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为一座城市谱一曲交响

时间:2013年06月20日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刘 淼

 

交响乐作品《京华风韵》首演现场

  “作为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交响乐团,必须拥有一部展现北京风貌、有内涵、有规模、高水准的交响乐作品。”这是北京交响乐团音乐总监谭利华多年的梦想。

  6月15日,谭利华终于梦想成真——由北京交响乐团委约华裔作曲家周龙创作的交响乐作品《京华风韵》在北京中山音乐堂首演。

  周龙、谭利华一拍即合

  秉承着“音乐史是作曲家作品历史”的理念,谭利华连续10年每年委约作曲家为北京交响乐团创作新作品。谭利华说,这不仅仅是提升乐团水准的必要手段,更是向世界推广中国交响乐的一份责任。

  而在这10年中,寻找一位合适的作曲家为北京、为北交写一部交响乐的想法,成了谭利华的心结。他曾无数次在心中细数当代成熟的华人作曲家,终于,周龙走进了他的视野。

  周龙的名字对圈内人来说并不陌生,他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美国普利策奖的华人作曲家。如今居住在美国的周龙,少年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这也成为谭利华请他完成这部作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2年,周龙接到了来自北京的越洋电话,与他从未谋面的谭利华在电话里开宗明义:“我们想委约您写一部作品,主题就是北京。”虽然被教学、创作缠身,但几乎没有犹豫,周龙就答应了。

  虽然应承了下来,但谭利华的要求还是让周龙有些为难。“谭指挥让我写一部40分钟的作品,这实在太长了。除了歌剧外,我真的从没有写过这么长的管弦乐作品。”但儿时的记忆始终揪着他的心不放,“写我儿时的记忆,写我心中的北京,再长也还是要写的。”

  于是,除教学外,周龙放下了所有工作,集中精力,在半年之内完成了《京华风韵》的创作。

  四乐章描摹北京

  上世纪80年代,周龙赴美国攻读音乐,之后的大半辈子都生活在美国。出国时间长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愈发强烈。他自幼生长的钟鼓楼脚下的四合院、他每天清晨听到的鸽哨声、他过年时逛庙会的兴高采烈、他儿时听到的北京古曲……这些美好的记忆,一一被他以现代作曲技法安放在了《京华风韵》之中。

  《京华风韵》分为《钟鼓风》、《庙会风》、《京韵风》和《急急风》4个乐章。“虽然在钟鼓楼脚下长大,却从来没有听到过钟声和鼓声。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这沉默的钟鼓楼一直令我着迷,所以我决定以想象去聆听那古代的钟声与鼓声,于是第一乐章就被命名为《钟鼓风》。第二乐章叫《庙会风》,小时候过年,鼓楼那边有庙会,那时候传统的东西还很多,有乡下来的跑旱船的、玩杂耍的、卖糖葫芦的,特别热闹,那些传统民俗都刻在了我的记忆中。小时候在北京听书,这两年我在天津音乐学院担任客座教授,也经常去听梅花大鼓、京韵大鼓,京津地区的民间传统文化非常有特色,于是构成了第三乐章《京韵风》。年轻时参加上山下乡,在黑龙江鹤岗生产建设兵团开了5年拖拉机,后来我受伤回到张家口文工团,也帮助张家口京剧团做配器,对京剧有所了解,于是最后一个乐章叫《急急风》,运用了不少京剧元素。”

  周龙说,创作《京华风韵》,圆了他作为北京人的一个梦。

  潘家园里找“唤头”

  《京华风韵》充斥着老北京的声音,这其中就有已经“失传”却还深深印在周龙这样老北京人脑海里的声音,比如剃头匠的叫卖声。

  从前,北京的胡同里经常会出现剃头匠的身影,他们把全部工具挑在扁担的两头,走街串巷。剃头匠吆喝并不用嘴,而是用一种叫“唤头”的工具——两根条铁,一头烧结成一个把儿,另一头两根铁微张,全长一尺二寸,左手拿着它,右手用一根5寸的大钉子,从两根条铁的缝隙中间向上挑,发出响亮的“嗡嗡”声。

  周龙把“唤头”的“嗡嗡”声写进了作品,但这种独特的声音很难用打击乐器代替,即使能模仿得很像,他也更愿意用“唤头”来发出原汁原味的声音。

  但这找“唤头”的活儿,着实忙坏了北交的乐务赵燕山。在以淘旧货闻名的北京潘家园,赵燕山把所有摊位仔细地“扫”了一遍,却没发现“唤头”的身影。就在他准备放弃、沮丧地走出潘家园市场大门时,他突然看到两个人拿着一个包袱,行色匆匆地往市场里走,一种很强的直觉让赵燕山觉得有戏。果然,打开两人的包袱,“唤头”就在其中。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在商贩诧异的目光中,赵燕山以300元的价格把“唤头”买了下来。

  鲜花与掌声

  6月15日,《京华风韵》在谭利华的执棒下,由北京交响乐团首演。而此前,《京华风韵》已被国际著名唱片公司EMI百代看中,于一个月前先期录制了CD唱片,即将全球发行。

  音乐会上半场,北京交响乐团选择了同样充满地域风情的作品——由王西麟创作的、表现晋中风韵的交响组曲《太谷秧歌》。下半场,《京华风韵》中北京的景、北京的情,与上半场遥相辉映。

  首演取得了意料之中的成功。曲毕,周龙站到了台中央,怀抱鲜花,而谭利华则站在他身后,微笑着鼓掌。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