羌曲、满腹情趣。还有好风光,渐聚篝火处。
大灾过后解愁绪,化伤悲、重建去。把心紧系将来,建有新房安住。今夜无忧悲灾外,都高兴、又获生路。故地这般情,让人心花怒。
挥别四川,山河依旧壮丽。历尽沧桑的川中小巷里不时有“豆花、凉粉”叫卖声传来。
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启国说:“我已经多次到过地震灾区,相信每个到过那里的人,都会像我一样,因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而震撼,为恢复重建的巨大成就所鼓舞。希望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多来看一看,写一写,因为只有有了精神上的重建,这里的家园才会更加美丽。”
“坚强的震区人民逐渐走出了阴影,投入到重整河山、重建家园的伟大工程中来,他们诠释了什么是民族精神,这些正是我们四川之行所要学习的。”中国文联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徐宝玉的一席话,表达了夏朝华、刘漪滟、董耀鹏、马杰、王守明、范斌、林缦、王郑生、吕军等学习考察的同志的心声。徐宝玉表示,“中国文联及各文艺家协会将陆续组织广大艺术家深入灾区一线,体察百姓冷暖,感受重建生活,创作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为灾区群众送上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