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漓江画派异军突起——黄格胜“家园”展览引发美术界关注画派研究

时间:2012年12月10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张亚萌

壮锦(中国画) 局部 黄格胜

  高2.4米、长37米,由28张八尺整宣组合而成的大气磅礴的巨幅画作《壮锦》,横跨中国美术馆圆厅,气势撼人。《壮锦》以广西山寨为创作主题,将广西壮、瑶、侗、苗4个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民居聚于一画,通过山形地貌、民族建筑的变化融通,把夹土夹石地貌、梯田坡地、鼓楼、风雨桥及壮苗侗瑶的民居特色融入笔端,生动展示一个鳞次栉比、气韵生动的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家园场景。虽是鸿篇巨制,但无论是纸张的选材、笔墨的运用、云烟的晕染、色彩的图染、空白的留布、画面的起承转合、画意的跌宕起伏,都仿佛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为冬日的北京带来几许南方温暖的气息。

  这是由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中国美协、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家园——黄格胜国画展”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件作品,亦是中国美协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院长、漓江画派领军人物黄格胜历时10月有余“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力作。

  展览展出黄格胜的105件作品,多数以中国西部山水田园民居为媒材——表现广西本土美术资源、展现鲜明地域特色的“现代南方的新田园诗画风”这一审美特征,这不仅是黄格胜自己的选择,更是以他为首的“漓江画派”面对时代与社会的选择。

  “漓江风格”的山水图式

  烟雨、渔灯、浮峰、倒影——一提起广西,提起漓江,人们都会想到这些画面;而漓江之秀,亦是数百年来名流雅士、文人墨客吟咏描摹不绝的物象,唐代诗人韩愈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为漓江山水之千古绝唱。在广西,遍及全区的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自然景色、以北部湾为代表的亚热带海滨风光、连绵的桂西北崇山峻岭、古朴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花山岩画和八角寨等文物古迹……广西漓江地区秀丽、幽静、柔情、含蓄的美,为广西的美术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他们的作品已形成了在概念上的地域性、多民族性的创作风格。借助现代文明工具,中国画家可以涉足万水千山,20世纪以来,秀丽的漓江因此给中国画家很大影响:徐悲鸿的《烟雨漓江》最得漓江神韵;李可染到桂林写真后,漓江系列作品遂成其一生创作的经典画作;黄宾虹赴桂林讲学,桂林山水也成为他以后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漓江对20世纪中国画产生了巨大影响。

  上世纪60年代,广西的一批绘画名家就提出了关于建立属于广西自己的画派的主张。阳太阳先生提出“桂林画派”主张,以漓江、桂林山水为题材创作了《漓江木排》《漓江雨霁》《漓江烟雨》等一批优秀的艺术作品;涂克针对亚热带自然环境特点提出建立“广西画派”;黄独峰针对广西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底蕴,提出“岭南画派西移”的学术主张;而黄格胜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倡导、筹建“漓江画派”,把表现漓江和桂北山水风景当做己任,成为倡导漓江画派的关键人物。

  1985年,黄格胜完成长达200米的《漓江百里图》。这件作品气势恢弘、豪迈奔放,又兼具清新疏朗、典雅婉丽。评论家表示,它把“漓江烟雨,渔家灯火,千峰碧透,浮山倒影”的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展示了广西本土美术资源的丰富性和独有的艺术表现潜力,更创造了一种堪称“漓江风格”的国画山水图式。此后,张冬峰、郑军里、刘绍昆等中青年画家,迷醉于广西风情,经过心灵的联结和再造,描绘出一幅幅意味隽永的画面。

