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朴归真——《艺术家》获奥斯卡奖带给我们的启示
《艺术家》海报与剧照
有声电影雄霸天下80多年来,技术飞速发展,特效奇观层出不穷,光影声色引人瞩目,无声影片还有获胜的可能吗?——这看似哥特巴赫似的猜想却得到不可思议的证实,黑白默片《艺术家》以“无声胜有声”的鲜明姿态作出了极其肯定的回答。它不仅横扫第37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戛纳电影节、英国电影学院奖、金球奖等各大奖项,而且在此前刚刚落幕的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再次不负重望,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配乐、最佳服装设计在内的5项大奖,成为奥斯卡有史以来首部获得最佳影片奖的非英语国家影片,不仅开创了法国影片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先河,而且更重要的它是一部有关电影的电影,尤其是它在现代电影技术日益发达的年代,发出了摒弃外在形式的束缚,提升电影艺术品质的声音。
用最简单的方式
穿越到往昔的光影世界
电影一直是一种承载思想、传达情感的艺术载体,只不过它借助于不同时代的摄制、放映技术和电影器材来实现。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电影技术的每一次创新与发展,都凝聚着不同时期最新技术成果的结晶。尤其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使电影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但随着技术越来越成为电影的重要支撑,以至有电影过分依赖技术之嫌,跟风迷恋3D、4D技术,追求特效制作,视听音色享受日益突出,严重忽略了对电影艺术内涵的追求。
默片《艺术家》纯粹用最简单的方式带着观众穿越到了曾经的光影世界,回到电影发展史的源头,像早期的无声电影一样完全靠黑白画面,靠人物的动作、姿态以及插入的字幕来传情达意,从始至终没有台词、没有色彩,甚至连“变焦镜头”都没有出现。沉默是金。这却给时下盛行的靠技术至上、靠奇观炫目、靠语言出彩的电影提出了沉重的警醒:“电影真正的出路在哪里?”是走向技术的极致?还是走向艺术的极致?形式的革新尤其是最新科技成果的运用对电影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过犹不及,如果一味崇尚形式追求技术,而丢掉电影最本质的东西,是不是舍本逐末?
其实,《艺术家》只不过用极简约、极复古的手法还原并论证了爱因汉姆在《电影作为艺术》中所论证的一个永恒命题,那就是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在这个社会中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过分炫耀技术、追求外在形式的包装,更应在流畅的故事叙述中专注于艺术品质的提升、思想情感的表达。这才是此片带给观众最深刻的道理,也是最让人为之心动的地方。
向艺术家高尚的精神致敬
时代的车轮恰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样滚滚前行,于是沉落起伏不仅是每个人的宿命,同样也是每个艺术家在瞬息万变的舞台上不可避免的命运。正因为如此,每个沉浮起落的命运都需要爱的观照和牵引,都需要爱的温暖和感动。《艺术家》正是通过默片时代的逝去、有声影片的到来,讲述了电影明星乔治·瓦伦丁和佩皮·米勒艺术事业沉浮落寞交替而行、彼此关爱的故事,较好地传递了爱的力量,诠释了爱的真谛。
身为20世纪20年代最辉煌的默片电影明星,乔治在表演艺术事业上赢来了极大的成功,无意间邂逅的佩皮立即被其风度所征服,费尽心力才成为他的配角,并在心里萌发了爱情的种子。但岁月无情,有声电影时代的到来,使佩皮身为新人得以完美绽放,取得新的成功和超越,成为新一代有声电影的女王。而拥有浓厚的默片情结、拒绝有声电影变革的乔治,耗尽心血自导自演拍摄的无声影片却门庭冷落,以至穷困潦倒、一无所有。一时间全世界都遗忘了乔治这个曾经伟大的艺术家,只有如日中天的佩皮心里依然深爱着他,终于在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帮助下,乔治慢慢走进有声电影的新世界开创新的事业。
