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师父李国修二三事
7月2日,台湾著名戏剧家、屏风表演班创办人李国修因大肠癌在台病逝,享年58岁。7月18日将在台北市举行“最后的谢幕:李国修传奇”追思会。本报特约李国修在大陆的高徒、至乐汇舞台剧创始人、执行长孙恒海撰写回忆恩师的文章,表达对李国修的怀念,并对海峡两岸薪火相传的舞台剧传承致以敬意。 ——编 者
“我的作品,倒数十秒,必有一笑。但笑中带泪,泪里有笑,才是生活。”
——李国修
屏风表演班2001年上演《不思议的国》时曾面临解散。
那年的台湾相继遭遇“9·11”事件给全球带来的经济影响与台湾“纳莉”台风袭击,票房只有预期的一成。开演前,剧团需要负担折合人民币225万元的制作运营成本,如果停演,损失减半。师父选择了后者。天灾之时,人情带来了力量。一位开泡沫红茶店的屏风观众得知此事,立刻送了两百杯红茶到剧场,鼓励屏风要挺住。停演前最后一场演出,师父要屏风所有工作人员都上台谢幕,但他坚持不落下幕布,不鞠躬,全体目送观众离开。屏风对已售2000张门票无条件全额退款的承诺,真正找上门来的观众竟然不足10%。
师父决定最后一次带工作人员去海边散散心,然后各奔东西。师父并不知道海子,但当他面朝大海时,放弃的念头动摇了。而他解散屏风的决定也遭到了屏风表演班从行政到导表所有人的反对,每个人都毫不犹豫地表示要与屏风荣辱与共。他们甚至比师父更加相信屏风的未来。
就这样,在屏风人团结坚定的信念中,屏风坚持到了春暖花开,而且这一坚持就成为台湾剧团一线品牌。
师父祖籍山东,生于台北,长在底层社会中。他的父亲是台湾岛内唯一会做京剧戏鞋的师傅,母亲因精神疾病十年没有走出家门半步,兄弟则在帮派中打闹挑事,自己也学着大哥二哥的样子和邻居小孩组成了一个“六义帮”。少年时,师父在西门町看老兵的凄凉晚景,或钻到家门口的剧场后台,看卸了装的伶人戏子话家常。而这些画面后来都陆续出现在屏风表演班的作品中。
借台湾开放大陆探亲政策,师父为那些寻亲的老兵们创作了《西出阳关》。母亲去世后,师父为纪念母亲,写下了《女儿红》。《六义帮》带着1971年以及之前和之后的历史记忆登上台北舞台。《京戏启示录》是师父写给自己父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13岁那年和他父亲的一段对话。师父把自己经营屏风表演班二十几年的感受写进“风屏三部曲”之一《莎姆雷特》中。
屏风二十多年一直坚持原创。一出好的戏剧显然不能脱离生活,创作融入真实经历亲身感受。唯有如此,才能情感真实,才能打动人。
我曾问过师父两个问题:第一,一个剧团,除了拥有优秀的创作成果外,还有什么因素对企业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第二,为什么坚持原创?原创,真的很难。
然后师父就给我讲了以上的故事。
凝聚力,决定了一个团队在不断向前行进中是否有超强的耐力,以及开天辟地的勇气。一个团队的成员,心力朝向同一个方向,目光步伐朝向同一个方向。这样的力量,已是成功的一半。
师父一生创作37个原创剧本。灵感源于日常生活、自己以及亲友身上发生的故事。师父说,不演外国人的剧本,因为外国人的剧本和我们没有关系,无法与角色真正融合。写剧本,是第一次创作。演翻译剧,是第二次创作。我们为什么要失去自己第一次创作的机会呢?我们生活的地方就是我们创作的土壤。演员将真实人生经历的感受通过作品投射给舞台下的观众,让他们产生共鸣,并发现被忽略的自己。演绎与自己不相干的生活,是很难走心抓住观众的。
师父对人潜能的识别与挖掘有着独到的角度和方式。他在大陆收的徒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有学导演的,有学编剧的。而对于我这个非科班出身的商人来说,最擅长的是公司的管理运营。师父正是看准了我南方商人身上独有的经商特质,于是我成为大陆徒弟中唯一继承屏风管理体系衣钵的人。现在的至乐汇舞台剧,剔除台湾、北京两地文化政治制度差异,管理模式上一直以屏风表演班作为模板,在践行其优秀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融合自身特点,逐渐发展出了属于至乐汇自己的经营管理模式。
师父一生将自己父亲的话作为座右铭: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圆满了。如今,这句话也成为我的座右铭。
师父说:“我的作品,倒数十秒,必有一笑。但笑中带泪,泪里有笑,才是生活。”
师父说:“人生鸟鸟,出门,上台,演戏。”
如今到未来,大笑大哭穿红戴绿,热热闹闹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个师父那样的“鸟人”,飞翔,追梦,功德圆满。
(编辑:晓婧)
· | “天堂的艺术家 越来越比人间精彩” |
· | 台戏剧大师李国修因大肠癌病逝 享年5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