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最要紧的是做”——全国人大代表王勇超谈民间文化遗产保护

时间:2013年03月13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张志勇

  28年前,关中汉子王勇超从揣着10元钱进城打工,到后来倾创业之积聚投身文化遗产保护、创建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为抢救保护规模宏大、千姿百态的文化遗存,全国人大代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经历了数不清的苦难磨砺。在城市化的巨大冲击下去抢救地域文化,这件事的道理说起来很容易,但关键的是去实践。正如王勇超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不光要研究、思考、决断,最要紧的是做、全社会都来做。”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出身陕西长安郭杜公社赤兰桥村的王勇超,自幼家境贫寒,什么农活都干过,那时他没有多少机会去琢磨文化与民族的关系。28岁时,不甘命运寂寞的他,怀揣仅10元钱,北上西安谋生,从城建工地做起,风里来雨里去,步步磨砺。在西安,他遇到了引路人毛锜。毛锜的话有如醍醐灌顶,唤醒了他体内不知潜藏了多久的文化基因,把自己的建筑公司、绿化公司一股脑投在了民俗遗存的抢救和保护上。

  苏东坡说:“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王勇超很认同。冯骥才说:“大美不言在民间。”他也很认同。关于民间文化,王勇超从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得出一个结论:民间文化是老百姓自己的文化,而不是学者的或者官员的。从传统建筑的风格到民俗礼仪的躬行,老百姓守护着传统文化,也守护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对此,王勇超有个很质朴的观点:“哪里的民间文化保存得好,哪里的民风就比较淳朴,让国家放心。”

  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文化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但政策是一码事,贯彻落实是另一码事。王勇超深知,执行是个大问题。他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一直致力于抢救和老百姓生活最息息相关的那些遗存。33600余件(套)民间物藏,大到城墙门楼、古宅深院,小至墨砚烟具、三寸金莲,还有关中先民们生产生活的千百种器物,以及民间的礼俗乡规、节庆婚寿、传统技艺、戏曲展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因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而再焕青春。这些民俗遗存都是散落民间、濒临灭失、不可再生的。如今,近万件曾被认为一文不值的石雕拴马桩已经成为博物院的镇院宝藏。王勇超很庆幸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并不止他一人。2011年当选为中国民协副主席的他对于民间文艺工作者很了解,他们甘于清贫、守望民间,力量虽然不大,却遍及祖国大地的山山水水,投入了自己的热爱和情感。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群人,民间文化才没有消失得更快。“他们虽然没有回报,但受益的是子孙后代。”王勇超说。

  他对现实生活中传统文化面临的严峻挑战也很清醒。传统文化缺乏认同,肆意被扭曲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固然与大环境的影响有关,但我们传播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式也有问题。”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王勇超建议: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网络的承载传播作用;广泛开展传统节庆活动以保持中华民族共有精神记忆;发挥政府部门示范作用,营造浓厚社会氛围;推动各类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尤其是要切实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王勇超说:“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必要进教材、进课堂,同时还要尊重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不能搞一刀切。”

  在王勇超看来,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唯有地域的,才是广阔的;唯有民俗的,才是全体的;唯有历史的,才是未来的。

  “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未来,把根留住!”这是王勇超的呼吁,也是他的行动指南。因为工作所需,他多年来与政府、商界和文化界打交道,有时候也会觉得悲观,感慨“守规矩做事太难”。他本来可以过得很潇洒,但他却将文化的自觉转化为文化的担当,并将这种担当变成了令人瞩目的现实。正如他自己所说:“民间文化的抢救既是一项紧迫的工作,更意味着一种良知。”


(编辑:黄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