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辑部的故事》的“新”与“俗”
电视剧《新编辑部的故事》剧照
今年是喜剧年,随着《泰囧》《西游降魔篇》的大热,电影市场掀起了喜剧风暴,如今这股风潮也蔓延到了荧屏。新瓶装老酒是国产电视剧的常用套路,对以往成功的作品进行翻拍也是制片方的首选项。回顾过去,走喜剧路线的电视剧为数不多,其中《编辑部的故事》曾经叱咤一时,故今日拿来亦是必然。但拿来与拿来还有不同。一种是拙劣的模仿,一种是翻陈出新式地再创造。《新编辑部的故事》,虽然仅仅是在题目上加了个“新”字以示维新,但从内到外已经全然与老版不同。
主题新:“生活”变“时尚”
《人间指南》尽管是本虚拟的杂志,一群人在电视上装模作样地表演办杂志,带给观众的却是全新的感受。毕竟那个年代编辑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在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尚未提高之时,展示知识分子生活的电视剧自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说到底就是满足一种窥私欲。从杂志的名字上不难发现,这本杂志的宗旨在于引导人们的生活,为百姓答疑解难。回想当时,改革初期,摸着石头过河,所有人都对未知的前方抱有恐惧与疑虑,这样的杂志与故事在博大家一笑的同时确实起到了现实减压剂的作用。而如今的《WWW》则完全变成了生活时尚杂志。这一方面反映了观众群体的变化,老式的生活类杂志已经不太满足现代观众的胃口,他们的编辑部生活已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些游走于米兰、巴黎的秀场的新型时尚编辑才是观众们追逐的对象。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当下浮躁的心态。快餐文化兴起,介绍生活方式的杂志方兴未艾,对于大众的引导变成了对浮华社会气氛的推波助澜。这样的新即便是有助于提高收视率,却也显得庸俗。诚如导演郑晓龙所言:“看这部剧需要观众的幽默感来配合。我这次没有一本正经地讲故事,也请观众不要一本正经地去看。”
演员新:偶像化年轻化
旧版的一大亮点就是葛优和吕丽萍的黄金搭档。当年他们的表演赢得了无数的赞誉,也开启了葛优喜剧之王的道路。如今物是人非,李冬宝跳槽,只剩下戈玲,当年的新人如今也成了老编辑,让老观众唏嘘不已。但这也是适应市场的需要,新加入的演员都是经过市场考验的。
黄海波在几部生活剧里的出色表现让他对人物的拿捏极其精准,他的喜剧能力也得到了认可。井柏然是新生代的偶像明星,自然是为了博得年轻观众的认可。陈好早在《粉红女郎》中就成功饰演过都市女郎,所以这次也是驾轻就熟。不难发现,曾经的编辑部是老人为主,如今则都是年轻编辑。这样的角色设计自然也是费过一番心思的。当年,老代表着一种资历,代表着学识和能力,所以老编辑更具有权威性,在知识界更有发言权。现如今,思想僵化的老编辑部已经适应不了市场了,唯有思维活跃的年轻人能担当。同时,电视剧偶像化也从客观上要求演员年轻化。这也符合《WWW》的杂志定位。
表演新:幽默已成贫嘴
喜剧的表演非常见功力。喜剧的幽默感不是耍贫嘴、耍贱。现在的喜剧有一种极端现象就是台词无厘头,表演卖萌耍贱。当年的葛优看上去很沉稳,但是说出来的话却能让人乐到骨子里,这也是他成为那个年代的大众情人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现在的编辑们,表演夸张无所不用其极,似乎只有下大力气才能引人发笑,如此造作的搞笑比之当年可谓退步矣。大家看到的是为了搞笑而搞笑的一群人在费尽心机地挠观众的笑点,但这种笑能力很浅,只能说是一笑而过。那种糟蹋自己的耍贱式搞笑也是近年来颇流行的表演方式,几乎是个喜剧都会让演员如此表现,观众初看还饶有兴趣,时间久了肯定会审美疲劳,甚至心生厌恶。
情节新:网络段子成主体
原创段子是特别考验编剧功力的地方。老版之所以好看好笑,与王朔的喜剧能力是分不开的。那种讽刺性的喜剧,那种对现实的批判性是新版永远无法企及的。“现在的编剧很难达到王朔的水平,模仿也困难。后来我干脆解放思想,保留语言幽默感,再把各种喜剧样式都放进去。”郑晓龙如是说。所以整个台词都网络化了。因为让编剧去创造大量的幽默段子的确很难,需要的积累也不是短时间能够达到的。但是网络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资源,但很多段子没有讽刺的效果,这直接导致了整部剧的庸俗化,仅仅是为了搞笑,当年针砭时弊的精神荡然无存。这点我们虽不可苛责创作者,毕竟是大环境使然,但心里总还有那么一点期待,希望这部剧能够与众不同,最后还是落了俗套。网络段子的兴起给喜剧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这方便了一些制作人的投机,但网络段子的恶俗、低级也是硬伤,如不能善加取舍,搞出来的东西也只是没有营养的清汤白水。
原创力不足是中国电视剧的最大问题。“天下文章一大抄”成了电视剧制作的不二法门。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却广为诟病,造成了观众的流失,尤其网络发达后,观众的可选择权多了,能够通过网络观看美剧、日剧、韩剧,对不思进取的某些国产剧是致命打击。美剧也有续集,而且制片方视续集为取得高票房的一大保证。但那种续作绝不是狗尾续貂,是带有创新性的颠覆,体现的就是原创的智慧。这一点特别值得当下的创作者深思。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