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国家大剧院五周年庆生 携手数百位艺术家回馈观众

时间:2012年12月14日来源:新华娱乐作者:

  2012年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将迎来五周岁生日。歌剧《罗恩格林》《运河谣》、话剧《风雪夜归人》,公众开放日艺术节,舞美基地奠基……12月13日的大剧院五周年院庆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邓一江,演出部部长李志祥,为我们揭开了此次庆祝活动的神秘面纱。

  五台大戏

  大剧院五周年生日精彩不断

  每年生日,国家大剧院倾力打造的院庆大戏无疑备受瞩目:从原创京剧《赤壁》到原创舞剧《马可•波罗》再到大剧院版歌剧《托斯卡》等等,每年的压轴之作几乎都成为了当年最具轰动效应的重磅大戏。李志祥表示,今年五周岁生日,国家大剧院同时拿出两部全新大戏回馈观众:瓦格纳经典歌剧《罗恩格林》和吴祖光经典戏剧《风雪夜归人》,一“西”一“中”两台大戏让12月的大剧院再次成为了“焦点”。

  12月初,大剧院盛邀国际著名导演强卡洛倾力打造的瓦格纳经典歌剧《罗恩格林》,在它诞生162年后,首次亮相中国舞台。《罗恩格林》不仅云集众多国际“大牌”瓦格纳唱将,在吕嘉执棒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合唱团的表现也堪称“惊艳”。而在今年4月,国家大剧院制作的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有艺术评论人撰文写道:“时至今日,还没有任何一家国内歌剧机构敢在一年时间接连内推出两部瓦格纳大型歌剧,而国家大剧院做到了这一点。”

  《罗恩格林》之后,大剧院最新制作的话剧《风雪夜归人》也将于12月15日至24日与观众见面,在戏剧场连演十场。在中国现代文学戏剧史上,《风雪夜归人》堪称一部举足轻重的经典之作。该剧讲述的既是旧时代爱情的悲剧,更是人生尊严的悲剧。自1942年问世以来,《风雪夜归人》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深邃的人文内涵,确立了其不可替代的经典地位。然而近些年来,该剧在话剧舞台上的呈现却极罕见,这也正是国家大剧院选择创排《风雪夜归人》的用意所在:要将经典重新立在舞台之上,让经典影响和感动更多的人。此次《风雪夜归人》的主创主演团队,也集结了国内戏剧及影视界的顶尖阵容: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著名导演任鸣执导该剧,知名演员冯远征、余少群、程莉莎、刘桦、梁丹妮、丛林共同联袂主演。

  除了这两部新戏,此前曾热演两轮的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也将在12月22日至28日再次开启大幕。这部以京杭大运河为背景的歌剧历时两年精心打造,今年6月一经推出,便获得了普通观众的热烈反响及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当时参加大剧院第四届世界歌剧高峰论坛的各国嘉宾对此剧赞不绝口,而在短短半年内三度复排、三度上演也足见该剧的超高人气。无论创作阵容还是整体呈现,《运河谣》都堪称大剧院在民族歌剧领域的成功尝试,浓郁的中国美声意境、朗朗上口的旋律、中国式写意风格的舞台设计,都为该剧赢得了高分。在新一轮演出中,著名歌唱家王丽达、王宏伟、王莉、孙砾共同组成的“央视青歌赛金奖”阵容将再度联手献唱这部感人至深的歌剧。

  与此同时,两台精心策划的音乐会也将是大剧院五周年院庆的“重头戏”。12月24日、25日,一年一度的“世界歌剧经典音乐会”将如期而至。作为国家大剧院的经典演出品牌之一,今年的两场音乐会共汇集了戴玉强、孙秀苇、张立萍、袁晨野、么红等20位当红歌唱家,届时,他们将奉献《魔笛》《蝴蝶夫人》《图兰朵》《伊戈尔王》《阿依达》等一系列经典歌剧中的著名咏叹。歌剧Gala落幕之后,钢琴家郎朗也将在12月27日为大剧院五岁生日献艺。音乐会上半场,郎朗将为观众带来肖邦的全部四首叙事曲,下半场他则将牵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奏响《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以此作为对大剧院五岁生日的特别献礼。值得一提的是,这几部作品均以波澜壮阔、华丽宏伟而著称,加上郎朗激情、大气的演绎,相信会让观众大呼过瘾。

  浓缩版艺术节

  公众开放日打造“艺术狂欢”

  自2008年始,为回馈社会各界和广大观众的关心和支持,国家大剧院将每年的12月22日,也就是其正式开幕运营的日子定为“公众开放日”,免费向公众开放。每年的这一天都是大剧院最热闹的一天,上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走进剧院,观看节目、参与活动,分享艺术之美。

