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鲜活的城市群像剧——著名编导陈维亚谈《天安门》的创作
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演出照
面对北京这个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城市,用任何一种单一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估计都不行,所以我们决定,只要能够有效表现主题的艺术形式都可以拿进来。
《天安门》是个城市群像剧,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角色,我们特别突出人物的个性,这点和我们以往的创作是不一样的。
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5月16日至18日在国家体育馆的三场首演结束后,总导演陈维亚舒了一口气。表现北京3000年的建城史,800年的建都史,80分钟的演出时间,500个演员的演出规模,3个多月的创作加排练时间,这几个数字组合起来,带给陈维亚的是巨大的创作压力,“真不好搞,难度很大”。几个月来,他一直处于战战兢兢的创作状态。但是在“做得不像陈维亚”、“不能重复自己”的要求下,他也享受到了挑战自我带来的兴奋。在首演结束之际,本报记者专访了陈维亚。
北京太丰富了,用单一艺术形式表现不行
记者:《天安门》是“大型情景音舞诗画”,这个定位很新颖,整场演出也囊括了音乐、舞蹈、戏曲、音乐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之初就决定将这么多艺术形式融合进一场演出吗?
陈维亚:面对北京这个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城市,用任何一种单一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估计都不行,所以我们决定,只要能够有效表现主题的艺术形式都可以拿进来,情节元素、音乐舞蹈、诗情画意,这些都要有,非得是这样不可,这样也为我们提供了比较广阔的创作空间。
记者:这次导演《天安门》,和您之前执导大型舞剧的创作体验有什么不同?
陈维亚:完全不一样。不仅是我,我们整个创作团队之前合作做过很多演出,但是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具有“三特”:时间特别紧,像这样的大型演出,策划创意一般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但这次我们只有不到4个月的时间,1月底才开始操作;任务特别重,以一个城市为创作对象,工作量太大了;困难特别大,因为经费很少。同时,创作一台关于北京这座城市的演出,北京的每个老百姓都有发言权,搞不好会被他们拍板砖,所以我压力很大。
记者:《天安门》中,既有对北京城历史的纵向回顾,也有对胡同、四合院、抖空竹、烤鸭等北京文化元素的展示,也通过对T3航站楼、央视新址、国家大剧院、鸟巢等新地标和百度等品牌企业的展示展现了现代化的新北京。在创作时,您对于整场演出的结构是如何考虑的?是先设定好结构填充北京元素,还是根据北京元素设置结构?
陈维亚:很难说是先设结构还是先考虑北京元素,应该是交叉的。比如,关于北京精神的“包容”,北京是最具包容力的城市,哪里最能体现这种包容?我们很自然想到了T3航站楼,就像一个国门,全世界的人来北京必须要经过这里。当然,整场演出的总体结构是按照“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四块儿来做的,比如T3航站楼我们就放在了“包容”这一块儿,但是整场演出会尽量弱化这四个概念,让它一气呵成。
记者:作为一个从外地来北京工作生活的新北京人,几十年来,您自己的经历以及对北京这座城市的体验和情感是否也体现在了作品中?
陈维亚:这种体现有很多。比如T3航站楼那段,有个人推着一个行李车,车上还坐着一个人,这就是我的建议:一定要有人坐在上面。因为我每到机场一把行李车推出来,我女儿就坐上去了。再如北京的秋天那段,讲的是几十年间一位老师和她的学生们之间的故事,突出这种时间跨度,也是我想表现的。去年年底,我回南京的母校去看望一位老师,记忆中这个老师非常漂亮,是美的化身,但是现在的她,变成了一个矮矮的老太婆,她见到我就抱头痛哭,我小时候很多调皮捣蛋的小事情她全都记得。很多观众看到这里都会流眼泪,因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经历和体会。
500多个演员是500多个不同的人物
记者:为什么设置了一个能够360度旋转的舞台?
陈维亚:我们要着重表现的是现在的北京,而不是做一个历史剧。所以第一部分“爱国”中选取的五四运动、卢沟桥事变、新中国成立等事件,都是点到为止,只占全剧的四分之一,所以节奏要快,舞台就像时空转盘一样,一转20年就过去了,重点是展现“包容”中的T3航站楼、北京四合院,“厚德”中的北京的四季、现代北京老百姓的生活等,让老百姓成为舞台上的各种形象。
记者:《天安门》的一大创新就是专业演员和非专业演员的融合,很多市民以真实身份出演,劳模李素丽、北京最帅交警孟昆玉、普通环卫工人等都登上了舞台演他们自己。这些普通市民是怎么选出来的?
陈维亚:选择的这些人物都是有代表性的。打太极的老人就来自一个社区的太极团队,小学生们来自朝阳实验小学,包括牵着幼儿园的孩子们上场的老师,现实生活中就是他们的老师。
记者:第一次和这些非专业演员合作,您是什么感受?
陈维亚:他们很热情,表演也不错。和专业演员相比,对他们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我告诉他们,做你的本色就行,就跟你们平常一样,他们马上就放松了。
记者:整场演出有500个演员的规模,调度这么多演员难吗?
陈维亚:相比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14000个演员,这次不算多(笑)。但是这次的不同在于,除了个别的如空姐之舞外,没有整齐划一的舞蹈,也没有像歌伴舞那样演员们穿着同样的服装、做同样的表情和动作。500多个演员是500多个不同的人物形象,包括卢沟桥上的战士都是各不相同的,有的紧张、有的拼命、有的潇洒。《天安门》是个城市群像剧,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角色,我们特别突出人物的个性,这点和我们以往的创作是不一样的。所以这次最难的是服装设计,以前的演出一共设计三四十种服装,做出来300套就行了,但是这次是近500种服装,每种只做一套或两套,所以要出很多设计图,还不能重复,把设计师折腾得够呛,但是为了剧的品质,是值得的。
技术能提供表演无法完成的内容
记者:《天安门》的道具有上千件,这其中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东西,比如行李箱、扫帚、手推车等都被搬上了舞台,成为演员们跳舞时的道具,让整场演出有一种朴实、生动、鲜活的气质。
陈维亚:熟悉的东西,很容易勾起观众熟悉的感受和记忆。舞台上的扫帚,我们赋予它节奏,编成了扫帚舞,公交售票员、交警,也都跳起舞来了,这样就很有趣。把生活中的普通东西升华成艺术形式,又不失熟悉感,观众就会喜欢。
记者:除了道具,《天安门》也创造了其他的视觉奇观,比如在立体感极强的璀璨星空下,一个不断奔跑的“北京人”形象,以及足可以乱真的T3航站楼等,这些都基于对高新技术的运用。您在创作时是如何将技术和艺术做很好的结合的?
陈维亚:技术是为艺术的需要而设的,在关键时刻能提供表演无法完成的内容,比如表现五四运动时的漫天大雨,卢沟桥事变时漫天的战火等,都要靠高科技来表现。再如“天宫一号”的太空对接,观众已经很熟悉了,怎么让他们看到的不一样?于是我们用了3D技术。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