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综艺节目成被操纵的伪真实 业内:观众爱看

时间:2012年08月30日来源:文汇报作者:邵岭

  近日“护宝锤还是砸宝锤”的争论,最后竟然引发了对节目真假的质疑,这或许令所有人始料不及。“这本来就是一个在表演的节目。”曾经参与节目的北京东方大学文物学院院长李彦君此言一出,观众恍然大悟:那一次次惊心动魄的落锤,竟然都是事先编排好的戏码。

  其实,像好莱坞大片一样导演节目,《天下收藏》并不是首例。人们好奇的是,回顾这些年来的内地电视荧屏,从最初的选秀、情感、调解、相亲到如今的鉴宝,为什么某些以真实为看点的综艺类节目,最后竟原形毕露——不过是被操纵的伪真实?

  模糊虚构与真实

  伪真实,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吴保和的话来说,就是模糊甚至跨越了虚构和真实的边界。在早些年的电视节目中,这二者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并且在电视人和观众中达成共识,比如新闻节目是真实的,电视剧是虚构的。不过,自从1999年全球首个真人秀节目《老大哥》在荷兰诞生并一炮而红之后,一种新的综艺节目类型开始在全世界遍地开花——吴保和称之为“观众参与类”节目。近年来先后出现在内地荧屏上的选秀、调解、相亲和鉴宝等节目,都属于此类。这种参与,并不是像以往那样坐在演播大厅里鼓掌叫好,而是亲身参与到节目的进程中,比如投票决定选手的去留,或者通过报名成为节目主角。

  顺理成章地,此类节目都争相给自己贴上“真实”的标签——从参与者到事件发展过程都是真实存在的,没有人为导演和干预的成分。只有这样,结果才因为不可预期而充满悬念,参与者在现场的即时反应也才能成为吸引观众的一大看点。但随着节目的红火,观众开始发现,不少综艺节目从真实滑向了伪真实:它们打着真实的旗号,但其实不少元素都经过了编导和包装。比如一些选秀节目里,音乐学院毕业的选手,硬要包装成小工小贩;明明是生于城市长于城市、能说一口标准普通话的选手,非要给人家穿上大花衣裤,操起浓重方言,再配上来自农村的“亲友团”。再看有的情感调解类节目,虽说讲述的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但亮相的往往是比“琼瑶剧”还煽情夸张的苦命夫妻。而这次鉴宝节目爆出的内幕是,节目组事先从潘家园等旧货市场故意买来假货,再由所谓的“持宝人”上台表演一番。观众坐在电视机前体会如过山车般的情绪起伏,但一切其实早就注定。

  与策划密不可分

  是谁操纵了伪真实?有一种观点认为,电视综艺节目的伪真实倾向与节目制作过程中的策划密不可分。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成立。一位参与多个电视节目策划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设计冲突,制造峰回路转,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观众的情感波澜,是当下很多综艺节目普遍使用的策划手段。

  就拿真人秀节目来说,寻找和挑选选手,就是策划的重要部分。因为真人秀节目是以平民化的姿态出现的,能否缩小参与者和观众的心理距离就成为民心向背的关键。在一个真人秀节目的筹备初期,对于应该寻找什么样的人、这些人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就会有详细规定,这些规定包括参与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性格等等,原则是必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而在最大范围内获得观众的认同。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选秀节目虽然声称欢迎大家报名,但最后亮相的选手绝大部分是节目组寻找而来的,真正海选出来的只占很少部分。

  节目的后期剪辑同样经过精心策划,有些堪比好莱坞大片,通过节奏的把控,精准地制造观众的心理波动。曾有心理学家研究过《英国达人》的剪辑规律:一次录制多期,然后把精彩的和不精彩的段落按照一定规律重新排列后播出。这些规律包括开头要有一个比较精彩的节目(但不是最精彩的);每隔最多15分钟就安排一个能提起观众兴趣的节目;有些表演的任务是打酱油,选手根本没有自我介绍和陈述梦想的机会;最精彩的节目放在相当于电影的高潮处——大约2/3的时间——播出;结尾最好是一个无厘头的搞笑。

  为迎合观众心态

  但策划和伪真实之间必然会划上等号吗?吴保和多年担任广电编导专业教学工作,对电视文艺节目的策划有所研究。在他看来,策划是吸引观众眼球的重要手段,但策划只负责对素材的挑选和编排,并不改变素材的真实性,也不预先设定事件发展的结果,它与伪真实的区别就好像电脑游戏和影视作品。说得再直白一点:在选秀节目里,挑选草根选手,叫做策划;把职业歌手包装成普通的歌唱爱好者,就叫伪真实。而在鉴宝节目里,把每件被砸的赝品穿插安排在不同日期播出,叫策划;买了赝品安排打假,就叫伪真实。

  策划越了界,才会变成伪真实。问题是这股越界的力量究竟从何而来?“没有人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任何一个节目的制作者,都清楚地知道观众爱看什么。”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是:有什么样的观众,就会催生什么样的电视节目。仍然以鉴宝类节目为例,吴保和向记者介绍说,虽然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但此类节目最初却是起源于英国,传播到日本和我国港台地区之后,才在近两年被引进到内地,而相比起发源地已经“变异”不少:英国版鉴宝节目的主角大多是被遗弃的老屋和祖父辈传下的物品,后辈无人能识,上节目一来是分享物品背后的家族故事,同时希望有人能帮忙识别物品,至于判断市场价值,是节目中非常小的一个环节。到了内地之后,这一类节目中的文物就直接被简化成了“砸不砸”和“值多少钱”。在吴保和看来,这和大众心态其实是一致的:“关于文物,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这两个问题。”至于用砸赝品来制造轰动效应,同样也是顺应观众的心理期待。“观众看这种节目,就是为了看砸下去的那一下子,就像王朔早些年的书名:玩的就是心跳。”

  在这种心理期待下,一些明显的导演痕迹被忽略了:“每周播出一期,每期都要砸一样东西。哪有那么大胆子?现在文物造假手段高超,把专家眼睛都看花了,谁敢说砸就砸?一期节目的制作费用是多少?万一砸错了,都放进去还不够赔。想想就知道不可能。”吴保和如此表示。但大多数观众却顾不上想这么多,他们沉浸在砸还是不砸引发的纠结和心跳间,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成了这伪真实里的一分子。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