  “观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艺术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据邓一江介绍,今年大剧院是煞费苦心,从“公众开放日”到“公众开放日艺术节”,不只是名字的变化,而是整体活动的升级,“这也是贯彻落实十八大‘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具体体现”,从上午9点到下午17点,39场演出、20项艺术活动在1天里集中展示,来自中央和北京的超过15家艺术院团的500多位艺术家在剧院各处与观众零距离接触,“这是一台含金量非常高的浓缩艺术节,在别处是看不到的。观众不仅可以享受到全国最好艺术院团带来的多元化表演,能与艺术家们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参与其中,以自己的方式感受艺术带给人们的快乐,这就是他们的节日。”

  整个剧院都是舞台。当天,大剧院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目,无论是在四大剧场、展厅,还是剧院至高点的花瓣厅,亦或是在行进的路程中,观众映入眼帘、回荡耳畔的都是醇美的艺术体验。四大剧场上、下午各安排两场演出,演出院团包括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广播电影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武警文工团、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等10多家艺术院团,还有大剧院歌剧《运河谣》、话剧《风雪夜归人》片段演出,可谓歌、乐、舞、剧、戏全覆盖;而在大剧院公共空间,或有演员身着《阿依达》士兵服装列队展示,或有演员身着大剧院歌剧服装进行巡游表演,或有歌剧《卡门》第一幕烟厂女工片段表演惊喜登场,或有大剧院合唱团团员客串服务员并即兴表演,或有大剧院管弦乐团的11名铜管乐手进行整点报时及演奏舞曲;小朋友们也有自己的舞台,琵琶演奏家吴玉霞、歌剧艺术家丁毅、青年舞蹈艺术家王亚彬、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宏图,将携手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北京市一七一合唱团、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带来青少年民乐、歌剧、舞蹈、戏曲演出。

  所有观众是主体。在今年的艺术节中,观众不仅将感受500余名艺术家的精彩演出和贴心服务,还将在发现艺术家们的别样风采。花瓣厅的三场“丹青舞台——演艺名人的翰墨之缘”跨界书画笔会,姜昆、蓝天野、濮存昕、郁钧剑等艺术家暂时放下“本行”,跨界展示其“琴棋书画”才艺,他们除现场联袂为大剧院创作主题绘画外,还会与观众就大剧院艺术生产和中国传统艺术——书法、绘画等话题进行交流;西餐厅里,赵汝蘅、陈佐湟、吕嘉、魏春荣、李宏图、陈萨等艺术家将与大剧院特邀的100位观众共享“艺术家午餐”、畅谈艺术,他们还专门为观众准备了助兴节目;在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李光羲、叶佩英等艺术家与大剧院会员一起,同台表演歌剧咏叹调、钢琴四手联弹、戏曲联唱、话剧片段,还有众多文化名人跨界畅谈与高雅艺术的故事;展厅里,也将有艺术家为观众亲自讲解展览。

  院长说说心里话。开放日这天,剧院还策划了“艺术改变生活——国家大剧院院长面对面”系列活动。院长们首次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倾听来自观众的声音,聊聊家常话。

  剧院藏品首次展出、“大剧院•古典”安卓客户端首发。四大艺术展览隆重登场,“艺•境——国家大剧院院藏品展”将展出大剧院征集到的百余件(套)藏品,涉及绘画、书法、雕塑作品,以及舞台美术模型、服装、艺术家签字的手模、指挥棒、海报、照片等;“回眸经典——国家大剧院原创与制作剧目展”、“精彩在这里绽放——国家大剧院艺术成果展”则通过丰富的图片、详实的数据、生动的视频,全方位地展示国家大剧院五年来的发展情况;而艺术沙龙展厅的“聆听的历史——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上线一周年特展”现场,还将举行“大剧院•古典”安卓客户端首发仪式,知名艺术家、乐评人等将作为讲解嘉宾,向观众介绍声音发展的历史及古典音乐频道,并展示大剧院五年来在新媒体领域的成果。

  当天,剧院里还有普及文明观演礼仪活动,纪念品商店的院庆纪念戳加盖活动、部分商品五折优惠,以及“猜谜赢奖品”活动等,全天精彩不停歇。

  开放日免费不免票,当天全媒体直播。邓一江也特别强调,今年公众开放日除了大剧院邀请的青少年学生、打工子弟等特殊群体,其他所有观众仍和往年一样,实行“免费不免票,提前网络预订”政策,国家大剧院官方网站(www.chncpa.org)将在12月17日-12月20日开通预订通道,参观票定完即止。网络预订成功的公众,可于第二天在大剧院票台取票,公众开放日当天不能取票。

  开放日当天,北京电视台将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国际在线、千龙网、北京广播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凤凰网、优酷网、悠视网、乐视网、酷6网、奇艺网、PPTV等15家网络媒体进行8小时全方位立体直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进行5小时直播及全天跟踪报道,“非常感谢这么多媒体的大力支持,希望能有更多公众参与其中”。

