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大师林石城对传统的坚守
本文作者李国魂(右)与林石城的合影
林石城先生是浦东派的第六代传人。他一生为浦东派琵琶艺术的普及和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他始终坚持琵琶的教育和创作。由于种种原因使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在家赋闲十几年,除了到一些省市的音专去代代课,剩下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但他并没有休息,教了大量的学生,包括各地的专业师生登门求教。同时,他还在搞创作,如他的《琵琶教育大纲》,就是在“文革”期间写成的。林先生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民族音乐事业,特别是《琵琶名曲十八首》的VCD,是林石城先生对浦东派琵琶艺术的巨大贡献,也是先生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成 就:经典的《琵琶名曲十八首》
《琵琶名曲十八首》VCD据我所知是林先生在1978年落实政策回中央音乐学院工作后录的音。当时的林先生大约五十多岁,中央音乐学院对林先生特别重视,对他的工作特别支持,林先生是在一种感恩的情绪中录下了这十八首乐曲。也正是他的艺术青春最旺盛的时候,演奏技艺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时期,所以这十八首乐曲的录音也是林先生本人最得意之作。上世纪90年代出版社要出他的教学光盘时,他用了音配像的方法出版了这份教育光盘VCD。同时对每一个曲子作了讲解,包括乐曲背景和各个曲子的要点、难点。VCD的封底有一段话:“林石城教授通过讲解、完整示范十八首传统乐曲,系统阐述了琵琶各种技巧的练习以及乐曲的风格,尤其对浦东派的技术、风格做了详尽地讲解示范”。这个评价讲得很好,但是有一个误解,这十八首曲子不完全是传统曲目,有一半是浦东派的传统曲目,另一半是林先生改编和移植的曲目,也正是这后一部分证明了林先生发展浦东派琵琶艺术的成就。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问先生,有的地方您的手法和乐曲对不上是怎么回事?他才给我讲这是多少年前录的音,现在要弹的话恐怕弹不到这水平,先生是实事求是的。他做了示范演奏之后才是完整的乐曲演奏,从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部VCD的教育片,不错,这就是一部经典的教学光盘,但同时也是一部概括林石城先生继承和发扬了的浦东派琵琶演奏大全。它全面反映了林先生对浦东派琵琶文化深刻理解和他精彩的演奏技艺。你在任何音乐会上也很难欣赏到如此绝代的高超音乐艺术。
往 事:林先生住在我家的日子
我在1956年进入总政歌舞团之前跟林先生只学了不到两年,主要是练习基本功,练习曲。浦东派的大套曲子包括:《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武林逸韵》等,都是我根据“养正轩”的油印本自己练习的。1977年林先生住在我家期间,先生对我所练过的曲子一个一个地给我纠正错误,说明要领,并都给我做了示范演奏,使我对浦东派琵琶的理解和演奏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一天先生突然问我想不想学《海青拿天鹅》,我说我能行吗?先生说有什么不行,只要你肯下功夫练,当然要弹好是不容易的。我当时又是激动又是高兴,林先生肯把他的绝活教我,这真是我求之不得的。先生还对我讲,练曲子就是练功夫,功夫这东西看不到,但是能感觉到,一个曲子乃至一种技巧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无数次反复地练习就能练出真功夫来。你手上有了真功夫,那你活到八十岁就能弹到八十岁,你活到九十多岁路走不动了,但是你的孙儿孙女把琵琶拿到你手里,你照样能弹(同样的理论我的三弦老师白凤岩先生也给我讲过)。林先生八十多岁还到香港演奏《霸王卸甲》,还有白凤岩先生的弟弟,战友歌舞团的白凤霖先生,今年九十三岁了,我们去看望他时,他照样能熟练的演奏大三弦和琵琶。先生还说,为什么有些人弹到五十多岁就不能弹了呢?一般来说有两个原因,一是方法不对,二是功夫不到家,手上没功夫。
林先生是一位天才,但他更是一位勤奋刻苦的艺术耕耘者。在我家期间先生一天的生活就是练琴、看书、看报和埋案写作。他住在我家期间正是他在写琵琶教学法大纲的时期,他的生活理念深深地影响了我。
思 索: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
先生在《琵琶名曲十八首》的处理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其中有一半是传统曲目,一半是改编和移植的民间曲子。先生对传统曲目没有做删改,只是在太长的曲子中稍加删节,减少一些重复的段落,有的乐句看是增加了几个音符,那只是把老先生在演奏时即兴的东西记录了下来,我问过先生为什么谱子中的音符会有大字小字之分?因为原谱上没有。其它一半曲目可以说是先生用浦东派的特点来改编和移植的,这就是先生发扬和充实了浦东派的琵琶艺术。对传统曲目的随意删改是对传统的破坏,既不尊重前辈,也对我们的子孙后代不负责。“四人帮”时期于会咏把《十面埋伏》改得面目全非,这是对文化遗产极不严肃的态度,是对传统的破坏。为此,先生十分不满,和刘德海还闹过一场误会。先生没做调查研究就在琵琶会刊上说刘德海伙同“四人帮”篡改《十面埋伏》,刘德海感到很委屈,后来我通过李光祖问清真相,原来是汤良兴和于会咏一起改的谱子,让刘德海弹的,我和先生说明了情况,误会也消除了。我认为目前汪派李庭松先生的《十面埋伏》和浦东派的《十面埋伏》都非常好,希望各位同仁能一起来摒弃于会咏的这个版本,如果刘德海先生凭他的影响力能一起来摒弃它的活,那就容易得多了。
我认为对待传统应该保守一些,切不可将传统曲目随意删改而成了个人的流派,明明是传统的曲目,却标上了某某人演奏谱。现在一提保守一般都是带有贬义的,其实保守也有正面的意义。“保”是保持传统的原汁原味;“守”是守住祖宗的文化遗产。拿着先辈传给我们的传统乐曲,经过自己的随意删改,然后书上自己的名字,大家想想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如果我们能守住祖宗传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原封不动地一代代传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传统古曲,这就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各种流派都应保持下去才有生命力。
新闻链接
日前,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纪念林石城诞辰90周年”研讨会在京召开。林石城(1922—2005),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浦东派琵琶大师,新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奠基人,杰出的民族音乐教育家、理论家、琵琶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研究会会长。林石城幼习器乐,广泛涉猎二胡、三弦、琵琶、扬琴、京胡、笛子、洞箫、笙等。1942年拜浦东派大家沈浩初为师,专攻琵琶。在半个多世纪教学生涯中,他整理曲目,规范技艺,创立民族音乐的现代教学体系,精心培育后学,他编著的教材与曲谱有《琵琶教材》(1958)、《琵琶曲谱》(1959)、《江南丝竹名曲合奏总谱》(1998)等20余种。他先后培养出叶绪然、刘德海、李国魂等一大批优秀的琵琶演奏家和教育家,是深受海内外琵琶音乐界敬仰的一代宗师。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