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被忽略的关注——与《烛光之约》导演李鹏飞对话
沱沱:中外电影有许多表现乡村教师题材的,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你执导的《烛光之约》与同类题材电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
李鹏飞:中外同类题材的电影的确很多,比如师生情,或者说表现教师无私奉献的,这也许是同类题材的共性。许多同类的电影都是一些极其特殊状态下的乡村教师故事,而《烛光之约》不同,体现的是平凡之中的不平凡。我们所要表现的是教育的精神。这个电影可以说是主旋律电影,能够很直接地弘扬正气,追求光明,是教师群体奉献精神的一个缩影。
沱沱:教师这个词对于你的意义是什么?《烛光之约》对于你的意义,对于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李鹏飞:没有教师就没有下一代的成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代代地传承,教师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一个国家的发展,教育是根本。我们当下所提倡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每个人有价值的梦想。人在梦想的追求过程中,会有许多阻力,只有克服困难,才能追求梦想。杨爱军是初中教师。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非常时期,会有许多成长中的困境,就像一棵小树苗一样需要呵护,所以老师对于学生非常重要。杨老师关注处于迷茫时期的孩子,给予很好的引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一个拯救者。
《烛光之约》中,我更多的理解是老师和学生的约定。也许一句话,一个行为,能让你产生对未来的期望。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后,你才发现,这是一个约定。杨老师和学生有约定,我跟我的老师也有约定。这种约定,对人价值观的形成和实现,作用非常大。
沱沱:杨爱军这个乡村教师的感动点在哪个方面?《烛光之约》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什么?
李鹏飞:杨爱军老师在年轻的时候,回归自己的家乡,十几年的教育工作,上千次的家访,是行动上的感动。海岛交通不便,从东到西,距离很远,很不方便。而岛外的家访,更不容易。要帮助困境当中的学生重返校园,这种困境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家庭上的,更多的是来自孩子成长之中的困惑。杨老师能够理解学生的梦想,利用自己的机智,通过一种战术帮助孩子回到课堂,帮他们延续梦想,实现价值。这与老师的理解与支持有很大的关系。在电影里,杨老师的态度也是我们电影的态度,教师的责任:传道,授业,解惑。
沱沱:取材于真人真事的电影创作,在整个电影创新上有怎样的艺术提升或遗憾?
李鹏飞:通过一个80分钟长的电影,要把一个人十几年的生命时光表现出来,是很难做到的。我们做到的是用电影语言从杨老师身上,折射出一个教师群体的崇高与美好。在戏里我们能感觉到杨老师的成长,演员的成长,导演的成长,每个创作者的成长。
沱沱:杨爱军是从海岛走出来,又回到海岛的教师,在文化层面上来说,这种出发和回归的意义是什么?
李鹏飞:杨爱军出生于辽宁长海獐子岛。师范学院毕业,可以留在大城市,但他选择回到海岛,传承教育。当时在创作上,也是希望通过这个方式能够引导更多的年轻人回归故乡,贡献力量,表达“呼唤与回归”的主题。教育精神的传承,作用非常大。杨老师的精神,影响了一方人,特别是对教育的态度,让他们理解孩子的梦想与追求。
沱沱:《烛光之约》就是寻找被忽略的关注吗?
李鹏飞:《烛光之约》本身有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寻找方式,我们希望形成全社会对教师群体的关注,对教育事业的关注。中国梦,师生情,寻找中国最美的乡村教师,需要我们更多地寻找被忽略的角落。
(儿童作家沱沱,原名王慧勤,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和教育研究与推介,代表作有《心安是归处》、《虚构的村庄》、童话剧《98点》等)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