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百年光影宝莱坞

时间:2013年06月23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

 

《三傻大闹宝莱坞》剧照

 

 

《流浪者》剧照

  6月15日至23日,印度驻上海总领事馆携手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共同举办印度电影百年诞辰纪念影展,18部在印度电影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片为中国观众奉上一场宝莱坞光影盛宴。

  大约一个月前,第六十六届法国戛纳电影节也为印度电影百年诞辰举行宝莱坞特别展映活动,放映了由4位印度年轻导演拍摄的短片集《孟买之音》,还邀请宝莱坞著名女星薇迪雅·巴兰加入竞赛单元评审团,凸显印度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跨过一百年门槛的今天,印度电影业不仅以每年近1500部的骄人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而且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电影观众,每天观影人次达1400万之多。以宝莱坞为标志的印度电影业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影坛赢得一席之地。

  追求不断出特色

  1913年5月3日,印度第一部长故事片《哈里什昌德拉国王》在孟买上映。拍摄此片的是时年43岁、来自孟买附近的纳西克城一个婆罗门贵族家庭的摄影师达达萨赫布·巴尔吉。

  《哈里什昌德拉国王》是一部长40分钟的黑白默片,取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讲述崇高、正义的国王牺牲妻儿,只为实现对神的诺言的传奇故事,同时由于沿用了西方神话故事片的拍摄手法,受到各阶层观众的热烈欢迎。该片不仅为印度电影业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很长一段时期印度电影的形式、内容和表现手法提供了具体的模式。巴尔吉也因此获得了“印度电影之父”的美誉。

  1931年,印度电影步入有声时代。由帝国影片公司出品的印度第一部有声电影《阿拉姆·阿拉》引起强烈反响。1937年,《阿拉姆·阿拉》的导演伊拉尼又成功拍摄了印度第一部彩色影片《农家姑娘》。自20世纪40年代起,印度电影内容题材开始从以往的神话、幻想为主转化为以历史和现实为主。1947年独立后的印度出现了一批优秀影片,其中有中国观众熟知的《流浪者》、《两亩地》以及著名导演萨蒂亚吉特·拉伊拍摄的阿普三部曲等。从电影题材上看,50年代的印度电影关注贫富差距;60年代是爱情故事;70年代则转向动作片,并一直保持到90年代。

  进入新世纪以来,印度不仅电影题材更加多元化,产业发展也更加迅猛。目前印度拥有近100家电影制片厂、1.3万家电影院、500多家电影杂志以及30多万电影从业人员。有业内人士估计,在未来5年,印度电影业规模将从20亿美元增至36亿美元。即使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印度电影依然维持7%到10%的年增长率。

  人人都爱“马萨拉”

  笔者曾踏访孟买电影城。电影城坐落在孟买西北部市郊一个山谷里,占地约200公顷,那里有山有水,景致多变,可满足不同类型电影的拍摄需求。据电影城负责人曼格西·莫希特介绍,该电影城属于马哈拉施特拉邦电影、戏剧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该邦政府于1977年为支持电影业发展而成立的一家大型国有公司。电影城内设有15个室内摄影棚或室外拍摄点,供制片商和制作公司租用。不过,摄影棚设施略显陈旧,外表如废弃的仓库,外景地则位于野生的杂草和树林间,显得有些荒芜。

  印度人对宝莱坞电影情有独钟。一部标准的宝莱坞影片必须要有五到六段华丽歌舞,片长至少3小时,且是大团圆结局。当然,如果再加上一些摆酷的惊险场面,那就更好了。这种标签化的宝莱坞娱乐片也被称为“马萨拉”电影。“马萨拉”是印地语中“混合香料”之意,“马萨拉”电影就是将爱情、动作、歌舞、喜剧元素和大团圆结局糅合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宝莱坞是对以孟买为基地和中心的印地语电影产业的统称,但实际上,它仅能代表印度部分电影产业。宝莱坞同以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孟加拉语等地区语言划分的其他几个影视基地一起,才构成了印度庞大的电影帝国。

  印度电影业之所以能蓬勃发展,首先要归因于民众对电影的热情和低廉的票价。印度人不爱看电视,但一年至少要进一次影院。在印度大城市里,即便是高档连锁院线的电影票一般也就在30至50元人民币。其次,印度政府鼓励电影业坚守本土性、民族性,宝莱坞的制片路线通常是剧情通俗易懂,情节轻松,具有很浓的草根特色,能够吸引观众。这一点也成为印度抵御好莱坞电影冲击的有力屏障。据悉,好莱坞电影目前在印度所占的市场份额还不到15%。

  立足本土向多元

  尽管近年来印度电影业尤其是宝莱坞电影的商业发展势头很猛,但印度国内对其内涵的质疑声一直存在。不少观众和影评人抱怨宝莱坞影片过于肤浅,一味倡导虚荣的生活方式,对许多社会问题视而不见。甚至有印度知名电影制作人大呼:“宝莱坞正在遭遇一场‘叙事危机’。”

  不过,就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一些新生代印度电影人认为,印度电影在内容和类型上已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的大热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该片不走歌舞爱情的传统套路,风格、人物十分欧美化,且触及高等教育这一现实问题。

  为加快国际化步伐,许多印地语电影不仅开始采用英文片名,英文对白也明显增多。印度电影公司还通过与好莱坞制作公司和演员合作,不断拓宽宝莱坞电影的新领域。近年来,印度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占领更大的电影市场。2013年,印度特效公司普拉娜收购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美国特效公司R&H,显示出印度电影产业进军世界的雄心。

  今天,迈入新纪元的印度电影业依然坚持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同时也开始尝试突破。正如印度老一代影星阿米塔布·巴强日前在戛纳电影节上所言,印度电影业正在努力摆脱标签化的“宝莱坞模式”,期待迎来崭新的未来。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