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须加强艺术家个案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朱乃正先生7月25日辞世,享年77岁。又一位艺术大家离我们而去。在《美术文化周刊》2013年1月6日的创刊号上,曾刊登本报记者朱永安采写的《朱乃正,手握毛笔的自信》一文,朱先生在谈到年初个展时说“让朋友们知道我还在以及我在干什么”。恍惚间,已是天人永隔。
朱先生曾说:“余生活于当世,既受西洋艺事之科班教育,亦求继承祖国传统文化之衣钵。中国书画恒久博大之精神,是余事艺之生命根脉所系。中西二者如何互交相融,吞吐弃纳,而择其精要,并创造出自家之境界妙象,实乃今后一大难题。积思久而成梦,看来此梦难以圆成,虽竭尽所能,亦永无绝期矣!”对艺道一途的探索精神,可谓永无绝期,所以我们仍然相信:您还在!
在今年的全国美术工作会议上,何家英提议:“对当代有杰出成就画家的个案研究要有专人、一辈子来做,我们的研究工作多浮在表面上,太缺少人敢于瞅准哪个名家专门做他的研究。”今年以来,辞世的老艺术家已经为数不少。因此,对仍然健在的优秀艺术家或刚刚辞世的大家展开深入研究,可谓迫在眉睫。而这种研究不仅仅是做个回顾展,更重要的是能够以个案的形式深入下去,给后人留下美术史文献和时代记忆,这才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艺术遗产。
在热闹红火的艺术市场刺激下,现在能静下心读书、画画、做研究的人不多了。艺术市场上的纷纷扰扰、真真假假,更是让人如雾里看花。近期因艺术品的真假鉴定问题,一篇《当拍卖行遭遇画家网络打“假”》的文章,将北京保利拍卖与艺术家胡建成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报道,近期某拍卖公司连续收到《要求退款函》和《拒绝付款要求》,涉及2012年拍卖的胡建成早期作品《风景》和2013春拍的胡建成作品《海景》,原因是胡建成在“雅昌艺术网”推出的艺术家作品认证板块上,将这两幅作品认定为赝品。打开“雅昌艺术网”的胡建成作品认证查询,可见总认证作品38件,其中拍卖真迹30件,拍卖赝品8件。此事涉及的另两件作品,据称因该拍卖公司的交涉已被屏蔽。
本来是艺术家对自己作品进行真假鉴定和公示这么简单的一件事,但一边是拍卖委托方宣称“作品购自艺术家本人”,一边是胡建成“拒绝鉴定原作”,一边是拍卖公司备感委屈的“只能停止拍卖胡先生的作品”。真是绕成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但如果艺术家自己的作品本人都不能认证,谁能认证?如果艺术家因为各种原因而提供伪证,又将如何?如果为了利益而放弃艺术、放弃道德,那这个艺术品市场何时能真正规范起来?
(编辑:黄远)
· | 艺术家将拿到教材稿费 |
· | 97岁艺术家用微软画板工具打造艺术品 |
· | 艺术家用死鱼创作艺术品讽刺当代消费观 |
· | 中国 匈牙利艺术家 联袂纪念威尔第 |
· | 写给艺术收藏者的十条箴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