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真心·真情
——2008年抗灾救灾优秀电视专题报道综述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到了,经过365个日日夜夜,一年前那些夺人心魄的画面越加清晰。5·12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日期,汶川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地名,它们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坐标,同时也是中国电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电视人无私奉献的赤诚和不惧生死的勇气,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都将为21世纪传媒范式的创新提供有力的支点。
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组织的2008年抗灾救灾优秀电视作品评选活动具有特别的意义:这不但为中国电视人总结抗灾救灾报道经验提供了良机,也可以借此机会对那些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再次献上一份特别的缅怀和祭奠。活动共收到各省区市电视艺术家协会推荐选送的电视专题报道108个,这些作品主题突出,真实生动,迅速及时地报道了在2008年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及其它自然灾害发生时,广大军民在党和各级政府的有力指挥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赴国难,抗灾救灾的英雄壮举。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大灾之中有大爱,大灾之中有大勇,为了拯救生命,减少人民群众的损失,无数普通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特殊的时期,造就特殊的作品,评委会经过认真审看,好中评好,优中选优,最终从这些作品中评选出了一等奖11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31个。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评委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震撼与感动,这些报道中所蕴涵的牺牲精神和职业操守将成为中国电视事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而代代相传。
一
现在很多电视节目在制作过程中都使用塑料小巴掌,观众只要轻轻一摇,就能产生非常热烈的现场气氛和互动效果。但我想说的是,从这个塑料小巴掌上,可以看到在“娱乐至死”的旋风中,人们的激情在降温,人们的美感在稀释,愈来愈快的生活节奏、愈来愈大的竞争压力让现代人对很多美好的东西都丧失了向往,甚至连真诚的掌声都成为了一种稀缺品,塑料小巴掌发出的声音听起来好像很热闹,但这只是一种没有体温、激奋和热情的啪啪声。
联想到在专题节目制作中,也有这种“小巴掌现象”,没有内在真诚的情感,只注重华丽的包装、前卫的技巧和精美的制作,为了追求高收视率,忽略甚至背叛了真实性原则,虚构事实、现场摆拍仍然屡禁不绝,也有些作品过多过滥使用情景再现和搬演,在真实与虚构之间徘徊游走。这样的电视作品和喧闹的塑料小巴掌有什么区别呢?这样的节目不要说感动观众,就是连我们自己都感动不了。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这次参评的作品中,没有塑料小巴掌式的喧闹,饱含真情的记者深入灾区一线,以命相搏,记录下真实的生活画面,他们用双手,用行动为英雄鼓掌、喝彩。观众体验到了一种久违的感动。
例如,中央电视台选送的《杨柳坪七日》选取了北川县擂鼓镇的杨柳坪村:80多岁的老汉,固守着家园;30几岁的妇女,盘算着生计;10几岁的少年,寻找着课本和丢失的足球。虽然墙倒屋塌,亲人离散,但抖落泥土后的村委会站出来了,村民们收拾房屋,寻找水源,孩子们打听学校,清理书包,杨柳坪又有了炊烟。人们从杨柳坪的七日中,看到了灾难过后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该片通过杨柳坪村民的生活告诉观众,灾区的人们正在从地震的悲痛中苏醒过来,鼓起生活的勇气,挺起不屈的脊梁,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中央电视台选送的《救助点一夜——我们共同面对》以纪实的手法、感人的形象,独家呈现了羌族女民警蒋敏瘦弱外表下的坚强毅力,在抗震救灾的最初阶段起到了稳定民心的独特作用。节目播出次日,在大型募捐晚会《爱的奉献》上,被请到现场的蒋敏再次感动亿万观众。评委们认为这是一期巧蕴匠心的作品。节目播出的时期,是受灾群众安置问题最为突出的时期,地方政府尽最大努力把受灾群众的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让全国人民看了放心、安心。
