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低于生活”,不重故事,原来另有奥秘

时间:2012年02月01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高艳鸽

岁末年初,筷子兄弟(肖央、王太利组合)新作——网络电影《父亲》上线并取得不俗点击率。主题曲《父亲》催人泪下的歌词和旋律、笑中带泪的剧情、浓郁的时代感和伤感怀...

  电影《父亲》对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进行还原和呈现,营造了一种怀旧的氛围。这是肖央特别为《父亲》制作的复古版海报。

从《老男孩》《赢家》到《父亲》,肖央闯出网络电影创作的一片天

“低于生活”,不重故事,原来另有奥秘

  岁末年初,筷子兄弟(肖央、王太利组合)新作——网络电影《父亲》上线并取得不俗点击率。主题曲《父亲》催人泪下的歌词和旋律、笑中带泪的剧情、浓郁的时代感和伤感怀旧的气息,都延续了《老男孩》的风格,甚至《父子篇》本身就可以看做是对《老男孩》的完整补充。影片里,“80后”的肖央和“60后”的王太利依然在卖力演绎时代变迁中小人物的悲喜和命运,并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自《老男孩》始的某种对往事、青春、成长、梦想等的执著追忆,但这次还多了纠结而沉重的亲情以及梦想实现后的怅然若失。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肖央,听他讲述电影背后的故事。

  记者:能介绍下拍《父亲》的初衷吗?为什么会拍成《父女篇》和《父子篇》两部?

  肖央:拍这个片是因为老王(王太利)写了一首歌叫《父亲》。老王的父亲一直不支持他走音乐这条路,父子俩为此冲突了很多年。歌曲《老男孩》是老王的翻身之作,但是我们在拍短片《老男孩》时,老王的父亲因病去世了,他没有看到儿子最终的成功,所以老王带着遗憾创作了这首歌。这首歌我听了以后也很有感触。我今年31岁了,这是一个身份和职责开始转换的年龄,现在回家时明显感觉到,我变成了一家之主,而父亲变得像小孩,很多事情都让我做主,我们这代人和父亲的关系在转换。而且自己也到了做父亲的年纪,对父亲这两个字的理解,相对以前更深入和丰富了,所以我就决定拍《父亲》。之所以拍成两部,是因为父子和父女之间的相处方式和感情是不一样的,既然主题是父亲就希望展现出多样化的父亲和父爱。

  记者:你自己对哪一部更满意?

  肖央:这两部没有可比性,因为情感不同。《父女篇》我更想做成都市童话的感觉,而《父子篇》的情感相对更扎实,它前半部分讲述的生活像我的经历,而后半部分像老王的,包括结尾的处理,儿子作为歌手在舞台上的风光父亲永远看不到了。

  记者:《父亲》的整个创作过程有哪些难度?

  肖央:拍《父亲》跟我当初拍《老男孩》是一样的,就是在创作上、技术环节等都按照电影的规格去拍短片,这就是难度。就像给我一个篮球场让我打篮球,但我非要踢足球一样。当时资金和时间都不够,如果充足的话会做得更好。细活需要慢工,但我是快工,在拍片的20多天里,每天休息的时间很少,经常连续拍摄一二十个小时。

  记者:《父亲》对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进行还原和呈现,营造了一种怀旧的氛围,勾起了很多观众对逝去年代的回忆。创作时在对这个时代的表达上你是怎么考虑的?

  肖央:其实这种还原和呈现是比较简单的技术问题,选择哪些事件和流行歌曲等来表现那个年代这并不难,关键是你是否有情感。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他的黄金时代,对于我这样的“80后”来说,上世纪90年代就是我的流金岁月,在我的记忆里,那时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我对这个年代很有感情。所以我拍90年代,就会有充沛的感情在其中。

  记者:《父亲》里有很多悲情元素,比如单亲家庭,父亲腿部受伤致残、被人砍成重伤、遭遇车祸等,为什么一定要处理得这么残酷?

  肖央:我希望这部电影能提醒观众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如果他们的父亲还在世,请珍惜他。在电影中讲一个完全幸福的故事,不是我想要做的。青春、父爱、人生等都充满了遗憾,也正因如此,我才想去讲它们。我创作《父亲》时的想法就是,我们这代人的父亲太不容易了,他们在很不容易的情况下把我们抚养成人,默默付出了很多。我要讲的就是他们的辛酸,既然拍片子就要做成比较极致的东西。

  记者:你曾说过,你的电影可能没有大场面的震撼,但总有一处情节会扎进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扎进”的效果是会有一种尖锐的疼痛感,这和你作品中表现出的残酷和极致是一种对应吗?

  肖央: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些难言之隐,只有自己知道,无处表达。电影作为一种丰富的艺术形式,某种程度上会起到心理医生的作用,一部好的电影会为观众解心结或者让观众从角色身上发现自己并不孤独。所以我更愿意用“扎进”这个词,我做的电影不是仅供大家一乐,而是带给观众更深层次的感动。

  记者:网络电影《老男孩》《父亲》的同名主题曲都随着短片的热播被观众熟知,并打动了无数人。我感觉这些歌曲和影片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歌曲把影片和观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你怎么看待主题曲在筷子兄弟电影中的作用?

  肖央:这两部电影的创作灵感都是来源于歌曲,按照歌曲的感觉创作电影,整部片子都是在为最后那首歌铺陈,所以观众会觉得歌曲很感人。

  记者:这种创作方式你会坚持下去吗?

  肖央:往下的创作我依然会坚持写自己的生活,做自己有感受的东西,但不一定非要坚持某一种技术。也可能以后的作品是另外一种感觉,不会让观众流泪了。

  记者:在你的微博里有这样一句话,“来源于生活、低于生活”。“低于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创作态度?

  肖央:最不可捉摸的东西就是生活。我个人认为艺术创作也是一种普通的工作,艺术作品可以是低于生活的,因为它表达的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比如一部电影只是对生活一个侧面的反应,是创作者找到了一种感受,将其表达进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一部作品中。

  记者:这种创作态度在你的创作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肖央:这种态度使我知道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不要认为自己是多么牛的艺术家、比别人聪明或高明。这也使我在创作上坚持朴实地表达普通人的情感。

  记者:从《老男孩》《赢家》到《父亲》,在这几部网络电影的创作中,你一以贯之的东西是什么?

  肖央:是真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我的短片里,情节和故事不是最重要的,这三部片子都没有故意卖弄,去讲一些离奇或耸人听闻的故事,而是讲述生活中的平淡故事并尽量让自己充满情感地去讲述。我觉得拍一部短片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表达一个人的情感,而不是讲离奇的故事。


(编辑:孙育田)