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寻梦”:选角不选秀
http://www.cflac.org.cn    2010-07-06    作者:张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日,随着大观园中的管弦乐声频频奏响,由北方昆曲剧院与怀柔区文委主办、央视《青春戏苑》栏目协办的“红楼寻梦”选拔活动正式在京拉开序幕。北方昆曲剧院为排演新编昆曲《红楼梦》,吸引全国昆曲新秀整齐亮相京城为选角展开激烈竞争。

    在现存的昆曲舞台演出剧目中,《红楼梦》一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和缺口。此次北昆与怀柔区联手投资500万元,要将这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搬上昆曲舞台,整部戏分为上、下本,全本演出需要两天时间,剧本由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执笔,著名导演曹其敬担纲总导演。对于当今昆曲界来说,这无疑是个引人瞩目的大事件。“《红楼梦》是世界文学名著,昆曲是世界文化遗产,两个‘世界级’碰撞在一起,无论对我们北昆,还是对昆曲本身,都是一次大挑战。”北昆党总支书记凌金玉如是说。而对于这样的定位,昆曲《红楼梦》的文学顾问、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梁解读得则更为深入:“昆曲与《红楼梦》的碰撞可以延伸到几个层面:第一碰撞,曹雪芹的家族嗜好昆曲,曹寅曾将全本《长生殿》在南京排演,《红楼梦》中的戏班子基本都是演昆曲;第二碰撞,《红楼梦》问世以来,至少出过30到50个昆曲剧本,也进行过演出,但只有文字剧本留下来,舞台演出并没能存留;第三次碰撞,梅兰芳先生曾经排演《黛玉葬花》,正是吸收了昆曲表演化成京剧演出剧目;第四次碰撞,就是这一次,最大规模也最自觉地集中全国昆曲界力量,将昆曲与小说融汇。昆曲本身最适合演《红楼梦》,可演《红楼梦》演得最好的剧种却一直是越剧,所以说这次碰撞在一定意义上是给昆曲打翻身仗。”

    为昆曲打翻身仗,这样的气魄本身就已经说明,北昆排演《红楼梦》的立足点从伊始就不仅止于一团一戏。“怎样能把角色选得越准越好,我们就怎么做。”北昆院长杨凤一说,“经过跟央视《青春戏苑》的协商,我们决定共同进行‘红楼寻梦’的选拔,面向全国公开招募演员,公平竞争。不论大家把这次选拔看作选秀也好,展示也好,我们希望让更多观众能通过关注选拔角色的过程,加强对昆曲新生代的关注。这些年轻演员平时待遇并不好,但他们却一直苦苦守着昆曲这个舞台,所以无论最终是否参演《红楼梦》,我们作为院团领导都希望尽可能为他们创造和提供更多展示机会。”

    “红楼寻梦”活动自今年4月29日启动,不仅南北7个昆曲院团积极选送了自己的选手,就连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也有在校生选送,这些选手基本都是“80后”,平均年龄25岁,最小的只有21岁。主办方根据选送材料在近百位报名演员中进行了审慎的初选,最终产生了40名唱、念、做、表等综合素质上佳的演员,齐聚北京大观园,参加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4个主要角色的分组竞逐。“选手们的精神状态都非常好,虽然很紧张,但她们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却是怎么都掩盖不了的。”本次比赛评委、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柯军说,“总的来说基本功都不错,一些演员已经表现出相当成熟的台风,但也有一些选手原先学习京剧,后来改昆曲,所以稍显硬,唱腔也不够纯粹。毕竟很多选手都不是南方人,韵味就差一点。但这些都可以通过磨合与学习而改变。”

    将整个昆曲界的青年新秀召集北京,除唱段展示外还加入才艺比拼,难免会令人将“红楼寻梦”与时下颇受诟病的“选秀”活动联系在一起,对此,总导演曹其敬认为:“这种方式是集中展示,如果分散开,每个剧团就两三个,但凑在一起,一群青春靓丽的孩子,更容易让人加深对昆曲现状和未来的认识,同时也能积极促进南北昆曲院团的交流。”而谈及这些平常在团里大多只担任过龙套类角色的青年演员能否胜任《红楼梦》这样重量级的剧目时,曹其敬则表示:“这些孩子们首先要接受培训,一下上这么大的戏,对于作品思想内涵和人物的理解都需要有个过程。他们都是好苗子,但真正要在《红楼梦》里塑造出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还得下很大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