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挖掘历史深处的精神矿藏

时间:2013年06月05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钟炳明

  读《父与子的1934》

  1934年,在中国革命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年份,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从瑞金出发,开始踏上了漫漫的长征路。1934年的天空,阴沉和阳光不断交织,犹疑和坚韧相互叠加。我们可以想象,在瑞金,曾经上演过一幕怎样让人惊心动魄的历史大剧。

  中国革命注定要在瑞金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块被红色浸润着的土地上,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苏区军民在这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用赤诚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革命史诗。瑞金的每一寸土地,哪怕是一座木桥、几棵松柏、半堆土坟,都隐藏着许多生动感人的革命故事,照见出令人景仰的革命情怀。有人说,如今,只要你走在瑞金的街坊乡野,碰到任何一个人,他(她)都可能是红军的后代,心中都珍藏着红色故事。

  但是,历史很容易泛化成为一个概念。当我们习惯把细枝末叶裁剪之后,得到的往往是对历史的大体印象,以及凝固成某种信仰的东西。历史一旦上升为理论认识,一方面,我们对它有了更为本质的把握;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原本一些鲜活丰满的故事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中,不知不觉消解了我们对历史的铭记与感悟。而对于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看了教科书里那些抽象的“轮廓”,希望能够读到更具象的、“活着”的史实,而且最好是历史中的某个细部,以此来张望远去的历史现场,从而生成对那个伟大年代的敬意和怀想。

  于是,就有了一群有责任和担当的人,他们试图用手中的笔,蘸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故土的深深爱恋,去拨开历史的尘烟,还原一段段令人感慨唏嘘的真实。虽然它只是一个历史的切片,却如一滴晶莹的露珠,足以折射出过去岁月的光辉。

  《父与子的1934》就是这样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为背景,描写了瑞金苏区一群少年为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他们主动加入赤卫队,踊跃参加红军,运伤员、送弹药、上前线,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对信仰孜孜以求,带着一种激情和向往,穿行于战火纷飞的土地上,成为一道亮光闪闪的风景。在小说生动严谨的叙述中,还处处跳跃着客家人特有的文化因子,器物货值,俚语俗话,民俗风情,充满了浓郁的瑞金地方色彩,大大增强了作品细节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掩卷而思,瑞金特殊的革命历史地位、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和美丽的自然景观,已成为诸多作家心中一座写之不完的文学富矿,《父与子的1934》就是从这座矿藏里掏出来的一粒金子。

  (作者为中共江西省赣州市委常委、瑞金市委书记)


(编辑:苏锐)
延伸阅读:
· 《毛泽东》 第3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