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张力来自以小见大
在市场热烈拥抱《西游·降魔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等本土影片的商业境遇下,女导演陈力不久前推出了一部向伟人致敬的力作《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为新形势下伟人题材主旋律电影的探索做出了扎实的努力。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选取短暂的四天四夜时间,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国内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调研伯延村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影片将政治人物的大格局转换到历史的小切面,将重大事件的史诗呈现转换为鲜知秘闻的巧妙揭示,体现出导演“以小见大”塑造伟人的创意构思。其中,困难时期下乡私访、批判谎话提倡真话、因政策失误向百姓道歉等具体事件的呈现,丰富了作品的历史内容与人文内涵,生动表现了周恩来的形象与人格魅力。
作为历史伟人的传记片段,影片叙事遵循了两个重要原则:一是“大事不虚”,凡涉及周恩来私访的大历史背景、大事件走向,均坚持尊重事实,不容许想象性创作或者个人编纂,这是严格的不可逾越的创作限制与前提;二是“小事不拘”,在真实史实的基础上,在配角人物设置、情节细部处理等方面允许有合理的想象、虚构或艺术加工,比如影片中周恩来与老奶奶聊唱落子戏、含泪吃下老奶奶的拽面、表示愿为梁二廷抚养孩子等多场戏,以及见村干部用红烧肉招待自己马上抬腿离开、见老奶奶用棺材板换来拽面则深情迈腿进门等前后对比的细节经营,都表现出创作者艺术提炼的准确到位。
叙事编排上,影片大胆借鉴了侦探、推理等类型电影的叙事策略与戏剧结构。周恩来为求得农村建设与人民生活的真相而下乡调研,他的对手则是以公社主任郭凤林为首的屡屡编出善意谎言的村干部们。真相与谎言构成一对核心矛盾,影片围绕其铺陈的戏剧冲突层层推进,直至周恩来察得民情、求得真相。这些富有新意的叙事编排,显然考虑到了当下电影受众的观影需求和审美期待,因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周恩来由以往电影中的伟人形象向更富情感张力的普通人形象的转变,是这部电影探索的另一方面。相较于此前同类题材电影观照国家宏观层面,凸显鞠躬尽瘁、挽救国家于危难的周恩来形象,这部电影中的周恩来却在乡土农村的空间氛围中被最大化地还原成一个常人,一个与百姓平等对话、关心体贴百姓、以真情实感赢得人心的好人。尽管影片某种程度上因此缺失了宏大叙述的气魄和魅力,但却被赋予了超越时代的情感与人性深度。这样的人物塑造既真实细腻又饱满独特,呈现出比较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虽然聚焦的是周恩来的一段历史故事,却巧妙地对接了当前社会正倡导的权力制约、清廉反腐、真话精神等时代风气。由“四个昼夜”到今日社会,由历史而当下,由表及里,影片既呈现出历史真实的广度,也导引观众去理性思辨现实真实的深度,很有意义。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