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水色艺术馆 李元摄影艺术馆开馆
工作经历
■ 1965年至1968年美国新泽西州鲁特格斯大学物理系博士后研究。
■ 1968年至1998年美国新泽西州鲁特格斯大学物理系任教, 1998年退休,被授予资深退休教授(Professor Emeritus) 。在此期间,除教学外,从事科研工作,在学术研究刊物发表30多篇研究报告,而且多次获得美国国家研究基金组织颁发的研究经费。
■ 1975年至1976年美国阿拉巴马州塔斯基基大学物理系客座教授。除教学以外,在教学离休期间到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等美国国家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
■ 1979年至1980年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国家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 1984年华盛顿海军学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 1995年至1996年获得美国国会“富尔布雷德交换学者奖”至非洲肯尼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摄影经历
■ 1969年横穿美国周游各国家公园,开始对摄影产生兴趣。
■ 1970年买得第一架单镜相机。初试摄影创作。
■ 1971年参加由海伦曼扎尔(Helen Manzer)教授开设的摄影班。
■ 1972年加入美国摄影学会,开始参加由美国摄影学会赞助的摄影比赛。在此后六年里共得奖牌或入选一百六十余次。多次被列入美国摄影学会的“名人集” 。
■ 1980年作品被美国《亚里桑那》杂志选用并作为介绍该州画册的封底。作品在旧金山“佳能影廊”展出。回国探亲,拍摄并编辑“游子眼里的中国”幻灯影集。此后五年里,在美国各地(包括美中友好协会、美国摄影学会年会、中国驻美大使馆等)放映共达二百余次。
■ 1981年日本《佳能记事》 (Canon Chronicles)介绍其作品。美国《135相机》 (Camera 135)杂志以十二页篇幅和封面介绍其作品。
■ 1982年应中国摄影家协会邀请在北京、上海和西安进行交流。作品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拿索艺廊”展出。
■ 1984年作品被美国摄影出版社《风光摄影——八位世界风光摄影大师的艺术和技术》选用。
■ 1985年被美国摄影学会选为优级会员(APSA) 。为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录制“风光摄影”教学录像带一盘。作品在美国夏威夷火奴鲁鲁艺术馆展出。
■ 1986年“游子眼里的中国”幻灯集被鲁特格斯大学录制成录像带发售。为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录制“风光摄影第二集”教学录像带一卷。
■ 1988年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李元摄影作品选》 。作品在美国芝加哥植物园展览馆展出。
■ 1989年美国摄影出版社出版摄影与论文集《表现主义的风光摄影》 。作品在波士顿“费波士艺廊”展出。
■ 1990年作品在新泽西州朱鲁大学摄影馆展出。作品在柯达公司影像中心展出。
■ 1991年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风光摄影——八位世界风光摄影大师的艺术和技术》中文版。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论文集《谈美国摄影》 。
■ 1992年应邀赴新加坡为Photo Convention 93主讲风光摄影。
■ 1993年获港澳摄影协会颁发的“摄影艺术家”名衔。作品被选入江苏人民出版社《长江三峡》 。
■ 1994年作品被香港摄影画报《二十五家摄影精品选》选用。
■ 1995年当选世界华人摄影学会执行委员。作品在肯尼亚内罗毕美国新闻中心展出。参与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今日新加坡》的拍摄,并担任副主编。
■ 1996年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摄影与论文集《创意与思维》 。参与世界华人摄影学会《香港六天》的拍摄,并担任副主编。
■ 1997年当选世界华人摄影学会副会长。作品在新泽西州鲁特格斯大学艺术馆展出。受聘为《中国摄影》编委一年。受聘为香港《摄影画报》国际编辑。
■ 1998年应邀在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四十周年庆祝会主讲“风光摄影” 。应邀在马来西亚槟榔豫召开的“亚洲摄影联盟”主讲摄影。
■ 1999年应邀参与“世界摄影家看上海”活动。应邀在台湾中正艺廊主讲“风光摄影的宇宙观” 。参与世界华人摄影学会《缤纷的澳门》的拍摄,并担任副主编。
■ 2000年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摄影与论文集《稻城拾遗》 。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摄影与论文集《瞬间遐思》
■ 2004年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摄影与论文集《李元看摄影——神州觅影》 。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摄影与论文集《李元看摄影——以影求知》 。
■ 2006年至2008年应邀为《数码摄影》撰写专栏。
■ 2007年吉林科技出版社出版摄影与论文集《创意与思维》 (更新版) 。
■ 2008年至2011年应邀为《摄影世界》撰写专栏。
■ 2009年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摄影与论文集《创意与实践》 。
■ 2010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摄影与导游集《行摄无疆》 。科学出版社出版摄影与教学集《李元风光摄影经典实例解析》 。
■ 2011年个人摄影展“心印大象”在宁波博物馆展出。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摄影与论文集《瞬间的大地》 。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