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连·知·信:文化这样沟通——歌德学院(中国)成立25周年

时间:2013年03月15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蒲 波

  3月5日,值歌德学院总秘书长约翰内斯·艾伯特首次来华访问之际,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举办了媒体见面会,并以“2011/2012APP艺术奖精品展”启动歌德学院(中国)25周年庆。

  为了庆祝建院25周年,歌德学院特别选定了“连·知·信”这一主题。“连”,即相互联系,这是人们互相了解、彼此熟悉的根本前提。通过25年的努力,歌德学院在中国的合作网络遍及全国,通过歌德语言中心、德国信息与德语自学中心、“学校:塑造未来的伙伴”等项目进行文化交流。中德两国的学者、艺术家在这一不断扩大的网络中拥有了相互参观、访问和驻留的机会。而这只是第一步,有了沟通的渠道,双方还需要互相倾听、换位思考,从而理解对方的观点,也就是“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认知、相互理解。《中欧文化交流与合作实战指南》就是知识框架下对中欧文化项目执行过程中不同理念和操作手法的详细解读。歌德学院中国分院院长安德思认为,成功的相“知”是深化对话的前提,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最终能共同建设更好的世界。

  根据中德两国之间的协定,2013年、2014年是中国的德语年。3月4日,艾伯特代表歌德学院与中国教育部签署了《关于在教育领域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双方约定在德语年的框架下推进德语教师力量培训、职业教育、德语在中学的推广等方面的合作。

  一直以来,歌德学院力求将当前最具创新和试验精神的艺术作品带到中国来。此次展出的APP艺术奖精品展,展示了新的艺术话语与参与空间,展览将在北京后山艺术空间展出至3月17日。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文化项目与中国人的记忆有关。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歌德学院协助德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和音乐家碧丽霞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搜集了近200个中国人的珍贵记忆。该项目的基本构想源自记忆的虚构性这一理论前提,即记忆不仅限于对感受的客观记录,还是一个将所经历的事情虚构化、将一个画面或一段文字加以美化的过程。目前,碧丽霞已来到北京,他将带领在中国挑选出的演员,与音乐家颜峻等人合作,创作出一台表演艺术作品,于3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9剧场上演。


(编辑:黄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