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这一次我们是把摄影机架到那个年代”——导演陆川谈《王的盛宴》

时间:2012年03月28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张悦

“我坚信,如果回到过去,回到两千多年前那个奔腾的时代,那将是迥异于我们在千百部所谓古装片中见到的景观,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奇观。”这是导演陆川关于《王的盛宴》...

陆川希望通过《王的盛宴》这部电影将大时代的变迁展现在观众面前

  “我坚信,如果回到过去,回到两千多年前那个奔腾的时代,那将是迥异于我们在千百部所谓古装片中见到的景观,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奇观。”这是导演陆川关于《王的盛宴》的一番告白,他为此付出了3年的潜心筹备和1年的精心拍摄。《王的盛宴》是一部关于英雄的电影。导演将摄影机架到了两千多年前的密林深处、城池墙边,让观众近距离目睹英雄之间的相互博弈,并从中发现历史深处的真相。陆川说,《王的盛宴》不仅涵盖了“鸿门宴”这一耳熟能详的典故,更再现了刘邦、项羽、韩信等历史人物波澜壮阔的一生。“鸿门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霸王别姬”、“鸟尽弓藏”等经典典故,也在《王的盛宴》中,以崭新的历史视角做出全新诠释。

  “圈内的朋友以及媒体朋友知道我要做这个题材,都好言相劝,说我基本上是自寻死路。我很理解,古装片不光大家不想看,我自己也不想看,现在古装戏有太多套路,要突破很难。但是这段历史一直有让我特别激动的东西,我想彻底拍出新意来。”陆川对记者表示,“《王的盛宴》绝不是对《史记》中‘鸿门宴’等段落的简单翻拍,而是根据近年来最新的考古资料,以独特的史观,对‘楚汉相争’这一整段历史重新进行展现和诠释,将大时代的变迁展现在观众面前。”当记者问及是否看过不久前上映的由李仁港导演的《鸿门宴传奇》,并对影片作何评价时,陆川坦言“至今未看,一个原因是那时正是拍片最要劲的时候,另一个原因也怕看后会受影响。”

  虽然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中国的传统故事,但陆川表示并不担心会因此影响西方观众对电影的理解,记者注意到《王的盛宴》英文名为《The Last Supper(最后的晚餐)》,选取在西方具有深厚宗教意味的片名是否是有意为之?陆川说当时为影片取英文片名也煞费苦心,想了十几个,有直译也有意译的,但都不是太满意,结果偶然间想到了这个名字,所有人都觉得特别贴合电影所要传达的精神要义,帮助传播,也更易理解。陆川说,“《王的盛宴》应该会打破地区的界限,影响不同文化的观众,我希望西方的观众可以明白,在他们的文化中发生的故事同样也在我们的文化中发生过。”

  陆川出道13年,只拍了4部电影,从来都不是一位“快手”的导演。而《王的盛宴》的拍摄进展也实在慢得异乎寻常,从筹备到拍摄再到与观众见面,整整花了3年时间,堪与王家卫媲美。陆川因此得了个“陆慢慢”的外号。“陆慢慢”对记者解释说,他拍片慢,是因为态度认真且有“考据癖”,当年拍《南京!南京》研究了4年历史,只为了寻找真相。而为拍《王的盛宴》他也专门做了8个月的考古功课,实拍时还请来李开元等历史学家驻组监督。不仅片中出现的器物、兵器都按照出土文物仿造,拍摄现场还有史学家专门给演员讲解那个时代的人如何喝酒吃饭。拍部电影如此考究,陆川自然有自己的“野心”。他认为:“历史片我从小到大也看过很多。我发现很多历史片跟历史其实没有关系,可以说都是科幻电影,或者是武侠功夫片,或者就是现代人穿着古装演现代戏。这一次我们是把摄影机架到那个年代,直逼历史,希望把历史的光芒照到大家心里去。”

  历史片其实是很具挑战性的一个片种。如果按照历史课本拍,观众不会有任何惊喜;如果按照自己所理解的历史拍,又会遭到“颠覆历史”的批评。《王的盛宴》或许可以看作是陆川的“背水一战”。谈到批评与争议,陆川回应称,“我不是为了争议拍的,拍《南京!南京》时照着历史拍却也有争议。那个片子让我成长,现在在我看来,也不会刻意去颠覆,其实争议、批评都是好事,如果能够帮助大家认识历史,追求历史真相,掀起一轮讨论,我觉得挺好的。所以,这次我已经做好了面对批评和争议的心理准备。”一方面做好了面对批评的心理准备,一方面陆川也对自己的新作有着相当的自信。他说:“希望观众相信陆川一点:我不会随便去拍一部电影。也请相信刘烨、吴彦祖、张震等这些好演员们,大家是想做一些和以前不一样的东西,才会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如此投入地去做。”


(编辑:孙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