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玩具”,走向艺术——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电子琴优秀选手展演侧记
选手们在比赛现场 张大勇 摄
8月27日,由中国音协、大连市委宣传部主办,大连广播电视台承办的“雅马哈杯”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电子琴优秀选手展演在大连落下帷幕,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杨涵博、肖遥程希、王婕、杜非凡等荣获金奖。2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云集的比赛,使得为期3天的赛程排得很满。几天下来,选手们高密度的演奏,其更重要的价值是对电子琴这一年轻乐器魅力的集中展示,《编花篮随想曲》《春舞》《茉莉花香》《卡门序曲》《命运第一乐章》等选手们弹奏的曲目,又无疑是一次对民族和世界经典音乐作品的巡礼和致敬。同时,5到17岁的参赛选手们所表现出的幼稚可爱、天真无邪、安静羞涩或少年老成,都不禁让人感叹青少年时代的美好。
>> 孩子们往琴凳上一坐,便进入了情境
比赛期间,随时在发生有趣的现象:因为孩子们身高不等,在赛前的领队会上就有领队建议,有些较矮的孩子坐在琴前双脚够不到地面,得需要个脚垫;比赛现场,也有选手自己带了坐垫上台,把坐垫往凳子上一放,坐上去就马上进入音乐情境,弹得异常卖力;在场外带着孩子候场的家长们,甚至会谈到电子琴价格的话题;半决赛结束后公布入围决赛名单时,台下听到自己入围的孩子们禁不住哈哈大笑、手舞足蹈……
来自湖南的选手黄一珂今年10岁,开学马上就要上小学5年级了。这个眼睛大大的男孩儿说话很简洁,半决赛结束后,记者问他觉得自己弹得怎么样时,他说:“一般般。”问他为什么没有表现好,他又简短回答:“手心出汗。”他的母亲康女士告诉记者,进场前儿子开始拼命给她讲笑话,自我调侃,她当时就知道儿子是紧张了。后来儿子在台上弹奏时,她觉得他力度不太够,下场后问他,他说手心里面全是汗,所以有点滑。“黄一珂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全国性的比赛,经验还不足,以后有机会多参加这样的比赛,会对他各方面都有促进。”康女士说。7岁开始学电子琴,黄一珂表现出了很强的兴趣和不错的天赋,学了3年已经跳着考到了8级,这次为比赛做的准备有点仓促,7月份老师才开始教他弹半决赛的规定曲目《古巴鸡尾酒》,他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学会了来参赛,康女士已经觉得很自豪和欣慰。
黄一珂和另外4个湖南选手由湖南省领队带着到大连来参赛,该领队告诉记者,这5个孩子来自湖南的4个地市,是通过县、市、省三级的层层选拔后挑出来的。来到这个全国性展演的交流平台上,他感觉和一些优秀地方的电子琴水平相比,湖南还存在着差距,回湖南后会进一步推广青少年电子琴教育。同时让他感触颇深的是孩子们的兴奋,孩子们以前只在书本上看到的著名作曲家和音乐家们,这次都见到了真人,而且是坐在下面当评委。“这些经历都可以激励他们学习电子琴的积极性。”他对记者说。
>> 过分夸张的肢体动作和音乐无关
本届比赛较之前两届的一大变化,就是在半决赛阶段为A组、B组、C组和重奏组4个组别分别设置了规定曲目,由付培培、王晓莲等几位本届比赛的评委编配。每个选手在半决赛时要弹一首规定曲目和一首自选曲目。规定曲目在赛前两个月时向全国各地同时公布,即每个选手的准备时间相同。本届比赛的评委会主任、总政歌舞团电子琴演奏家芦小鸥告诉记者,设置规定曲目,就是避免有些一年就练一首曲子甚至十年练一首的选手,凭着同一首曲子到处获奖,“规定曲目,就是测试孩子们在短时间内处理、掌握一首乐曲的本事如何”。
这样做的效果立竿见影,选手们的表现用本届比赛评委会副主任、音乐教育家李未明的话说,“一比较就看出来差异很大,有些选手完成得很好,有些很差,甚至还有不演奏规定曲目的”。关于如何表现一首新曲目,本届比赛评委、上海歌剧院键盘演奏家张美燕表示,拿到曲目后,一定要搞清楚这是一首什么风格的曲子,比如《两个小鞋匠》是爵士风格,跟古典音乐是不一样的,它的重音和传统音乐的重音不同,但很多选手没有注意到,爵士风格就没有表现出来;再如C组的规定曲目《再见诺尼诺》,这个曲目最重要的特点是三连音,很多选手也没有做好。
