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绣,版本在“升级”
大熊猫是蜀绣中的经典图案。 余坪摄(人民视觉)
传承了2000多年的蜀绣,在改革开放初期曾山穷水尽:唯一的国有企业成都蜀绣厂关门倒闭,技术人员和绣娘四散而去,技艺也濒于失传。
进入新世纪以来,蜀绣起死回生,近年更是开始向“新版本”升级。“到成都旅游,买‘地标’产品最可靠。”不少成都人会向游客如此介绍。而“蜀绣已被列入成都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建成说。
分级
建立产品鉴定中心,对蜀绣作品加以区分、估价
目前,四大名绣的市场定位不同,如苏绣主打收藏品、工艺品等高端市场,湘绣则主攻生活用品等中低端市场。然而,随着生产成本不断上涨,一些刺绣企业到周边低成本国家设厂,使“朝鲜绣”、“越南绣”等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
竞争趋于白热化,蜀绣何去何从?成都选择了均衡发展低、中、高档产品的产业发展路径。成都市郫县安靖镇副镇长、蜀绣协会会长王晓东表示,“大规模、低层次的无序竞争,则会造成产能过剩,恶化产业发展环境,最终也难以持续。”
在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指导下,蜀绣产业引入了质量管理理念,并以地标产品保护作为突破口,在定标准、推品牌、提档次、保原创等方面下功夫。
“来成都旅游,你肯定想买一幅地道的蜀绣真品,这就是开展地标产品保护的初衷,目前已有不少蜀绣企业申请或获得相关授权。”孙建成介绍。
“目前,我们正在建立产品鉴定中心,将对工艺大师、工艺师和普通绣娘的作品加以区分、估价。”王晓东表示,产品分级有利于创新和人才保护,形成内生竞争力。
差异
同质化竞争是发展大忌,要挖掘和创新文化内涵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四大名绣趋于“大同”。而同质化竞争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忌。
“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传统技法优势并加以创新。”四川省蜀绣大师、成都艺林锦卉蜀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邬学强认为,四大名绣在各自的传统技法上,还是保持了原有优势。
以蜀绣中颇受欢迎的大熊猫双面绣为例,要求成品较为透亮,但又不能过于透光,得用丝线绣出合适的厚度。因此,在采用蜀绣中的“藏针技法”时,要让每针都靠紧,丝线布置均匀,这需要极高的针法技巧。据介绍,目前蜀绣拥有“锦纹针”等120多种传统针法。
“优势领域的不同,也反映出地域文化差异。大熊猫就是本地文化,其他名绣一般不会涉及,即使做也不具备蜀绣的理解力和表现力。”王晓东说,刺绣是“工于外,秀于内”,内含的文化因子才最有生命力。“挖掘和创新蜀文化内涵,是摆脱同质竞争的重要手段。”
培训
建立长中短期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创意等团队建设
目前成都有各类蜀绣生产企业40多家,年产值达1.2亿元,已初具规模。“行业协会+企业+绣工”成为蜀绣产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自2009年开始,当地政府培训了5000余名绣娘,其中的1500余人为专职,共有500多人获得高、中、初级等职称。
43岁的王章蓉是郫县安靖镇方碑村村民,在绣厂工作多年,如今被评为中级技工,月收入为2000元。王章蓉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做绣工,每年可以工作七八个月,感觉生活还过得去。像王章蓉这样的绣娘,当地还有很多,但由于总体文化水平较低,并不利于蜀绣的转型升级。
目前,蜀绣已经形成长、中、短期人才培养体系,比如在职业学校设立“突训班”,在高等院校成立大专班等,以期形成金字塔式人才结构。将在规划期内培养50名省级工艺大师、500名高级技师、5000名中级技师和3万名初级技师,并加强创意设计、市场开拓、经营管理等人才团队的配套建设。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