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纽约戏剧版图:百老汇、外百老汇与外外百老汇

时间:2013年07月24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王 翀

  曼哈顿岛是纽约的市中心,它面积不大,仅有将近60平方公里。但是这个东西窄、南北长的小岛人口密度却相当大。在曼哈顿岛的中间有条街道叫百老汇(Broadway),原意是宽街,街道两旁能够看到著名的华尔街证券交易所、麦迪逊广场、时报广场等等。就像北京的戏剧中心在东城和西城一样,纽约戏剧的核心也位于此。这里交通方便、人流量大、旅游业同样相当兴盛,因此这里能够吸引大量世界各地的观众。在百老汇大街41街到53街之间汇集了众多闻名遐迩的剧院,它们作为商业性戏剧的代表,演出以音乐剧为主,同时也有很多著名影星参演的大制作。

  今年上半年我基本都在美国,不过只看了两个百老汇的戏,这里对我的吸引力不是特别大。其中有一个是阿尔·帕西诺主演的,票价非常高,但并不是非常精彩。舞台的呈现比较保守,台词也都是字面的含义。不过百老汇作为商业戏剧的中心,确实有它的道理。为什么观众要掏钱看明星大牌演的戏?因为看过之后可以马上与亲朋好友、办公室同事交流,毕竟欣赏过一个艺术作品之后是需要与别人分享的。

  之前大家会认为纽约的戏剧有一个明显的界限:百老汇制作的是大型的商业戏剧,其他就属于外百老汇,其实这个概念还不准确。百老汇是以驻场演出为主,一驻就是三五个月,时间越长越好。开始的时候是半年左右,几年之后能赚大钱,演个二三十年就变成“印钞机”了。而外百老汇的作品是轮流演出的,前一年就会安排好下一年的剧目和时间,观众可以提前购票。作品有艺术指向,同时也兼具娱乐性,至少是观众能够一看就明白的。这些作品会力推美国本土的作家,是以作家为中心来打造艺术作品的,这也是美国戏剧的一大特点,作家是明星,其他的东西都会围绕作家展开。

  在这里给我的最为强烈的感受就是他们的认真,对于一个作品,一定要经过几轮的剧本朗读,剧作家会花很长的时间去吸收各方面的反馈,然后再进行新的修改。十几个人组成的演员团队,跟着导演一起把作品呈现出来,听取业内人士和普通观众的意见。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下来,通常要一两年的时间,这在我们看来简直是不可能的。百老汇也好,迪斯尼也好,表面上看上去就是消费主义的娱乐奇观,是供几十万人分享的一个商业平台。但无论是外百老汇还是百老汇,他们对文本的精雕细琢都是我们所没有的,而且他们对剧本朗读这个过程的资助完全是非功利性的,比如署名剧院做的中国剧作家朗读系列,分别邀请北京的孟京辉、上海的喻荣军、香港的庄梅岩和台北的纪蔚然,将他们的作品翻译成英文,然后分别给每个作品配上不同的演员,让剧作家坐在排练场看美国导演如何打磨自己的作品,排练5天的时间,最后面向观众进行展示,但不收取门票。

  这样的活动纯粹是为了文化的交流,为了给剧作家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且他们都会非常耐心地去改进剧本、打造作品,这让我吃惊,同时也让我自省。其实我们的头脑并不比他们笨,只是确实没有像他们那样投入那么多的时间和心血。我从两年前开始做舞台电影,到目前为止做了5部,还不算太有经验。在美国和欧洲看了很多他们的多媒体作品,最为突出的感受是如果单纯就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言,我们并不比他们差,但如果是从技术的角度、细节的完成度来看,我们的差距就太大了。

  百老汇是以音乐剧和明星戏为主,从文本方面与外百老汇的差别并不大,不同点就是外百老汇的作品没有明星出演。除了百老汇、外百老汇之外,还有外外百老汇,他们基本上得不到政府的资助,更不可能有演出的场地,只能做小成本的作品。有的时候他们租的场地连门厅都没有,直接开门就是大街。说起外外百老汇,最出名的要数拉妈妈实验戏剧俱乐部,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它已经变成了令全世界艺术家所向往的地方。

  (此文为旅居纽约的新浪潮戏剧导演王翀在“再剧场——中国十城市独立剧场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本报记者张婷采访整理)


(编辑: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