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商业大片中的人物差在哪里?
不出意料,居2011年国产电影票房收入前列的依旧是《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等国产商业大片。在票房过亿不再算是“奇迹”的今天,国产商业大片创作者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理应是如何让影片的口碑同票房一起“飘红”。而人物的苍白和无力,往往是影响国产商业大片口碑的重要因素。人物,是电影的灵魂之所在,也是影片主题、故事以及一切相关内容的传达载体和最终归宿,有的商业大片却没有为中国电影画廊留下几个经典的人物形象。中国电影全面产业化业已迈入第十个年头,我们必须正视国产商业大片在人物塑造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人物:性格鲜明而不应错乱复杂
《2012》中的大胖子俄罗斯富豪算是反面角色,但亦有他护子心切的一面,使他的形象更加丰满和人性化;《赵氏孤儿》中对屠岸贾这个人物在叛乱前所受的委屈和后来他对赵孤慈父般的爱的描写,显然会让观众产生价值错乱。
好莱坞商业片会花费很多笔墨来塑造人物,但不会借故事人物做过多的人性或道德之类的深度探讨。这是因为好莱坞的商业片制作者异常清楚观众的需求:观众走进电影院看商业片是来娱乐的,不是来思考人生的。所以观众要看的是一个有着鲜明性格的人物如何克服重重障碍,最终达成或没能达成自己欲望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其人物设计,无论从行为动机,还是感情性格等方面一般都是普通人化的,不会让人物面临过于复杂的道德困境。正邪一定要基本分明。
但是另一方面,如麦基所说:“人物即结构,结构即人物。”人物在遇到戏剧矛盾、想要解决这一矛盾时,人物性格必然影响人物选择和行为,也即影响情节发展和故事最终走向。所以性格鲜明绝不等于性格简单,相反,好莱坞十分重视塑造人物性格。优秀的好莱坞商业片都无一例外地塑造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主人公。这份长名单包括:兰博、007、印第安纳·琼斯、伯恩、麦克连恩、卢克、终结者、金刚、哈利·波特……
在《虎胆龙威》系列影片中出尽风头的麦克连恩,就是这样一个性格色彩鲜明的人物:个人生活一塌糊涂的倒霉底层小警察、偶尔莽撞实则足智多谋、幽默、不言放弃、勇于担当、珍爱家庭,总之这是一个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的硬汉形象。在该系列4部电影中,麦克连恩所面临的中心任务都是打败恐怖分子,对于这一点,这位硬汉从没有过任何犹豫不决——当然其中也不存在任何道德困境值得我们的主人公不断反思自己的抉择。
对于反面角色,好莱坞也从不放弃对其进行人性化的塑造。在《2012》中,那个大胖子俄罗斯富豪,贪婪、吝啬,算得上一个典型的反面角色,但是在最后的紧要关头,是他用尽最后气力托举起了自己的孩子,使他们安全地进入了方舟,而他自己却掉下了飞船。这个富豪的形象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金庸《天龙八部》里面的叶二娘,如此的恶人和反面角色,亦有他们护子心切的一面,使他们的形象更加丰满和人性化,也使得观众心中泛起向善和美好的涟漪——恶人尚且如此,何况普通人乎。但必须要指出的是,对商业片中反面角色的人性化塑造并不等于将所有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正面人物形象)复杂化、精神分裂化。
反观中国商业大片,不知是否因为其核心导演群落,如张艺谋、陈凯歌、陈可辛等大都是文艺片出身,而文艺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探讨人性的复杂、命运的诡谲等诸如此类沉重话题,于是在商业大片中他们延续了这一风格,在相当程度上依然将自己视作影片的“作者”,依照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直觉处理需要受众接受最大化的商业大片。这是对商业片规律的颠覆,也是有些国产商业大片显得不伦不类的重要原因。
《赵氏孤儿》中对屠岸贾这个人物在叛乱前所受的委屈和后来屠岸贾对赵孤慈父般的爱的描写,显然会让观众产生价值错乱;而赵孤在得知真相之后更是不知所措:眼前这个人到底是恩人还是仇人?
为了探讨人性的复杂,陈凯歌甚至让故事露出了无法自圆其说的重大破绽。程婴为报一己之仇,以孤儿为代价,主动拜入屠岸贾门下,刻意让孤儿与屠岸贾相亲相爱,在孤儿成年告诉其真相后,砍杀屠岸贾,程婴以此得到一种畸形的报复快感,在此过程中塑造起精神分裂般的程婴形象,同时便将程婴这个忠肝义胆的千古英雄形象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和反转。试问处心积虑屠赵氏全族、极其阴险多疑和心狠手辣的屠岸贾为何会天真到收留一个老婆被自己所杀的人做门客?并且还和一个与自己有杀母之仇的孩子情同父子?
而在《投名状》中,主创不吝笔触去渲染人性的丑与恶,在撕碎了人性光辉与美好的同时,让观众感受到的只有绝望与末日感。影片中朝廷高官的尔虞我诈、官场的黑暗以及最重要的三兄弟的自相残杀,庞青云野心与私欲的极度膨胀,这一切都让观众感受到极度的压抑,透不过一丝气来,何谈审美的愉悦感?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