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汉藏乐舞艺术的多彩呈现——观音乐剧《文成公主》

时间:2012年12月14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傅显舟

  10月中旬,大型史诗音乐剧《文成公主》在国家大剧院首演,随后进入加工修改阶段,准备进军拉萨,驻扎长演,成为雪域高原旅游文化一道景观。这台音乐剧由张仁胜、梅帅元编剧,扎西达娃文学统筹,张铙作曲、严文龙导演,谭晶、王莉、四郎贡布等主演。主创与演出队伍是汉藏艺术家联合。台上汉人演汉人、藏人演藏人,各唱其歌、各抒其情,共聚一起。

  幕前合唱气势恢宏,唱的是“天下没有远方,人间就是天堂”。幕启,5个年轻喇嘛身披红色袈裟肃立台上,双手合一;一队藏族姑娘走过,悠扬的歌声飘出;朝圣的牧民匍匐而过,男女老幼结伴而出。展示的是高原藏区平静的生活。

  大戏开场,是长安宫殿的富丽堂皇,合唱飘起,是颂扬大唐盛世宴宾四方。随后,车轮滚滚,文成公主在大合唱的歌声中出城上路。第二幕是漫长的旅途,行进队伍在“走不到的是远方,回不来的是故乡”的合唱中艰难前行。大家思乡之情越发强烈。第三幕插入一个松赞干布遣使习梵语而后造藏语的情节,松赞干布用新的藏语写下对文成公主的思恋。随后又是文成公主一行旅途劳顿、思恋松赞干布的场面。没有惊心动魄的情景,却有儿女情长的歌声,独唱、重唱渐入佳境。

  音乐剧《文成公主》四幕戏一气呵成,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惊险离奇的情节,编剧导演以平常人心态,用今人的思绪去设身处境,去考虑西行路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最容易出现的思想感情,仿佛是信手拈来的细节形成全剧。剧情浅显易懂、流畅简单。剧词文白相间,齐言与长短句混合,简洁大气,朗朗上口,四言、六言的运用独具汉、藏古典诗歌特色。富于韵律与结构感良好的歌词,为旋律写作的成功铺垫了良好的文学基础。、

  该剧音乐汉藏融汇,丰富多彩,主题鲜明。主题歌写作出类拔萃,由松赞干布首先唱出,“我要让贫者远离饥荒,我要让病者远离痛苦,我要让老者远离衰老,我要让逝者从容安详。”歌声优美、曲调悠扬,大颂大爱,令人怦然心动。剧中反复吟唱的另一主题乐段是一个合唱主题,唱的是“走不到的是远方,回不来的是故乡”,留下一丝戏剧展开的悬念;稍加变化,出来则是“走得到的是远方,回得来的是故乡”。词变曲同,一段忧愁、一段乐观,用到不同地方,唱出了不同情绪,显示词曲作家匠心独具。剧中合唱曲、歌舞曲采用的几首原生态民歌也各具特色。藏族女声用藏语演唱,穿插其间,叙事抒情,有变化、有对比,用得恰到好处。即便开场表现大唐盛世的场景合唱,四言歌词配合仿唐调式旋律,音乐也是很有特点,词曲有韵味,简练准确。

  此外,剧中独唱与重唱歌曲好听的也不少,旅途中文成公主梦中与松赞干布的二重唱,文成公主在唐古拉山“我是初生婴儿”的独唱都很动人。有些遗憾的是,文成公主的唱段很多,素材使用也很多,但提炼不够,音乐形象还不够鲜明。缺乏一段类似松赞干布主题歌一样过耳不忘的旋律。饰演文成公主的谭晶吐词清楚、音域宽阔,歌声入情入戏。四郎贡布声区贯通、音色纯净,表演自然松弛,形象英俊潇洒。配角演员与群众演员表演都很到位。台上舞姿优美、歌声整齐,音乐舞蹈表演十分专业。

  《文成公主》舞美大气辉煌,一显大制作、大场面、史诗剧的宏大气魄。台上服装五颜六色,道具制作精致,布景恢宏壮观,是一出不折不扣、创制精美的旅游音乐剧。

  景观剧也好,旅游音乐剧也好,与旅游文化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元素的融入必不可少。作为藏族音乐的展示,大量原生态民歌在渲染戏剧气氛、丰富舞台表演的同时,也节省了创制成本;民间踢踏舞、祭祀舞、鼓舞的引入在调节戏剧情绪、制造戏剧氛围的同时,也增强了这部舞台剧的观赏性。丰富多彩的藏族歌舞使这部音乐剧色彩斑斓、好看好听。

  有人评价这部音乐剧形式豪华、戏剧性单薄,也有一定道理。音乐剧戏剧分量的轻重,其实与表演形式和内容的选择有关系。音乐剧按戏剧的分量轻重可分为音乐戏(Play)、歌舞剧、歌舞秀(Show)三种类型,《文成公主》定位在歌舞秀、歌舞剧的类型,是题材内容与表演形式本身所决定的。鉴于同一题材的话剧、戏曲与马来西亚版《文成公主》音乐剧已经出台,作为西藏旅游音乐剧定位的《文成公主》,必须寻找新的戏剧内容与表演形式的突破口,以便跳出史料与以往戏剧表演观念的束缚。本版音乐剧以相对简单、轻松的戏剧情节为内容,更多强调汉藏文化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也无可厚非。况且,旅游音乐剧必须宣扬地方文化且强调舞台表演的观赏性。在此,一部音乐剧的歌舞表演是否具有文化内涵,是否具备艺术个性与质量,才是这部剧成败的关键。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