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保护方言的文化慰藉

时间:2013年07月16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罗容海

   通过口述史的方式记录方言,最大限度地彰显了方言的文化属性,可以说抓住了语言作为生活方式的真谛。 

  两位热爱汉语的美国人,一位叫柯祎蓝,一位叫司圆直,出于“离家很远的人,突然听到家乡的声音,感觉是很温馨的”的想法,经过数年筹备创办的“乡音苑”网站于今年4月正式上线,以便“让处在不同地方的中国人能够听到各种方言”。日前,该网站推出的中国方言地图在网上迅速走红,引发了公众对于方言衰落和保护的热议。

  外国人对汉语方言有如此热忱,乍看难以想象,其实背后有学术传统的支撑。在西方汉学界,从著名汉学家、北欧孔子学院院长罗多弼,到其师马悦然,再上溯到高本汉,建立在语言学基础上的方言研究一直是汉学研究基础性的显学。

  相比起来,国内学界与此相关的研究却不太受重视,语言学和现代汉语学科长期不甚景气,古代汉语音韵学几乎成了一门绝学。有些专家声称,语言时刻处于演变发展过程中,具有自身调节适应的能力,无需刻意保护,有些专家则声称语言的统一和规范在所难免,纵是挽救也难改方言没落的命运。

  单单从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性质来说,国内学界这些观点有一定合理性。全球化的时代里,语言的规范性要求越来越高,可以预见,许多小方言区将逐渐消失,“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的格局将逐步改变,直到形成若干稳定的大方言区。

  然而,语言并非只有交际属性,它还有文化属性。每一种方言或语言,都承载了一段历史、一种文化。这种历史和文化,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形成共生关系,换成别的语言或方言表达就变了味,失去了许多内涵。假如歌曲《十送红军》没有了乡音,莫言的小说没有了高密话,赵本山小品没有了东北腔调,恐怕许多意蕴和趣味就要消失。

  越来越频繁的迁徙和流动,固然需要规范语言以方便交际,然而身处异乡,“我来自哪里,我是谁,我属于哪块土地”的追索,又使乡音如同故乡的那山那水,成为内心深处不可或缺的文化慰藉,成为人与人之间不可或缺的情感纽带。这也许是“乡音苑”网站受到广泛支持,很多人自愿为其提供音频素材的原因所在。通过口述史的方式记录方言,最大限度地彰显了方言的文化属性,可以说抓住了语言作为生活方式的真谛。

  方言的产生与消亡有其自然规律,我们无法左右也不必左右,但是从语言的文化性角度来说,每一种方言都代表了中华文化多样性的一种。通过录音、文字、影像等手段保护方言,就是珍惜我们的历史,珍惜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