选手们演奏时肢体动作过多、过分夸张,是自上一届比赛就有的现象,本届比赛中,这依旧是被评委们提到最多的、最受诟病的问题。有些选手在台上演奏时,浑身都在摇摆,幅度很大,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范儿”,渲染表现力。在评委们看来,这些行为非常幼稚可笑,甚至是可怕的。“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通过声音打动人,而不是靠肢体,适当地、自然地根据音乐摇摆身体是可以的,但是过分夸张的动作其实是跟音乐无关的,会妨碍正常的演奏。”李未明说。在本届比赛评委、天津音乐学院键盘系双排键电子琴教研室主任高继勇看来,肢体语言其实反映的是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所以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发现美的能力,让他们被好听的旋律由衷感动,去感受美、表达美,这样演奏时才会有发自内心的表现,而非单纯的炫技。
芦小鸥也欣喜地看到了本届比赛的亮点。重奏组有选手弹奏了新作品,是根据一个双排键电子琴乐曲《天空之城》改编的。她还发现,各地的电子琴老师根据这个乐器的特点在规定曲目上做了很多功课,比如在桑巴舞曲中加入打击乐。“我们写曲子的时候没想那么多,没想到他们利用电子琴的功能进行了创新,让两种乐器的效果同时出来,形成了叠加的音色,很有新意。”重奏组的演奏也让她很惊艳,选手们带来的曲目和表现都让她感觉“赏心悦目”。
>> 电子琴在中国的“奇迹”和尴尬
“太年轻了!”李未明说起电子琴就先发出这样一句感叹。这个乐器从研发到如今只有六七十年的时间,进入中国的历史是30年。但就在这短短的30年里,这个乐器在中国创造了音乐史上罕见的奇迹,也因此被李未明称为“很奇特的乐器”。电子琴在1985年进入中国后,普及的速度和范围非常惊人,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达到顶峰,成为学习者最多的乐器。不仅如此,单排键电子琴这个在国外只是被当做玩具玩玩而已的乐器,在中国普及的过程中演变成了教育工具。“我们将其高度艺术化,其社会作用不断扩大。”李未明说。各种名目的青少年电子琴比赛也随之产生,2005年,宋庆龄基金会组织中国少儿电子琴代表团出访日本时,日本观众震惊了:“电子琴居然有如此丰富的表现力!中国的孩子竟然能演奏得如此出色!”除了对普及电子琴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的业余教育非常活跃,在中国,一些高校还开设了双排键电子琴专业,在全世界,高校开设这个专业的只有中国和日本。
“奇迹”的背后却是电子琴一直摆脱不了的尴尬。这个像玩具一样的乐器被一些专业人士看不起。芦小鸥介绍,缺少新作品也是电子琴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其历史短,不像钢琴拥有成套的教材,而且它模仿其他乐器的定位也成为其自身的局限,很多著名作曲家并不真正了解这个乐器,也就无法针对它创作作品。
师资的良莠不齐也一度使电子琴的业余教育比较混乱,芦小鸥回忆,“因为相对容易,拉二胡的、唱歌的甚至看大门的都会教电子琴”,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也成为传统的音乐从业者有点看不上电子琴的原因之一。发展到现在,很多学钢琴出身的电子琴教师基础很好,但是面临的问题是对电子琴不太了解,对这个乐器本身的特点以及流行音乐、爵士音乐等的风格不是很清楚,不太了解电子琴应该用什么样的节奏、和声等。为此,芦小鸥担任会长的中国音协电子键盘学会多年来多次举办培训班,为各地培养更加专业的电子琴教师。
“乐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为我所用,小琴也可以有大作为,千万不要轻视小电子琴。”李未明说。他说的小电子琴即单排键电子琴。由小电子琴入门闯进更大的音乐世界中去的例子他能信手拈来。有孩子因为学习电子琴爱上了音乐;一个1988年在一次电子琴比赛中获奖的孩子后来成为德国某高校的钢琴博士,参与了世界巡演的音乐会……在芦小鸥看来,学过电子琴的孩子的节奏感、音乐感是只学钢琴的学生所不具备的。特别是当她看到六七十岁的老太太都在学电子琴,而且因此很开心时,就会觉得电子琴真的是种好乐器。
“年轻”也是电子琴的优势,就像李未明说的,“这为电子琴的开拓提供了广泛的空间。电子琴事业是没有人走过的路,所有的参与者都是这个事业的开拓者和见证者”。他也对电子琴的教育提出了建议:“除了注重学生的键盘操作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编创能力,开发他们的乐队思维,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组合不同的音色。”因为电子琴自诞生之日起,就要求演奏者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有很好的对声音色彩的感受能力。
(编辑:孙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