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命维新 天人交响——也谈周韶华的书法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商业逻辑日益成为社会的主宰。就像杰姆逊所言,我们这个时代正经历着“无意识领域的殖民化”,商业逻辑已经全面地侵入我们的感觉和本能层面,成为一种社会潜意识,进而成为一切创新的敌人。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是,充满功利性的市场标准正在日益吞噬审美标准并主导着艺术创作。这个时代的许多艺术家都臣服于市场了,区别只在于选择媚俗或者媚雅。尤其是对一个功成名就的艺术家而言,艺术上的探索和创新就变得更具风险性,也更需要勇气。多年以来,周韶华的名字都是与革新紧密相连的,他以毕生的努力与这种“无意识”进行着抗争,循着自己选定的中国书画艺术“天人交响”的精神轨迹,不断寻求着超越。当他成功地完成了中国画创新的“三大战役”之后,又以八十多岁的高龄,重开战场,开始了书法艺术的革新。
周韶华与许多书画家的区别在于,他既是一位创作家,还是一位理论家。他的书法创新实验不是凭感觉为之,而是建立在对于中国传统书法理论进行系统反思的基础之上的。他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以贯通宇宙、生命、历史的大书法观通观书法艺术长河,苦苦思索着“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他提出的解题方案是从解决艺术的本体问题入手,首先“走回去”——回到书法艺术的原点,从早期的刻画符号、图形文等汉字的活水源头去追寻汉字原生态的美;然后“走出来”——将书写性的书法艺术与标准化的印刷字体分道扬镳,强调书法的形式美,弱化甚至摈弃其实用功能,凸显其审美功能。
正是基于这样的大书法观,周韶华勇敢而自信地将传统的线抽绎出来,向上溯源原始的图腾文字或刻画符号,向下舍弃汉字或文意,强调书画的融合,以“大写意”的精神,表现“大自在”,从而实现“天人交响”。艺术大师罗丹说过:“一个规定的线(文)通贯着大宇宙,赋予了一切被创造物。如果他们在这线里运行着,而自觉着自由自在,那是不会产生任何丑陋的东西来的。”而“低能的艺术家很少具有这胆量单独地强调出那要紧的线,这需要一种决断力,像仅有少数人才能具有的那样。”周韶华属于这种有“决断力”的艺术家。他自由地运用着线条,通过空间的分割、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墨色的枯湿、运笔的缓急,表达着内心的情感,营造出独有的书法意境。像《骠骑将军》《天马行空》等作品,线条完全摆脱了文字符号的外壳,释放出无与伦比的力量,似乎携着风雷,裹着闪电,气势磅礴,铺天盖地而来,对空间进行着大开大合的切割,腾挪转折,仪态万方,已经进入“大象无形”的审美自由境界。它是书法,是绘画,是诗歌,是音乐,是舞蹈,也是建筑。这些作品彻底与传统书法写作决裂开来,超越了书法的实用性与功利性,呈现出情景交融的意境,以及天人合一、天地和谐的大美,臻于纯粹审美的自在境界。
当周韶华在回答“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的同时,也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可以这样说,他站在艺术哲学的高度给出了中国书法创新命题的完整答案,创造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陌生化”的“周式”书法。
艺术家对于世界的书写方式是否独特,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对世界的体验与观照。周韶华博览群书,学贯中西,尤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验与观照世界的方式。从他的理论表述和创作实践可以看出,他对宇宙、人生历史的观照方式接近老子所说的“涤除玄鉴”,也近似宗炳所言的“澄怀味象”。这是一种静观默察的观照方式,排除了主观的欲念以及外界的纷扰,超越了世俗的功利性,因而保持着内心的虚境空明,以接纳万事万物,从中体味出“道”之存在,从而抵达自由之境。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艺术家普遍持有的人生体验方式与审美观照态度。
(编辑: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