云南电视台选送的《等待》的拍摄地点是大光山,这是一个临时安置点,300多名流离失所的受灾群众聚集在这里,等待救援。一次严重的泥石流灾害之后,通往大光山的道路全部中断,救援物资无法运进受灾地点。将要到来的直升机成为安置点的人们唯一的希望。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了在等待的过程中,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在记者的镜头中,无论是受灾的村民,还是参与救援的人员,都表现出一种乐观,而这样的乐观在如此巨大的灾难面前显得弥足珍贵。整个片子没有一句画外音,全部由同期采访、现场报道和字幕组成,平白如话,质朴感人。我们最无法忘记的,是那些舍生忘死参与救援的解放军、武警官兵;是尽忠职守不怕艰辛的医务工作者;是指挥救援战斗在第一线的有关领导。记者在进入重灾区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尽自己的义务,把这些感动表达出来。在评选中,我们看到许多不仅能让逝者安息,更重要的是让生者鼓起勇气的优秀作品。逝者已去,逝者仍有尊严;生者犹荣,生者更要坚强。真实与真诚就是我们的双手,我们向尊严致敬,我们为坚强喝彩。在电视荧屏上,这些优秀的作品就是观众自发的掌声,向在废墟中重新站立起来的人表达我们发自心灵深处的钦佩与崇敬。
二
现在的一些电视节目里,一些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需要流泪,但又没有眼泪的时候,就只好滴上两滴甘油来蒙骗镜头。但我们知道,这只是一种冰冷的液体,并不是发乎真情的热泪。真正的好演员是不会用甘油来充当眼泪的,因为它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假,假的东西是很难打动人的。
在电视专题节目创作中,也曾经有人热衷于打情感牌:滥用悬念,故作玄虚,揭开心灵创伤,寻求感官刺激。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次选送的专题节目中,没有温度,没有真情,以甘油充当眼泪式的电视作品已一扫而光。无论是在地震报道中,还是在特大冰雪灾害的报道中,记者没有置身事外冷眼旁观,而是冲到抢险第一线,用声画同步的方式向我们传递了灾难现场的悲痛与壮烈。这些报道有时让人掩面而泣,有时使人感到心在流血。首先是记者自己的心灵受到了震撼,然后通过镜头把激动和感伤传递给了我们,让我们真切地感到心是热的,血是热的,眼泪也是热的。这些报道空前地激发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勇敢面对自然灾害的坚强决心。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四川电视台选送的《真情相守》,用镜头记录下了消防战士对被困者的生死大营救,报道真实感人,现场感强,扣人心弦。而四川电视台选送的《生死之交》则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什邡女工卞刚芬被深埋在废墟下122小时,她的生命里出现了两个让她终生难忘的人:武警军官李隆和乐观小伙李清松。这两个人,一个陪她走出了黑暗,一个带给她光明。灾难过后,卞刚芬和李清松结成了一对异姓姐弟,相约生死与共。他们也许下心愿,要找到救命恩人李隆。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观众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四川地震报道播出之日,是观众在屏幕前抛洒泪水最多之时。电视人不会再做以甘油充当眼泪式的煽情,我们要用饱满的真情,打动观众的心,让他们痛痛快快地流下热泪,更重要的,我们要用饱满的真情,去鼓舞和激励观众,让他们化悲痛为力量,去勇敢地面对明天。中央电视台选送的《震撼——汶川大地震纪实》是一部对汶川地震进行全景式扫描的电视专题节目。作品忠实记录了惊心动魄的难忘瞬间,深情讲述了催人泪下的生命传奇,全景展示了抗震救灾的历史画面,深刻揭示了震撼天地的民族精神。节目从不同的角度,以全景式扫描为经线,以感人故事为纬线,全方位勾勒抗震救灾图景。节目着力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全国人民应对灾难创造的“中国奇迹”;突出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在抗震救灾中的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重点展示了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热情颂扬了“80后”、“90后”青少年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的精神;理性分析了志愿者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评委们认为,中央电视台在大地震发生十几天之后,就迅速播出了这样一部主题鲜明、条理清晰、内容感人、制作精良的全景式系列大片,充分体现了国家电视台的报道水准,体现了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了全国军民一心、战胜灾害的决心,发挥了其它媒体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三
