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内涵厚重意义多元——读李佩伦电视剧本《京剧大师马连良》

时间:2013年09月06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石一宁

  读了李佩伦先生的20集电视剧本《京剧大师马连良》(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之后,深深受益,思考良多。

  如果从题材来划分,《京剧大师马连良》是一部人物传记剧。马连良跌宕起伏的人生,李佩伦先生出色的编创才华,使剧本呈现多重的意义。

  首先,它是第一部再现京剧大师马连良的生平的电视剧本,在题材上有开拓性的贡献。

  其次,它塑造了一个以德为本、德艺双馨的京剧艺术家马连良形象。剧中的马连良,以京剧《朱砂痣》中的两句唱词“劝世人一个个终要学好,善与恶自有那天理昭昭”为自己演戏和做人的根本。马连良在临终弥留之际,还让围在身边的儿女们吟唱这两句唱词。这样一个注重“做人”且来源于生活真实的艺术形象,对当下面临道德滑坡和诚信危机的中国社会,尤其是对面临拜金主义、名利至上等等诱惑的文艺界,具有一种标杆和引领的作用。

  它又是一部励志剧。马连良出身寒微,8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学戏,10岁即与谭鑫培、陈德霖和贾洪林联袂演出《朱砂痣》。10岁儿童马连良,与三位大师配戏,把一场重要演出拿下,可谓创造了梨园奇迹。17岁出科后,应邀去福州担任主演,唱红福州。18岁返回北京,重入富连成科班,成为京剧历史上第一个二次坐科的艺术家。21岁初演于上海,风靡沪上,并灌制唱片数张。26岁时挑班演出,名挂头牌。并和周信芳在上海合作演出,盛况空前。29岁组扶风社,并和梅兰芳合演《法门寺》《探母回令》。32岁再和周信芳在天津联合公演,被誉为“南麒北马”。早在上世纪40年代,马连良就在香港拍京剧电影《借东风》《打渔杀家》《游龙戏凤》,50年代后又拍摄《群英会》《借东风》和《秦香莲》。他曾担任马连良京剧团团长、北京京剧团团长、北京戏校校长。马连良30岁就与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并称“前四大须生”。40年代初,又与新崛起的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并称“后四大须生”,并成为首席。如此年轻就步入京剧的最高殿堂,已是令人叹为观止。可以说,马连良在京剧领域创造了传奇,他的寒门出身、他的勤学苦练和他的辉煌成就,对广大青少年来说就是绝佳的励志榜样。

  这部剧本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李佩伦先生是戏剧评论家,剧本展现了他对京剧的渊博学识和精湛研究。剧本如果拍摄,对普及京剧知识、培养新一代的京剧爱好者和观众,会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它对如何振兴京剧,京剧如何推陈出新,也可能再次提供议题。马连良30年代起逐步探索出的“马派”艺术,继程长庚、谭鑫培之后,把老生行当的表演推向新的高度。这部电视剧本无疑也是一种提醒:“马派”的艺术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继承和总结。

  《京剧大师马连良》还是一部反思剧。而进入新中国,对马连良来说,开端应该说是美好的,他曾受到高度的礼遇和信任,他本人也追求跟上新社会的步伐,不仅演出众多改编、新编的历史剧,而且,还演出现代戏《杜鹃山》《南方来信》《年年有余》。甚而,还想演《红岩》中的华子良。但是,极“左”的政治路线最终给马连良的命运带来悲剧。因主演《海瑞罢官》,他被卷入巨大的政治漩涡,在“文革”中遭受折磨摧残,最终在屈辱中离开人世。作为一代京剧大师,马连良是一个天才,但这个天才诞生在旧中国,却毁灭在新时代,的确引人深思。阅读这部剧本,很自然地让人想到清明良好的政治是多么的重要,尊重艺术、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是多么的重要。另一方面,马连良的奋斗史和成功史,也启发我们对历史上中国的艺术教育传统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其中成功的经验,应该说对改进今天的艺术教育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不无借鉴作用。

  它又是一部具有少数民族色彩的作品。马连良是回族,这一民族身份必然地给他的为人和艺术烙下印记。这部剧本注重从回族的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风俗民情等方面塑造和诠释主人公马连良,为人们更全面和更深刻地理解马连良的人生和艺术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同时,也赋予电视剧以一种民族风情和民族特色。

  历史人物传记或许会点燃许多作者的创作欲望与激情,然而,历史人物传记也一直在寻找最合适的作者,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有的历史人物会出现多种版本的传记。李佩伦先生作为著名戏剧研究学者和评论家的造诣,他对马连良生平和“马派”艺术多年的研究,以及他的回族身份,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马连良传记剧作者的最佳人选。诚然,作为一部人物传记剧,《京剧大师马连良》剧本既好写也难写。好写是因为马连良是当代人物,生平资料不难找;难写也因为是当代真人真事,作者不可避免地要受真人真事的制约,创作中自由的艺术想象和虚构会受到相当程度的压抑和束缚。但我觉得,所谓“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这一历史剧、传记剧通行的创作原则,其中是可以包含着很大的艺术张力的。另一方面,在表现历史、表现人物的真实性方面,又还可以再丰富与拓展。《京剧大师马连良》这部剧本是以历史编年的方式来展开叙事的,也就是说作者很注意表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社会关系对人物命运的投射和影响。这是值得赞赏的。马连良所交往、所经历的一些人物,剧本还可以再增写一些。他所交往与合作的还有一些京剧大师或京剧界重量级人物,这些交往与合作也使他的人生更为斑斓多姿,是他的艺术成就的一个体现。此外,对剧中有的“文革”人物的批判与反思色彩亦仍可强化。李佩伦先生不辞使命,不惮劳苦,拟将剧本扩写为35集,对此令人充满期待。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