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积安:演绎抗冰英雄 情系电网工人
http://www.cflac.org.cn     2008-04-08     作者:王敏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是在排戏的过程中逐渐走进电网工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他们的工作的确不容易,我们能够战胜这样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他们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电网工人面对灾害表现出的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感动了我,他们的英雄气概使我感到震撼,相信看过这部戏的观众也会有这样的感觉。”谈及参演由国家电网公司出品、总政话剧团排演的大型话剧《冰雪丹心》的感受,该剧主演、总政话剧团艺术指导魏积安如是说。

    3月28日、29日,《冰雪丹心》在北京八一剧场成功演出两场,这部以国家电网员工在南方遭受冰雪之灾时齐心协力抗冰灾保供电的真人真事为原型的话剧作品引发了观众强烈的反响。魏积安饰演的卫国是国家电网公司的一位领导,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带领员工抢险救灾,为保障供电作出了贡献。虽然远在北方的观众没有亲历这场灾难,但舞台上不畏风雪严寒、翻山越岭竖铁塔架银线的电网工人,跋山涉水、肩扛背驮钢塔建材的解放军官兵,以及为工人们送姜汤、盼光明的当地群众等众多艺术形象,无不让人感动,逼真的舞台效果和演员们真挚的表演似乎把观众带回到了抗冰抢险救灾的第一线。北京的演出结束后,总政话剧团一行人又奔赴湖南、江西、浙江等受灾严重的地区进行巡回演出,为灾区群众送去艺术的慰问。

    当3月31日记者接通魏积安的电话时,总政话剧团演出队已抵达湖南,紧张地筹备在长沙的演出。当地电网工作者见到他们,都急切地询问演出的相关细节,希望能看到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情形。回想《冰雪丹心》的排演过程,魏积安脑海里呈现的只有几个词:角色、台词、别出错……而对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却几乎不记得,对背台词的辛苦、排练的劳累也似乎没什么感知。对于这样的“健忘”,魏积安笑着说:“真是来不及回味、来不及感受,一门心思全在戏里。”缓过劲儿来的魏积安,总结演出成功的经验时不由感叹,英雄对人的精神感召力太大了,这种力量促使着自己不由自主地全情投入进去,演出真情实感。

    3月中旬,刚刚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魏积安正忙于在“两会”上建言献策,突然接到了团里一个重要的演出任务——饰演话剧《冰雪丹心》的男主角卫国。这部作品时间紧迫,从排练到正式演出只有13天时间,而正常情况下的排练至少要一个半月。南方地区初现灾情的时候,魏积安和大家一样,一直通过媒体报道关注受灾地区的情况,在担心灾区人民的同时,也被受灾地区传来的一个个英雄故事感动着。魏积安说,能够成功地饰演卫国这个角色,真应该感谢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大量及时的报道,通过关注这些报道,自己对灾情、对灾区人民的生活、对电网工人的抗灾工作有了更多的认识,这对自己塑造抗冰救灾的电网工作者有极大的帮助。

    接到《冰雪丹心》的演出任务,看过几位作家联合赶出来的剧本,魏积安深深地被电网工作者的英雄事迹所震撼。从看完剧本到正式演出,这种震撼的感觉始终在他的内心回荡、碰撞,激励着他背诵大量台词,鞭策着他努力靠近人物。这段日子里,魏积安白天紧锣密鼓地排练,晚上睡觉前还要把台词流利地背诵至少10遍才能安心入睡。他的台词不仅量大,其中还有很多电力方面的专业术语,一个字都不能错。他觉得,不管排练时间有多紧张,上台就要给观众献上完整的艺术作品,只有首先把好台词关才能保证演出的艺术水准,才能更好地表现英雄的事迹和精神。

    排练时间有限,哪场戏该穿什么服装、拿什么道具等细节之处无法一一详记。为避免演出当中出差错,魏积安想出一招,在后台贴了个“时间表”,什么时候该穿雨鞋、哪场戏要带安全帽……都写得一清二楚。每次上台之前,他都要瞄一眼,生怕不停回想台词的脑瓜忘记什么。这种神经绷得过紧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

