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文殊坊:四川非遗的“孵化地”

时间:2013年07月04日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付远书

  洁白的哈达,美妙的藏歌,伴随着活佛们的诵经声,一幅高9米、宽7米的巨幅唐卡《五部文殊菩萨》被工作人员缓缓展开。“这幅作品不仅是献给此次非遗节的礼物,更是我们怀着感恩之心对入驻文殊坊5年来,藏羌织绣技艺不断提高的一次重大展示。”在近日落幕的第四届成都国际非遗节上,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华珍激动地说。在成都文殊坊,像杨华珍这样入驻多年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还有很多。

  2006年4月1日,文殊坊在成都正式开街。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美食、特色购物、古玩字画鉴赏收藏于一体,诠释和传播老成都的人文风貌、民俗风情和休闲文化,位于市中心的文殊坊很快成为海内外游客认识成都、体验成都休闲文化的重要窗口。

  3次成为成都国际非遗节分会场,如今的文殊坊,已经烙上了非遗的印记。

  “在文殊坊开街之初,我们便有收纳非遗项目做大做强的打算。”文殊坊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书记冯朝建告诉记者,文殊坊最初的定位就是展示有特色、有市场前景的文化项目。非遗对于文殊坊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开街之后,文殊坊便开始着手一些非遗作品的收购展示,同时邀请部分工艺传承人以优惠的租金入驻。

  如今,文殊坊已入驻非遗项目近30个,其中国家级传承人8位、省级传承人20多位。“2012年7月,公司正式决定将非遗作为文殊坊文化项目的主力军。”冯朝建说。

  作为第一个入驻文殊坊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蜀绣代表性传承人,孟德芝最大的感受是:“文殊坊成就了我。”

  2005年,成都蜀绣厂改制后,孟德芝离开工厂开始了她的蜀绣创业历程,在不足8平方米的小商铺里招徒授艺。“那时的艰辛无法言说,直到走进文殊坊,才有了巨大的改变。”孟德芝告诉记者,在文殊坊里,不仅有了卖场,还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入驻6年来,学生从3人发展到如今的40多人,创作的蜀绣作品更是供不应求。

  2008年下半年,藏羌织绣传承人杨华珍带领13个姐妹走出大山,决定闯一闯成都这块大市场。可是房租、生活开支等经济压力让她们的资金很快吃紧,面临散伙。

  “当时实在不甘心,就硬撑着。还好,文殊坊了解到情况后便接纳了我们,并免去了房租。”之后不久,她们就接到一个50万元的大订单,这是她们赚取的第一桶金。

  2009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文殊坊的“藏羌绣苑”正式开业。对于杨华珍而言,虽然在藏羌织绣上有所擅长,但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将其转化为商品。此后的几年,她累计培训1000多名“绣娘”并成立了公司,开始向国内外推销自己民族的织绣产品。

  “去年开始,公司成立了非遗的专项小组,从引进非遗项目的宣传、布展到对入驻传承人生活的嘘寒问暖,小组的工作可谓面面俱到。”文殊坊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明告诉记者,文殊坊作为成都三大历史保护区之一,从本质上就有弘扬、保护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文殊坊正在计划打造四川独具特色的非遗博物馆,旨在将更多的四川非遗“宝贝”留在成都。“入驻的大师越来越多,我们将继续打造更高端的非遗平台,形成磁铁效应,从而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与加入。”冯朝建表示,“让市民和中外游客在市中心最方便快捷地参与和体验非遗,才是文化古街给予非遗的最好帮助与支持。”


(编辑:黄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