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本电影如何走进“春天里”
近年来,国产小成本电影在电影市场上屡有佳绩。从《疯狂的石头》到《失恋33天》、《泰囧》等,都创造了票房奇迹。但是,就此宣称小成本电影的春天已经来临,恐怕还为时尚早。事实上,在这种成功背后,更多是小成本电影在商业大片挤压、遮蔽下的无奈。小成本电影的能量远未得到充分释放。此外,越来越多的小成本电影,鉴于当下的市场形势,专注于复制“以小搏大”的制作模式,也将有损于它独特的产业价值和文化意义。
小成本电影以对实验性、探索性、多样性的包容,丰富产业生态
电影产业的成熟发展样态,当然是大投入、大制作、遵循市场逻辑的商业大片占据主流,构成支撑。这是市场环境下文化产业的必然发展路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商业大片独霸天下。一个健全、完善的电影文化生态,应该鼓励多元、包容多样,各种类型、各种样式的电影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结构。大众化、市场化的商业大片构成基座,成为整个电影产业的主要构成,中、小成本电影形成对商业大片的补充。小成本电影体量虽小,其价值和意义不容小觑。
小成本电影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对实验性、探索性和多样性的包容。在电影产业中,商业大片有雄厚的资金支撑,可以场面宏大、阵容华丽、制作精良。但是,强大的资本回收压力以及强烈的逐利需求,导致商业大片的艺术取向往往趋于保守。商业化的初衷和规避风险的考量,使它一般只采用经过市场反复检验的成熟模式,由此便带来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小成本电影在这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投入小、成本低,可以更多地容纳导演的艺术探索和个人风格,从而为电影创作生产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丰富性。小成本电影在新人、新题材、新表现手法上的成功尝试,可以“反哺”商业大片,拉动整个电影产业的艺术创新和品质提升。
此外,小成本电影往往更加重视以影片的内在意蕴来吸引受众,着力于社会生活的多侧面发掘与展示,将镜头对准特殊人群,用人性化的视角表现他们的喜怒悲欢、人生际遇,更完整地实现电影艺术的人文关怀功能以及公益性诉求。这是小成本电影的文化价值所在,也是电影这一文化产业保持内生性增长的重要支点。
与商业大片虎口争食,小成本电影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尽管一些追求类型化、娱乐化的小成本电影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从总体来看,小成本电影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其现实困境主要来自两个环节:
一是创作生产中,资金筹措难。近年来,随着电影产业的高歌猛进,中国电影发展似乎进入了“不差钱”的时代,大量金融资本涌向电影产业。但是,这些资本热衷于向商业大片聚集,形成资金的“盆地效应”。与某些商业大片动辄上亿元的投入形成对照的是,小成本电影在资金上捉襟见肘、无米下炊。一大批有才华、有想法、有抱负的年轻导演,由于尚未成名而难以引起投资者的注意,只能望洋兴叹。
二是发行放映中,缺乏支持平台。一些小成本电影,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可圈可点,但在与商业大片的同场对决中却败得一塌糊涂。2012年,关注老年人生活的《飞越老人院》,凭借温情和人性的力量获得业界一致好评,不幸的是,在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影片《复仇者联盟》等商业大片的强烈冲击下,该片最终以区区300万票房草草收场。在此之前,被业内誉为“2011年口碑第一片”的《钢的琴》遭遇同样命运。个中缘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小成本电影缺乏足够的发行放映平台。现在的情况是,让这种“慢热型”的小成本电影与商业大片同处一室,与商业大片争院线、分场次、抢票房,惨淡下场很难避免。小成本电影资金有限,不可能进行全方位的市场推广营销,同时,商业影院调配院线、场次的主要考量是盈利,自然会青睐风险小、获利高的商业片。由此,一些优秀的小成本电影上映后昙花一现,短暂的“一日游”、“三日游”后旋即消失,甚至根本没有机会挤进院线,也就不足为怪了。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一些小成本电影走了另外一条路子,即先到国外去参评拿奖,通过“捧得奖杯归”来引起关注、积聚人气。姑且不论在多重因素掣肘的竞技场上,金杯之光照耀国产小成本电影的几率有多大,这种套路更深层的危害在于,一上来就直奔着国际大奖而去,投其所好,唯此是从,长此以往,必然丧失了自己固有的风格和特色,沦为异域价值标准和艺术标准的附庸。现在,一些小成本电影“抢钱”成功,又引发了一种值得担忧的制作思维和模式,即以小投入大回报为目的,拼凑各种娱乐化元素来迎合市场,迎合观影的主力人群,这固然可能在商业上成功,但一窝蜂地走上这条路,同样会失却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扶持小成本电影,亟待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规划和市场体系
毋庸置疑,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改革意义重大。正是这场改革,激活了中国电影沉睡已久的市场意识,重新确立了观众的主导地位,使电影市场迎来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在推进和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如何以更科学的思路和措施,去建构包容性强、有利于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产业业态和市场生态,从单一投入驱动的增长模式向内生驱动、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变,创造涵养文化活力和创造力的市场空间,使中国电影的产业和市场格局进一步优化,良性、可持续地发展。
对小成本电影而言,作品好坏必须经由市场检验、交给观众评价,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在这个市场上,它被长期置于与商业大片虎口争食的境地,显然有失妥当。在小成本电影这一较为宽泛的概念之下,可以划分出文艺片、商业类型片、公益题材片、针对特殊群体的特殊题材片等诸多类别。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具有艺术探索价值和社会公益价值的小成本电影来说,必须通过有效的手段,保证其市场渠道和生存空间,创造更多的“出彩”机会。
其一,设置专门的电影基金,为小成本电影的创作生产提供扶持。这种做法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有先例。比如,法国电影就有选择性资助制度,主要为票房号召力较弱的艺术影片、作者影片和处女作影片设立,目的是鼓励艺术创新,扶植新人新作,保护中小制作公司。这种有选择性、有侧重的资助,不仅让一大批年轻导演脱颖而出,而且成就了法国电影的多样性。
其二,更多地开辟特色院线、公益院线,为小成本电影发行放映创造平台。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几年,商业影院在各个城市遍地开花,却也日渐同质化。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在一些大中城市尝试建立几所公益影院,专门放映非商业化的小成本电影。或者,采取同商业院线配套的做法,专门辟出一定比例的放映厅,保证小成本电影的放映。在定价机制上,可采取低票价策略,以此吸引观众,逐步培养受众群体。
其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拓宽小成本电影的获利渠道。小成本电影市场号召力有限,把资本回收和获利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短期的票房收益并不现实。现在,小成本电影的观看渠道,除了影院,更多的是购买碟片,或者在网络上观看。针对后两种方式,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盗版,维护小成本电影的合法权益。同时,在网络付费观看以及投放商业广告等形式中,切实保护版权持有者利益,拓宽小成本电影的获利渠道。市场化、产业化是现代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攸关它的文化活力、文化实力和文化核心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市场体制,为小成本电影的生存成长创造条件,让它真正走进“春天里”,共沐春光,对中国电影来说意义重大。
(编辑:伟伟)
· | 小成本电影“找钱” “好故事”是关键 |
· | “希望票房不会让刘老板亏钱” |
· | 除了票房,观众还能贡献什么? |
· | 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落幕 |
· | 《泰囧》窘在美国引发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