  据漓江画派促进会副会长韦俊平介绍,自2004年培育漓江画派以来,画派共举办画展30多次,举办50人以上参加的大型采风写生活动6次;“漓江画派的画家们也都明白,任何抱残守缺、不求创新、只会模仿前人风格和古代农耕时代的田园理想是没有出路的。所以漓江画派画家们都在以不同的风格和形式探索田园诗画风中的现代表现方式。虽然同样表现山水风景的田园题材,但漓江画派画家们无论从符号、色彩、技法、构图、形式和意境上,已经赋予全新的现代生命。在突出现代风格的同时,漓江画派的最大特征就是‘写生化’和‘生活化’,也就是‘南方’画风”。美术批评家陈履生认为,特殊的地形地貌、特殊的文化区域给予了20世纪中国美术的巨大影响;地方性的画家集聚在一起,共同探讨相关的艺术文化问题,使得这个地方的艺术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从这一点而言,近20年来,漓江画派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美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画派发展需要理论“显色”

  在培育漓江画派的过程中,广西美术界组织了不少展览和写生活动,如苏旅、刘新策划的“我们的亚热带——南方的风景2002展”,苏旅、石向东策划的“一频道——广西前卫艺术六人展”、雷务武策划的“广西版画九人展”等专题展览。展览策展人和理论家们希望将漓江画派的创作集中在“南方的风景”这个点上。但黄格胜也发现,进入21世纪后,广西美术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成绩,但也需要更深层次的反思。用作家潘琦的话说就是:广西美术是好作品多,精品少;好画家多,大画家少。——这的确一针见血地点中了广西美术的软肋——思考如何以理论加强创作、如何整合广西美术资源和队伍,是目前漓江画派发展的重中之重。

  “文化界流行着一句话:艺术之树常青,而理论是灰色的。相比于漓江画派在作品创作方面的成就,理论研究仍比较欠缺:一方面是著述不多,缺乏系统研究和理论体系建设;另一方面是理论落后于实践,多为实践经验的总结,缺乏对画派发展内在规律性的总结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谋划。画派的理论研究应在满足对艺术创作进行进一步阐释、深化、总结、探索规律的同时,着力于指导、谋划画派‘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做’;这其中,加强理论研究工作对画派建设尤其重要。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在经过实践检验之后,反过来又进一步推进理论的研究、思考,工作经验、教训的总结,发展规律的探索,这是漓江画派各项事业得以顺利发展,艺术创作获得长足进步的必要条件。”黄格胜说。这其中的反例就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刘绍昆、高峻、谢森、黄菁、刘晨煌策展的“开始画展”,曾经引起国内美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85新潮”南方最早的前卫画展;但因为后续的策划、理论、展览没有跟上,最终和全国美术的发展拉远了距离。

  “我们现在有漓江美术发展论坛,可利用这个论坛,广邀国内外美术理论名家,发动广西本土的理论工作者和美术工作者,对漓江画派的时代特征、艺术特征、地域特征、民族特征和审美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最终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在广西美协副主席、漓江画派促进会秘书长苏旅看来,论坛是发展和强化理论的一个抓手,但不能仅仅简单做一个画派的理论建设,“我们需要以漓江画派和论坛为平台,把国内甚至世界的美术理论家吸引到广西来,把论坛做成具有国家级水准的一年一度的美术理论年会,研讨当代最有代表性的艺术问题,形成引起美术界关注的热点。”

  而不少持续关注漓江画派的理论家也发现,画派与学院相互依托,互为平台,共同提高的策略,也是在漓江画派的培育与发展中理论建设的重要一环。据介绍,漓江画派促进会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约有52%是广西艺术学院的专业教师;广西艺术学院设立了漓江画派艺术研究中心并成功申报成为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收集整理漓江画派资料,编印《漓江画派》杂志,出版漓江画派系列文献,为漓江画派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平台,对漓江画派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这不仅为漓江画派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更为画派发展及时把脉,提供思路。—— 一个画派与一所高校的理论合作,为文化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版本。

  “一首《蓝色的多瑙河》使多瑙河名闻天下。作为一个在山区长大的壮族人,我要用手中的笔讴歌漓江,把家乡的山山水水介绍给全世界。”黄格胜如是说——而这亦是众多漓江画派人的愿望。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