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著名钢琴家、钢琴教育家们提出——钢琴基础训练应从“不错音”开始

时间:2012年12月05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张 悦

  著名钢琴大师莫里齐奥·波利尼在回忆起孩提时代时曾说:“那时的记忆总是美好,也更容易被感动。”但这种感受,可能是大多数中国琴童不太能体会到的。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上,诸多全国著名钢琴家、钢琴教育家济济一堂,面对钢琴教育的种种误区和问题提出了看法。

  现状一 正视钢琴考级的作用

  著名钢琴家、钢琴教育家刘诗昆在多年的音乐教育经历中,最常听到家长抱怨的就是说自己孩子“没天赋”。“家长有两种最突出的心态,一是培养孩子做钢琴家,二是简单地作为一种消遣和玩乐,而不是把音乐当做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养料。”刘诗昆觉得,这种心态,是目前中国钢琴教育最难扭转的弊端。“中国家长的心态总是非黑即白,其实学琴应该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作为美育中很重要的一环,不能简单跟兴趣画等号。”

  著名钢琴家石叔诚则直言不讳地指出现今中国钢琴教育存在最大的两个问题即“拔苗助长”与“掩耳盗铃”。比如家长要求孩子速成,过分强调钢琴技术的程度,并一味追求高难度的曲目,部分老师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就采用“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并将考级视为最大目标。石叔诚认为,钢琴考级的真正意义其实在于通过这种方式抓素质教育,推动钢琴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我们国家现在不缺世界级的演奏家,缺乏的是音乐普及。”手型什么样?练习方法什么样的?应该快练还是慢练?很多琴童、家长、老师都在纠结这些技术方面的问题,钢琴毕竟是一门“听”的艺术,训练听觉才是学习钢琴最首要的问题。石叔诚认为要善于聆听自己的琴声,从自己的琴声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许有的人在技术层面上无可挑剔,但没有感情,也不能打动人。钢琴这门艺术只有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现状二 属于自己的个性很少

  作为国内最高规格的少儿钢琴比赛,在本届钢琴节期间举办的全国少儿钢琴优秀选手展演也被评委、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唐哲称为“小金钟奖”,他甚至预测有的组别的一部分选手未来会走向专业的道路。全国少儿钢琴优秀选手展演的评委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钢琴系教授周铭孙则表示:“这次的参赛选手水平是历来听的少儿钢琴比赛中的平均水平最高的。像肖邦的《夜曲》以及《玛祖卡》这类的曲目,都需要比较成人化的感情理解,但是我们听到的这些孩子的演奏已经相当‘有意思’了,能够体会到音乐里的意境和感觉。评委们都在赞叹现在的小琴童们的表现太不可思议了。”

  令中国音协高校联盟全国钢琴展演评委会主任、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吴迎印象颇为深刻的是此次比赛过程中,不少选手对中国作品的精彩诠释,他表示,“因为选曲的原因,专业组(九大音乐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由于赛制选曲的限制多只能选择一首中国乐曲作品和一首古典奏鸣曲的一个乐章来演奏,应当说这对施展出其全部才华还是有一定的限制,但是我们在中国乐曲演绎当中还是收获了不少惊喜,其中有不少新近创作的、较少听到的曲目,将来这些新曲目能够让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学琴的同学们去弹奏,相信对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也是一个好现象”。高校组评委会副主任、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李坚特别提到了对钢琴演奏的态度应该端正,他说:“从幼儿最初学琴开始到最后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钢琴老师的责任就非常大,我们期盼教出的孩子是对音乐拥有非常虔诚的态度,并非以成人化的理解去进阶或是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而是对生命对艺术热爱的高度。”同时,李坚还指出在听选手们演奏的时候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辅导老师的影子很重,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和理解比较少,这也是中国钢琴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现状三 基本功训练仍是大问题

  “我们经常感叹一位钢琴大师在音乐会演奏的过程中基本没有错音、没有失误,这难度太大了,是怎么办到的?我想正是因为他们从练琴之初,在准确性上就有严格的把控力,质量非常高,在源头上就杜绝了错音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李民如此谈到,他与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书记王健、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黎颂文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准确性的问题,他们还认为现在的钢琴教育最应该、最迫切去抓的恰恰是这种基本功训练,而不是一味去抓一些高难曲目,去建一些“豆腐渣”工程,这些都是在基本功并不扎实的情况下松散建立起来的,轻轻一晃就塌下来了。李民说,“没有扎实、艰苦的训练,艺术的表现也是松散的。艺术的感觉固然是美好的,但是抒发出来的时候却因基础不够扎实,难以那么深刻而精准地打动人,难以完美地呈现出来,有种力有不逮的感觉。”

  本届少儿组与高校组展演和比赛,特别增加了协奏与合奏的内容,这对不少选手来说都是较大的考验。黎颂文则指出:“中国的钢琴教育通常是以一种独奏的方式来训练的,对于协奏和合奏比较陌生,这暴露出的问题是对声音的平衡掌握不好,合奏中应该体现出的丰富性、层次感并没有特别到位的表现,在对声音的控制力方面也表现出相对粗糙的一面,这不仅在四手联弹的组别有所体现,在独奏选手弹协奏曲时也有明显体现,我想这对于我们整体钢琴教育来说都是个新的课题。”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