  五年收获800万观众

  世界表演艺术领域的“一极”初见规模

  自2007年12月22日正式开幕运营以来,国家大剧院已经走过了整整五个年头,吸引了800余万次观众和游客。从人们充满疑惑的建筑到中国文化领域的航母,从世界表演艺术领域的“新生儿”到重要“一极”,国家大剧院用五年时间锻造为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艺术生产能力非常活跃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用五年成为首都北京乃至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心理”地标。

  在邓一江看来,这都源于大剧院始终坚持“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宗旨,坚持准确的功能定位、科学的运作模式、正确的发展战略。发布会上,他也与我们分享了五年来的各项经营数据。

  艺术创作生产与运营。过去的五年时间,国家大剧院商业演出3914场,平均每年800场,形成了新春演出季、夏季演出季、秋季演出季三大演出季和院庆演出周的全年演出设计,并打造“中国交响乐之春”、“五月音乐节”、“国家大剧院歌剧节”、“漫步经典音乐会”、“国家大剧院舞蹈节”等多个深受公众喜爱的演出品牌;迎来了中外543家艺术团体、14.8万人次艺术家,涵盖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和涉外及涉港澳台56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指挥家、芭蕾舞团、艺术家,以及国内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五个一工程”、中国戏剧奖、文华奖获奖剧目、各领域的名家新秀等,都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与此同时,大力开展艺术创作生产,制作包括京剧、歌剧、话剧、舞剧等表演形式的剧目28部,演出共计443场,其中京剧《赤壁》迄今为止已经上演11轮次63场,话剧《王府井》上演5轮次63场,歌剧《西施》上演5轮次21场。不少剧目还走出北京、走出国门,《简•爱》北京、重庆、上海巡演,《赵氏孤儿》香港巡演,《图兰朵》韩国巡演,《赤壁》奥地利、匈牙利、布达佩斯欧洲三国巡演……“国家大剧院制作”在国内外都收获良好口碑和票房。日前,国家大剧院的剧目制作计划已经安排到2016年。大剧院还成立了自己的管弦乐团、合唱团、青年室内合唱团,提高剧目生产的能力和效率。

  艺术推广普及与传播。为了让国家大剧院真正成为大众的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秉持“艺术改变生活”的价值理念,建立起全年系统的艺术普及教育体系,精心打造了“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等品牌栏目。五年来,大剧院共举办艺术普及教育演出2739场、活动2463场,惠及观众达241.6万人次。大剧院还举办殿堂参观、艺术展览等各类主题活动,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的艺术体验,五年共举办表演艺术主题展169个,接待参观观众322.3万人次。2011年开始,大剧院还通过面向全市建立“歌剧兴趣培养基地”、与首都文明办联合主办的“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市民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活动等,拓宽普及覆盖面。

  另一方面,大剧院注重高雅艺术传播。与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等社会媒体进行大规模的高雅艺术宣传;打破剧院“围墙”,每年的漫步经典音乐会、中秋音乐会等电视、广播直播,与电视台合作专题栏目;出版发行《国家大剧院音乐讲堂》系列丛书,坚持每场演出免费发放环保节目单、观演礼仪手册,开发纪念品、制作音像品、拍摄纪录片,多元化促进高雅艺术传播。2011年底,国家大剧院又推出了“古典音乐频道”,在确保内容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同时,为普通老百姓实现了网络音频欣赏的高保真音效。目前,古典音乐频道音频比国内多数网站音频高出2-3倍,又推出“大剧院•古典”移动客户端,实现“实体剧院-网上剧院-移动剧院”的转变。

  艺术管理与营销。在演出运营中,国家大剧院始终坚持艺术与市场的双重眼光,既选择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俱佳的作品,同时做好市场推广,制定合理的价格,让老百姓能够享受到这些优秀的作品,切实实现“艺术改变生活”的宗旨理念。

  大剧院的票务营销体系按照“保本微利、确保公益”原则设计票价,坚持“相对低、可承受、可选择”,即在保证受惠成本的前提下做到相对低,在票热卖的情况下做到可承受,在票价体系上达到多样性做到可选择,目前各演出季的票价多达几十个档次。还推出了“歌剧畅音卡”等培养文化消费习惯,培育文化市场的创意举措。

  据统计,五年来,大剧院商业演出共售票约434.2万张,演出收入约15.1亿元,平均销售率约81.2%。

  此外,国家大剧院还通过举办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国家大剧院高级舞台技术与管理培训班”,启动“国家大剧院院藏剧目”、“青年作曲家计划”、“乐咏中国——世界作曲家谱写中国”、歌剧角色试唱等活动,推动业界发展。

  舞美基地即将奠基。发布会上,邓一江也公布了院庆期间另外一项重要活动,12月18日,国家大剧院舞美基地将举行奠基仪式。大剧院舞美基地选址在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占地面积559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9781平方米。该舞美基地是服务于国家大剧院艺术生产的配套设施,建成后的舞美基地具有集合成排演、舞美设计、布景道具服装制作、舞美艺术交流、仓储、演员住宿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可为国家大剧院的剧目制作和对外交流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更好地发挥国家大剧院作为文化产业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