我的笔记本里夹着一片树叶,这是我去年震后在都江堰的二王庙前捡回来的。2006年,我曾经在几位朋友的陪同下到都江堰参观,依山而筑的二王庙当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地震发生后,我就想一定要去二王庙看一看,到了现场,发现昔日香火旺盛的二王庙已化为一片废墟。山崩地裂,宏伟的建筑被毁于一旦,但就在二王庙的旁边,一株高大挺拔的千年古银杏在晨雾中静静挺立,它深深扎根于大地深处,惨烈的地震没能击垮它,遒劲挺拔枝繁叶茂,在废墟中顽强地传递着生命和希望的信息。
我想,我们的电视新闻报道也应该像那棵遒劲挺拔的银杏树那样,向人们传递一种生的希望和超越困境的力量。自然界的规律是可以不断认识和掌握的,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巨大的自然灾难,重建家园。
北京科影厂选送的《挺进震中》对灾区重建家园的情况进行了及时的报道。地震发生后,一批地质专家深入重灾区北川、映秀,排查震后地质灾害状况,并为临时安置点和受灾地区重建进行科学选址,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记者跟随地质专家,运用生动的手法进行了报道。地震发生后,无论是被从废墟中救出的幸存者,还是参加抗灾抢险的一线人员,都可能有着巨大的心理阴影。在灾难发生后,如能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就能大大减轻受灾者的心理压力,避免或降低出现心理危机的风险。《点燃生命的烛光》记录了从震后第四天起,来自各方面的心理专家和志愿者奔赴灾区,对受灾群众展开心理干预,记者跟随他们的脚步,记录了这一精神家园重建的重要过程。
广东南方电视台选送的《非常春运——广东没有异乡人》着力挖掘细节和故事,通过真实的情节去感染观众。在节目中,我们看到雪灾的无情,但是更感受到人间真爱。2008年的春运遇上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国最拥挤的一幕在广州上演——数以十万计的人在广州火车站滞留!拥挤、饥饿、寒冷,甚至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南方卫视及时推出了“非常春运”特别报道,打通播出时段,全方位报道春运以及雪灾情况,及时为急于回家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在非常情况下,正确引导了群众,疏导了春运压力。无论是地动山摇,烟尘蔽目,还是风雨袭来,冰天雪地,在各种灾害发生的时候,电视屏幕就是一片片小小的树叶,为身处绝境的人们带来生命的绿色。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人永远都应该是播撒希望,唤醒未来的绿色使者。
四
评选中,我们还欣喜地看到,这些抗灾救灾报道引入了一些新的传播理念和技术手段,有力地提高了节目的时效性和参与性,这也是值得肯定的。黑龙江电视台选送的《抢险雄鹰》使用了从大型吊装直升机上拍摄的航拍镜头,视觉冲击力强,给人印象深刻。吉林电视台选送的《亲历大地震》一片中,长春游客老张从四川茂县归来,他在灾区滞留5天,用DV记录了灾区的真实情况。栏目组根据老张的讲述和其拍摄的素材制作了7期连续报道,分别从生命的意义、灾区群众共患难,以及政府救助3个方面,非常及时、准确、详细地反映了灾情和受灾群众的心理。陕西电视台的《抗震救灾万人募捐》现场直播使用了SNG,通过卫星地面直播车,在第一时间原生态地报道募捐现场的感人场面,让观众如临其境,参与感、现场感极强,堪称佳作。
当然,这些抗灾救灾报道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有的报道将受灾地区群众称为灾民,有的主持人在演播室中穿着红色的上衣,显得与抗灾气氛不够协调。
由于篇幅有限,我们无法把那些优秀作品一一介绍给大家。一年来,我们不断地在反思,大地震带给了我们什么?汶川大地震是对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的一次大考验,这场惨烈的天灾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那种百折不挠、愈挫愈坚的民族精神,在这场灾难中表现出的休戚与共、互帮互助、众志成城、共赴国难注定将凝铸成我们民族永久的记忆;另一方面,汶川大地震也是对中国电视媒体的一次大考验,作为这些重大事件的见证者、记录者、传播者,中国电视人的勇于抛洒热血,抛洒热汗,抛洒热泪,永远忠于事实,忠于真理,忠于人民的世纪新姿态,也注定将被历史铭记。
(作者系中国广播电视音像资料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