个体命运的更迭其实是时代变迁的风声,乔治和佩皮的命运沉浮实际上潜在地表征着电影从无声到有声历程中里程碑式的变革。无声影片的辉煌在1927年达到高峰,此后随着有声影片的到来无可奈何地走向衰落。但是,无声影片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个国家的诞生》《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和《战舰波将金号》等成为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查理·卓别林、大卫·格雷菲斯、哈罗德·劳埃德、巴斯特·基顿、爱森斯坦等导演成就卓著、影响深远,贝蒂·布朗森、安妮塔·佩奇等明星在语言之外执著地以细腻丰富的肢体表演来表达最深层的思想和情感。默片的巨大贡献不仅吸引着后来者不断返回到它的源头,从中汲取经验和财富,而且无声电影时代虔诚执著的精神品格也深深地激励着后来者不懈前行。作为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的象征性人物,乔治和佩皮历经坎坷和挫折,最后在相知、相爱、相恋中圆满地牵手,共同开创新的歌舞片表演事业,既意味着无声电影汇入有声电影的滔滔洪流,也昭示着后者的发展离不开对前者的借鉴,只有在那儿它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任何时代都需要爱的接力,任何人生都需要爱的温暖。虽然人生跌宕起伏,但相互间的关爱会让人们走过寒冬穿越高山,直达温暖的阳光地带。因为有了爱的温暖、爱的召唤,乔治的人生才会越过坎坷,战胜过去的自我,佩皮也才会有激情和动力迈向新的事业。无声电影的谢幕与有声电影的登场,既是精神的融汇,更是品格的传承和弘扬。与其说《艺术家》是向默片致敬,不如说是向所有从事无声和有声影片的艺术家高尚的精神致敬,向所有过去、现在和将来无私地传递着爱的温暖和感动的精神致敬。
拂去喧嚣直抵心底
思想的呈现、情怀的抒发离不开艺术手法的精彩运用。为彰显思想和情感的魅力,《艺术家》在视觉语言上精心采用格里菲斯的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将男主角乔治人生的起落与女主角佩皮的沉浮这两条情节并行叙述,两个人事业上的巨大反差相互穿插表现,有力地揭示了无声影片不可避免地向有声影片嬗变的时代主题。
影片最著名的两个段落是采用当时格里菲斯开创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剪辑手法,这在1915年是一个全新的剪辑手法。故事的背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所以平行蒙太奇的手法被广泛运用就显得尤为真实。一个就是“小狗救主”这场戏。在影片中,心灰意冷的乔治来到自己家,对屋内的一切疯狂破坏,将所有自己出演过的默片电影的胶片像垃圾一样扔在地上,最终点燃了一根火柴,酿成了一场火灾,眼看乔治就要被烧死了。在这紧急时刻,机警的小狗逃了出来,找来警察,与大伙一起把乔治救活。在处理这些场景时导演将几个场景快速交叉剪辑在一起,同时展现了一系列镜头:从特写(乔治脸部的细节)到远景(小狗找到街头警察求助),使影片在表现动作场面时大大超出了戏剧的表现力,一方面是乔治身陷火情,一方面是小狗积极地营救。主人公危在旦夕的命运令观众心急如焚。
另一场极富张力的段落在影片的结尾部分。乔治回到已被烧成灰烬的家,万念俱灰,拿枪准备自杀,而佩皮正驾车在去他家的路上。这场由女方营救男方的戏,利用有声片和默片的差异制造出强烈的戏剧效果。电影最后那声“BANG”,造成观众误以为是男主角最后开枪自杀的误会,但其实是女主角撞车的这个“声音”救了男主角一命,平行蒙太奇和声音蒙太奇把情节推向高潮。
在有声电影牢牢统治世界的年代,默片《艺术家》的胜利并不是号召电影重新回到无声电影时代,事实上这也是不可能的,只是它警醒人们电影技术越是发达越不应哗众取宠,电影视听声效越是奇幻逼真越不应假冒伪劣,毕竟再先进的技术也总有一天会过时,再新颖的语言也总是言不尽意,最根本的还是要返朴归真,提升电影自身的艺术品质,自觉追求思想情感的永恒承载和担当。
只有思想的光芒历经沧桑还会在我们的心中闪耀,只有情感的魅力穿越喧嚣还会直抵我们柔软的心底。
(编辑:孙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