    尽管来回奔波演出很辛苦,魏积安依旧十分认真地对待每一句台词、每一场戏。这种认真不仅源于魏积安对受灾地区的关注,也源于他对基层观众的深厚感情。这些年来,魏积安并没有把自己固定在大剧场和专业舞台之上,他还迈开脚步和众多艺术家一起,走向广大的农村基层,光是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的“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他就参加了好几回。对这种把戏剧送到百姓家门口的活动,魏积安深表赞成,他说,尽管这些活动是免费演出,舞台也很简易实用,但下到基层的都是名家、名角,让大家听好戏、看好节目,实实在在为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作了贡献。艺术家应该多参加这样的活动,为基层文艺事业的发展尽一份责、献一份力。

    在各方努力下,话剧《冰雪丹心》已顺利演出并赢得好评,但作为一位对自己要求严格、对艺术认真负责的艺术家,魏积安总觉得有点遗憾,“时间太仓促,条件也不允许,没能深入当地真正体验电网工人的工作,学习他们的行、走、坐、卧,观察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状态,这些对塑造人物来说很重要。另外,一出戏的容量有限,无法把救灾抢险的全部过程融入进去,事实上,在这部戏之外,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遗憾源于对艺术无止境的追求,执著源于对话剧艺术的热爱。无论时间充裕还是紧促,魏积安对待艺术的态度总是一样“较真”。在他心中,话剧这种实实在在表现生活的艺术形式是神圣的。多年来,魏积安不仅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作为话剧人,他还时时关心着话剧艺术的发展。近些年,话剧市场一直较为惨淡,魏积安认为,话剧要求人们走进剧场,并且对观众的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这种艺术欣赏的特殊性使其受众面有了一定的局限性,而当下观众比较浮躁的心态使其较难静下心来亲近话剧,也是造成话剧市场困境的原因。另外,创作方面,一些人为了追求商业利益,一味追逐时尚,给话剧添加了过多佐料,影响了话剧纯粹的味道。“随着科技的发展,用一些技术手段丰富舞台表现力是可取的,比如用造雪机为舞台制造雪花。但一定要做到的是,即使没有这些手段依旧能给观众传递足够的信息、依旧能传达作品的精神。无论用什么手段,最终还是要体现戏剧本体。戏剧有它恪守的基本规律,突破它或是完全忽视它,那就不是戏剧了。具体而言,形式可以多样,但一定要反映生活,充满现代手段但无生活内核的剧目只能是昙花一现。”

    现在,话剧演员出演影视剧、影视明星登上话剧舞台是常见之事,魏积安本人也在《重返死亡线》、《陈少敏》、《战火在云城熄灭》等多部影视剧中扮演角色。在魏积安看来,这种“互串”对话剧的发展有好处,因为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话剧、带动更多人走进剧场,对话剧市场的繁荣将会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但魏积安认为,一些明星演话剧只是闲暇之余“过把瘾”,并不能成为话剧舞台的支撑。

    对于话剧的未来,魏积安充满信心。他常和搭档们走进大学校园为青年学子们演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开始魏积安担心,一些话剧作品中表现的农村生活、部队生活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是有距离的,这样的剧目能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呢?很快他就发现,这些题材的剧目也可以拉近学子们和话剧艺术的距离。前段时间,由魏积安担任主演之一的《黄土谣》在中国人民大学演出,这部没什么时尚元素的话剧引发了青年学子的极大关注和喜爱。演出结束后,大家还和演员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学生们提出了很多问题,虽然有些问题还很幼稚,但表现出对话剧的强烈兴趣,这是非常可喜的。同学们对话剧的热情令人感动。”感动的同时魏积安也深深认识到,很多时候,不是观众不愿走进剧场,而是创作者没有拿出足够吸引人的剧目、没有起到引领的作用。只要多出精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话剧会慢慢火起来的。魏积安的语调中透着幸福,他说:“就像人们会被《冰雪丹心》中的英雄感动一样,话剧同样能够给人很多感动,真正对生活有所感悟的人,一定会被话剧的魅力打动。静下心来走进剧场看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话剧,会让人收获很多。”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