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饥饿感,催促戏剧市场转型

时间:2012年08月30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徐 馨

  “我认为观众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好作品了。” 戏剧演出开场前10分钟,在熙熙攘攘的上海大剧院一楼大厅,一位年轻观众如是说。这天上演的,是北京人艺原创大戏《窝头会馆》。

  前不久,北京人艺带5部原创作品在上海演出,许多演出票提前数月售罄;演出总体上也没有让观众失望:演出中间不乏良好的观演互动,演出结束后则是长时间的掌声和叫好声。上海从来都是中国话剧的重镇:从百年前在上海率先出现话剧前身“活报剧”,到上世纪50年代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佐临提出建立话剧中国体系,再到80年代上海导演胡伟民在话剧舞台上大胆探索,以及进入新世纪后以“白领戏剧”为核心的商业戏剧在上海“遍地开花”。北京人艺何以在这方码头掀起观剧热潮?

  职场剧、情感剧、悬疑剧……近年来,上海戏剧在商业运作上成绩较好,形成了以年轻人为主要消费者、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戏剧市场。不过,戏剧除了具有市场属性,它的基因里还有“艺术”二字。“上海文艺界从来不是娱乐界。”上海老一代戏剧表演艺术家焦晃不愿多谈今天的海上戏剧,多次在谈话中只说了这一句。北京人艺带到上海的5部作品在艺术质量上并非无懈可击,不过演员们较为纯熟精湛的表演艺术,以及剧作对思想力量的追求,恰恰反衬出这两点在当前上海戏剧市场中的薄弱,从而多少填充了观众在剧场艺术性与思想性方面的“饥饿感”。

  这种“饥饿感”也存在于北京的戏剧观众中。“看戏需慎重”已是许多人的共识。上海戏剧演出市场的短板,同样是北京戏剧市场的“阿喀琉斯之踵”:不缺日益精湛的市场运营手法,不缺逗人乐的桥段,不缺演出场所,就缺高水准的表演艺术,缺对剧场空间的拓展,缺锋利的思想,缺对人性的挖掘。近来在北京戏剧界内引起强烈反响与褒奖的,无一不来自国外,如英国老维克剧院的《理查三世》,如德国慕尼黑戏剧院的《毒》。它们的好口碑,也恰恰体现出戏剧观众很久没被满足的饥饿感。

  “有需求,就会有生产。”商业戏剧在中国内地沉浮20余年,功过留待历史评说。只是单一口味造成的市场畸形与木桶效应已日渐明显,一部分戏剧观众对好作品的需求,已如潜流暗涌。在以票房为实际导向的演出市场中,这种并非“刚性”的需求,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让戏剧市场的格局得到改变,却可以如穿石之水、润物之雨,渐渐地影响创作者与投资人。同时可以庆幸的是,话剧在中国虽不过百年有余,却已有宝贵的传统和前人开拓的艺术方向,“很多很多历史,养成一点传统;很多很多传统,养成一点品位;很多很多品位,养成一点艺术”;同时可以庆幸的是,我们的时代始终不缺具有自省意识与创造精神的艺术家,不缺愿意寻找并探索艺术发展方向的专业院团,不缺乐于资助艺术探索的民间资本——从传统中生长出当代性的可能,从创作、制作到市场终端观众等各环节对好作品的饥渴,让我们对戏剧艺术的未来多了一份期待。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