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寻路》:追求创新的史诗电视剧

时间:2013年06月24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高艳鸽

电视剧《寻路》剧照

  于6月18日起在央视一套播出的《寻路》是一部填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空白的电视剧,它全景式地讲述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至1932年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转折点,历经千难万险,在革命根据地和国统区顽强坚持斗争,于艰难困苦中奋斗求索,终于为中国革命闯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道路。“用电视剧的方式把中国共产党的这段探索表现出来,而且能够展现得很清楚,是相当不容易的。”中央电视台总编辑罗明在日前由中国电视艺委会举办的电视剧《寻路》专家座谈会上表示,这也是当日参加研讨会的诸多专家学者的共同感受。

  很难驾驭的一段历史

  1927年至1932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复杂的五年。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看来,要在一部电视剧里面展示这样一段错综复杂、人物众多的历史,“叙事难度是非常大的”。作为剧作家,尽管王朝柱曾创作了以《长征》《延安颂》《辛亥革命》为代表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经验十分丰富,但是他自己也说,作为编剧,《寻路》是很难驾驭的一段历史。

  当这部剧终于播出后,《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用“心潮澎湃、思绪连绵”来形容自己看《寻路》后的感受,他称该剧“再现了那段包含了激情与信仰、奋斗与牺牲、苦难与胜利的峥嵘岁月,蕴藏着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和审美的魅力,强烈地控制着电视机荧屏前每一位观看者的心灵。”在他看来,对那一段历史风云进行全方位、全景式的描绘是这部电视剧最为鲜明的特征,“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对这段历史都有描述,但是就我看过的而言,大部分是片断式的,或者是聚焦于其中某一个具体的事件,这部作品是对五年期间所有重大事件的集中的展现。”

  让彭程印象深刻的是剧中的一条主要的分线索,即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共地下党在上海等国统区建立隐蔽战线,配合苏区的革命斗争。“这一段历史,过去鲜为人知,在这部作品中被表现得较为完整和充分,像李克农、钱壮飞等我方特殊战线的人物,在命悬一线、时刻面临死亡的惊险环境中表现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过人的智慧,让人感佩不已。”他说,“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该剧突破了不少禁区,正面描写了那一时期党内的分歧斗争,包括中央苏区军内各方面的矛盾,从而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坎坷。”

  领袖是人而不是神

  《寻路》的编剧王朝柱力图在剧中“真实再现那段客观复杂的历史,客观写出领袖人物的不同性格,以及他们在探索中国革命之路中的缺点和错误”。这一点得到了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伟国的肯定,他认为该剧塑造了以毛泽东、周恩来以及朱德为代表的一代优秀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领袖是人,而不是神,是人就免不了会有一些缺点,犯下一些错误,但是他们既敢于坚持真理,又能随时随地修正错误,这才是鲜活的、真实的人物形象”。

  同时,王伟国认为,该剧继电视剧《长征》后,进一步开拓和深化了毛泽东自强不息和周恩来厚德载物的性格,让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党内斗争和反围剿斗争中的毛泽东和周恩来,而是走进了领袖人物的精神世界,看到了他们的信仰、理想、人格和精神制高点,从而让观众对他们产生由衷的敬仰和崇拜。这也是《寻路》的革命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的真切传达。除了领袖人物,其他人物同样很出彩。“鲜活、丰满、亮丽、动人”,这是曾庆瑞对《寻路》中贺子珍形象的评价,他认为这是对贺子珍形象刻画得最成功的一部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也表示,“包括贺子珍、邓颖超、宋美龄等在内的几个女性形象,把整部剧调剂得刚柔相济”。

  为了贴近电视剧观众的欣赏习惯,《寻路》非常讲究戏剧冲突和揭秘的悬念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也经常是把人物置于风口浪尖之上来表现和突出他们的性格。曾庆瑞认为,如何把这类剧拍得好看,《寻路》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艺术想象让历史更可信

  为了创作《寻路》,王朝柱用了几年时间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此类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必须坚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历史文本的真实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生命,没有了历史的真实,哪里还有电视剧艺术的真实可言?”王伟国说。但艺术真实同样不可或缺,他如此阐释:“这就要求在创作中做到艺术的虚构和想象,这种艺术的虚构不是违背历史和历史精神的胡编乱造,而是虚构出在历史真实中不曾有过的人和事件,他们是对历史真实和历史精神的丰富和补充,从而营造出历史上虽不曾有过,但是可能会有的人和事,使历史更加真实、更加可信。”

  他认为《寻路》的成功就在于它没有仅停留在对历史文本的真实呈现上,而是从电视剧艺术的规律出发,将繁杂的历史现象经过艺术的虚构、加工和提炼,转换成艺术真实。从而使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这是一部追求创新的史诗电视剧。”曾庆瑞的这个评价,同样基于该剧对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处理。他认为《寻路》创新的核心就是对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进一步深化。“在中国电视剧已走过55年的发展之路时,再往前发展就一定要追求创新。”他说,“创新已经不再是一种可以做也可以不做的自由选择,而是一种必须,是中国电视剧生存和发展的必须。”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