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传递徽风皖韵——安徽省第17届摄影艺术展侧记
http://www.cflac.org.cn    2010-09-21    作者:施晓静 江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安徽省文联、安徽省摄协主办的安徽省第17届摄影艺术展,9月10日至14日在合肥久留米友好美术馆展出。本次摄影展分记录、艺术和商业三大类,展出的297幅(组)作品是从1171位作者的8100余幅(组)作品中评选出来的,其中有39幅作品分获金、银、铜奖,浓缩了近年来安徽省摄影艺术的最新成就。参展作品涉及领域广泛,内容风格多样,摄影技巧成熟,创意手法新颖,展现时代发展的风貌,充盈人文精神的浸润,呈现自然生态的多姿,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出安徽摄影人对文化多样与艺术创新的渴求。

    安徽省摄影艺术展是全省最高规格的摄影艺术展,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已成功举办过16届,共展出2000多名作者的近3000幅(组)摄影佳作。历届影展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并进同行,生动记录了新时期经济腾飞的建设奇迹、社会形态的快速变革、思想理念的开放多元,在讴歌时代发展、体现精神风貌、赞美大好河山、品味徽风皖韵的同时,也催生了优秀摄影作品破茧而出,见证了安徽摄影的发展繁荣,促进了安徽摄影队伍的成熟壮大。

    本届摄影展更加凸显时代特色和创新意识。在内容上,关注社会、关注环境、关注人文、表现和谐社会的作品很多。获得记录类金奖的《电力动脉跨大江》(组照),是一组记录安徽电力大发展,颂扬电力工人的好作品,视角独特,构图新颖。据介绍,为了完成这幅作品,作者曾艰难地攀登到空中第一线进行拍摄。同样获得记录类金奖的《大阅兵序曲》(组照)则注重在宏大与细微的对比间,显现出中国当代军人的气质神韵。获得艺术类金奖的《人生之路》,是一幅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感人作品,画面透射出人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对未来的信心。立足本土、注重创意是本届摄影展的另一看点。获得艺术类金奖的组照《徽·印》凭借数码技法,将巧妙的艺术构思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成功地创作了一组表现古徽州的新影像,赢得好评。获得商业类银奖的作品《红与蓝》立意新颖,制作精良。作者根据自己丰富的艺术想象,利用高超的电脑技巧和输出技术,极大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摄影展产生了良好而又热烈的社会反响。在4天展出期间,参观展览的各界群众络绎不绝。不少观众还用手中的照相机、摄像机、手机将心仪的摄影作品拍摄下来。在记录类作品展区,观众们在反映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沈浩先进事迹的系列作品前停留,一幅幅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作品,凸显了沈浩的感人事迹。

    摄影展期间,主办方还举办了获奖作品研讨会。会上,著名摄影家徐殿奎、摄影理论家赵昊等表示,本次摄影展不仅创下全省各类摄影展参与人数和来稿数量之最,作品整体质量也有大幅提升,同时还对展览评审机制进行改革,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产生评委,并邀请国家级摄影专业媒体和相关艺术门类的专家担任评委,力求在多重艺术视野下审视参赛作品,做到科学、严谨、公平、公正,打造全省摄影最具专业性、权威性、多元性的艺术交流平台。

    近年来,安徽省摄协紧扣现实主题,扩大社会影响,先后推出“放歌60年‘锦绣安徽’摄影艺术展”、“‘走进松潘’纪实摄影展”等大型主题影展,每次影展都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一次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好机会,通过摄影展,越来越多的摄影新人和佳作从中涌现出来,大大提升了安徽省摄影的整体水平。安徽省文联党组书记庄保斌表示,组织艺术创作活动,为全省工作大局服务,是文联工作的根本职责。作为安徽省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摄影艺术展览,本届摄影艺术展倡导“三贴近”的创作原则,鼓励摄影艺术创新和探索,展出的摄影艺术作品给广大观众带来了美的感受和精神享受,期待今后还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摄影队伍中来,用相机讴歌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