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好莱坞类型化并非神药

时间:2013年12月13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孙承健

  近日正在影院热映的电影《无人区》成功使用国内过去并不常见公路片+西部片的类型,票房轻松过亿再次引发了许多电影人对电影类型化的热议。在诸多议论中,有一种声音盲目地把类型化奉为神话,这引起了笔者的深思。美国著名制片人迈克·麦德沃曾说:“中国电影走不出去的最大原因是方法不对:应该进入电影这个领域,拍有趣的电影,而不仅仅是借用电影,去讲述中国人的故事。”虽然迈克·麦德沃的话明显隐含着西方中心主义的视点,但其所强调的“人之为人最基本、最本能的东西”,却不能不引发我们对当代中国电影本身,以及其类型化发展的深入思索。

  众所周知,中国电影在经历了十年的产业化改革之后,已然呈现出其积极的商业化机制。而在此期间,好莱坞的成功经验及其类型化,作为在全球市场中的成功范式,自然而然地成为被许多电影人所争相追逐与不断复制模仿的经典。尤其是近两年来,伴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火爆场面,更是引发了类型化的日趋狂热。并且,在利益的驱使下,类型化已然被推崇为不可逾越和不容置疑的典范。甚至,这种观念已潜移默化地植入到许多电影人的创作思维以及认知表达的无意识之中,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当代电影的话语主导。

  诚然,好莱坞类型范式的成功早已毋庸置疑,众多电影人趋之若鹜地极力推崇也无可厚非。并且,对于当下尚未成熟的中国电影而言,好莱坞的类型范式,某种意义而言,或许是一剂良药,一条捷径,甚至,也可以说是一种能够获得国内票房暂时抚慰性作用的当下性策略,但需要指出的是,良药却并非神药,策略也非战略。好莱坞之类型范式也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神话。对于中国电影的整体发展而言,所需要的不只是一种暂时性的票房抚慰,而是一种整体机制的转变,一种基于价值预设本身的,在观念层面的认知更新。类型化作为一种已然成功的范式,并不能从根本上给中国电影带来一种质的转变,一种根本性的超越。从去年引发高票房现象的《泰囧》,直至当下正在院线上映的《无人区》,都在不同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院线票房的暂时性抚慰,并不意味着这些电影产品本身在品质层面的根本性提升和超越,相反,正如迈克·麦德沃所言,关键是能否用与众不同的方式讲述故事。而不是一味的模仿与类型化的套用。毕竟中国当代电影的根本问题在于,过度放大并顺从于对人情社会的表象描述,以人情遮蔽人性,以至于在表象阳刚的背后,总是会隐含着某种阴柔之气。并且,虚浮之气的弥漫,所遮蔽着的正是那种敢于直面真实的阳刚与智慧。而类型化作为一种范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那种植根于群体无意识层面的思想和认知,那种浮于表象的类型建构,只不过是从一种虚浮走向另一种虚浮的形式转换。

  事实上,就文化传统本身而言,中国并不缺乏构成好故事的有效素材源,中国人也并不缺乏编织好故事的才华与智慧,然而,急功近利与价值异化,导致中国当代电影所缺失的,恰恰是能够在根本层面唤起内在心理认同的,那种人所以为人的人性真实与本能欲望的真实,而这样一种真实,恰恰是能够在深层次真正打动观众,能够真正唤起观众心理体验及其情感认同的根本之所在。因此,诸如此类的问题,所涉及的乃是视点结构与价值预设的问题,此乃电影叙事得以产生认同,得以生成有效情感互动的根本之所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如何叙述甚至比叙述本身更重要。

  所以,不能将类型化本质化,类型化只是一种策略,电影的根本诉求在于最大化地激活人们内心那种情感的无意识,引发其内在情感的认同和呼应。因而,不能简单将好莱坞已然成熟的类型范式,不顾及文化语境而推崇至唯一化,甚或是神化的境界,电影的发展是一种整体的运作机制,一种多元化机制,而不是单一的类型化机制。作为一种成功范式,类型化固然是当代中国电影所必须要认真学习和吸取的重要经验,但任何盲目模仿或复制,都是一种短视效应,并且,类型化本身也并非是唯一的发展路径,对当代中国电影而言,类型化是良药而非神药。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